小程序新增六大能力,仍难挽回冷却的激情
蓝鲸TMT刘敏娟
微信小程序自今年1月推出后,迅速在业内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并在朋友圈强势刷屏。可惜,针对小程序的讨论热度仅维持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近两个月以来,伴随着小程序玩家的陆续退场,这个曾被视为微信革命性产品的“新生儿”开始显得有些被动。如今,为了拓展小程序的使用场景,小程序宣布上线六大新能力,但恐怕也仍难以挽回开发者们早已冷却的激情。
小程序宣布上线六大功能,向个人开发者开放
3月27日晚间,小程序通过微信官方公众平台 “微信公开课”公布小程序将上线六个新能力,主要连接更多流量入口。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六个功能:
1、降低门槛,面向个人开发者开放:有开发能力的个人可实名申请注册、开发小程序;
2、公众号自定义菜单跳小程序:公众号可以把自己关联的小程序放在自定义菜单中,用户点击可直达小程序;
3、公众号模版消息可打开相关小程序:通过公众号,公众号运营者可以推送关联的小程序页面;
4、与公众号绑定时可发送模板消息:公众号绑定相关小程序时,可选择给粉丝下发通知;
5、兼容线下二维码:如果你是一家商户,不仅可以通过小程序后台生成新的二维码,也可以将线下已经铺设的二维码经过后台配置,让顾客扫描原有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打开小程序;
6、App分享可用小程序打开:APP链接分享到微信,点开就是小程序。
小程序满月后遇冷,玩家开始陆续退场
在小程序刚推出的时候,微信主张流量不再重要,因此未给小程序设置入口。而这直接导致小程序在被热议后很快就被开发者“抛弃”,满月时甚至有七成开发者欲放弃小程序。
根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民针对微信小程序使用与开发状况调查报告》,微信小程序发布一个月后,选择继续开发小程序的应用开发者仅占到9.2%,更有35.2%应用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意在放弃,另有35.2%开发者表示短期不考虑。在用户端方面,64.7%微信小程序用户在体验小程序后,选择回归到原有的手机APP中,继续支持小程序的用户占比仅为11.5%。
曾多次撰文探讨小程序的投资人魏武挥也表示基本上不用小程序,他指出,“我是一个活在线上的人,小程序还是要勾连线下,所以我用不太到”。
对于小程序遇冷的情况,独立IT分析师付亮认为,最初大家给微信小程序的定位是替代APP,这个起点太高了,导致之后出现较大的落差。“实际上,小程序就是一个有益的补充,现在也还在摸索阶段。”
付亮同时指出,小程序瞄准的应该是使用频次较低的长尾市场,本就不应该那么火。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微信过于自信地认为小程序不需要入口就能被广泛使用,这或许是出于谨慎的考虑而在推出时留下的缺陷。从实际效果看,入口问题还是很重要的,小程序对原生App来说,很难带来新的流量,无法产生拉新的效益;微信应该等进入小程序池子的玩家足够活跃了,再去考虑进一步发展。
降低门槛让个人开发者进入,难改不温不火现状
本次小程序全新上线的功能,亮点之一就是降低了门槛,面向个人开发者开放平台。这意味着,今后,每个有能力的个人或者小团队都可以申请做一款属于自己的小程序,在开放的类目范围内,通过开发小程序把自己的“一个想法”变成“一件作品”,并为微信用户所使用。
互联网分析师钱皓表示,这对个人开发者而言,是一个新的机会。不少网友感叹道,“微信终于憋大招了”,并认为这是张小龙给个人开发者的礼物。
然而,这是否有助于改善此前小程序发展不温不火的现状,可能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有网友表示,小程序自发布以后就显得很鸡肋,身边用小程序的朋友不多,关键在于没有入口和使用场景。“最可能激活小程序的还是小程序直接开源,可以在标准支持HTML5浏览器执行。”
在独立IT分析师付亮看来,微信小程序自推出以来就针对两类人群,一类是为小商家提供便捷服务,一类是面向个人开发者。此前小商家使用小程序的效果有限,所以积极性不高;在个人开发者加入以后,或许能给小程序带来一点活跃因子。
同时,付亮指出,整体而言,随着流量费越来越便宜,以小程序为代表的内置应用必然将成为未来趋势。目前,小程序需要树立更多类似于滴滴出行的样本,才能激发大家对小程序的热情。
艾媒咨询分析师也认为,小程序在推出后,用户对其期望较高,但由于小程序没有集中入口、无法关联搜索等限制,导致微信小程序用户在流程体验上略显失望;是否继续使用微信小程序来推广产品,对于开发商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未来微信小程序在场景适配方面可以有更好的产品变革。
【温馨提示】思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tougao@siilu.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文章仅作分享交流用途,作者观点不等同于思路网观点。用户与作者的任何交易与本站无关,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