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线上线下抱团取暖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生鲜电商线上线下抱团取暖

生鲜电商被业内称为“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即便是这样,仍有不少资本以及企业赶赴入场。日前,国内水果零售巨头百果园向电商平台发起反攻,宣布已完成并购生鲜电商平台一米鲜。在半个月前,易果生鲜成为黑马杀出重围拿到超5亿美元融资额,完成生鲜电商史上最高融资。在“新零售”趋势下,生鲜电商融合大幕已经开启,线上线下合力,能否扭转盈利困局值得期待。

生鲜电商抱团取暖

谈及生鲜电商,不少人唏嘘不已,在2014年O2O创业潮中,生鲜电商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但因难过盈利关,不少企业无疾而终。速途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6年Q3生鲜电商市场报告》报告显示,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15年交易规模达到533万亿元,环比增长达93.9%;2016年整体交易规模将达到909.3万亿元,环比增长仍超七成。预计2017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破千万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引得不少企业奔赴生鲜市场,演绎“冰与火之歌”。

水果零售商百果园近日宣布已正式完成对线上一米鲜公司的并购。两家企业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进行了合并重组,一米鲜公司及其团队并入到百果园线上运营体系,一米鲜品牌将保持独立运作及发展。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表示,“百果园具有15年的品牌沉淀和丰富的线下零售经验,而一米鲜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成熟的O2O电商经验,我们希望强强联合。”

生鲜电商近来似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就在半个月前,易果生鲜正式对外宣布完成C+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5亿美元,创下了生鲜电商融资新高。据了解,苏宁投资集团是此轮融资的领投方,在完成这轮融资后,易果生鲜将成为苏宁旗下“苏鲜生”和“苏宁小店”的核心供应商,这也标志着他们开始涉足O2O模式。

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生鲜电商O2O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线上通过大数据整合,线下门店调整配合,全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或许是生鲜电商崛起的新路径。

近九成生鲜电商亏损

生鲜属于消费者的高频需求,但为何生鲜电商总是难以叫座又叫好?来自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速途研究院在对消费者是否在线上购买过生鲜品的调查中发现,75%的消费者在线上购买过生鲜品,23%的消费者没有在线上购买过生鲜品,生鲜电商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用户消费习惯还未完全形成。而造成消费者体验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生鲜产品同质化严重、冷链物流保障难度较高等。

一方面,生鲜行业同质化严重。速途研究院调查显示,水果、水产海鲜和奶制品是消费者在生鲜电商上购买最多的品类,分别占26.42%、23.24%、18.24%。这些品类多数价格低,利润薄,因此不少生鲜电商试水中高档市场,譬如国外的车厘子、奇异果,国内的阳澄湖大闸蟹等,以追求高利润、高客单价的订单,但这也导致了市场的同质化。

另一方面,生鲜配送的时效性要求比其他种类高,目前高腐损率和高额的冷链运输费用导致生鲜行业成本很高。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0%、50%和65%左右,腐损率为15%、8%和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5%的水平仍较高。对生鲜电商来说,“最后一公里”是难以攻克的难题。

融合大幕开启,谁能笑到最后?

生鲜市场也有硬币的两面性,市场越是艰难,潜在的机会就越多,这也是企业前仆后继的原因。那这场生鲜大战,究竟谁能更胜一筹呢?

对于生鲜电商,消费者最在乎的是什么?速途调查数据显示,43.45%的消费者担心网购的生鲜品质量不好、不新鲜;27.33%的消费者担心送货速度慢;另外还有23.69%的消费者担心网购的生鲜品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可以说,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顾虑左右着生鲜电商的发展,这也是众多电商平台在仓储和物流过程中需要努力攻克的问题。中投顾问互联网行业研究员王宁远表示,生鲜电商的难点主要是,是否能够兼顾供应链管理、平台运营以及物流。

在“新零售”概念提出之后,电商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融合多种资源、多种业态将成为一种趋势。业内人士表示,成熟的实体行业拥有更坚实的物资、人力基础,以及稳定的物流链。若传统生鲜电商将强有力的线下资源做为助力,是否能够缓和目前的瓶颈,这都是一个待观察、令人期待的方向。

如今,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趋势下,我们的生活正在与之模糊边界。可以说是一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们,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纵观这些巨头们的形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平台。这说明互联网正在像平台化演进。

其实,从本质上讲,如今的互联网平台与传统线下的大型商场、中介、租赁机构等在模式上是类似的、相通的。都是通过提供相应的交易服务场所,促成双方或多方的交易,而从中获取一定服务费或是差价的商业模式。可以说,如今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线上平台,都能够在线下找到与其相通的平台模式。

只是借助互联网发展的东风,互联网平台发展要更快、更大。如今的互联网巨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都在发展各自的平台,这些平台提供的服务近乎惠及所有网民。而反观发展多年的传统线下平台,大部分只能服务某一区域或者领域。

而近几年国内传统行业发展也并不是很好,甚至不少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如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有没有必要转型创新做平台,以此来带动企业的发展?

互联网平台已趋于饱和,再做平台已无出路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企业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发展局面,各种带有颠覆性、创新性的互联网企业相继涌出,促进了整个互联网平台格局的发展和完善。纵观目前互联网上大佬级的企业,以及创办不久但是得到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大力发展平台。到现在为止,他们手中已有主打不同功能的平台,并且平台也已经做到足够大。

可以说。现在的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能有今天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之前他们搭建的电商和社交平台,尽管这些平台发展中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挫折,但是在今天看来,早些年他们布下的局、种下的种子,如今都已开花结果。现在他们手中拥有的平台,已经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平台经济的发展也让他们成了互联网上的无法撼动的巨头。

在这些平台中,衣、食、用方面我们可以依赖于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社交方面,腾讯拥有的QQ、微信两大社交平台则几乎满足了我们的社交需求。在出行方面,滴滴出行则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打车服务。在外出旅行住宿方面,则有携程、去哪儿以及途家、小猪短租等平台满足我们的相关需求。

此外,美团、58同城、智联招聘等各个互联网平台也分别满足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同需要。所以就目前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来说,能满足我们各种需求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基本搭建完成,纵观目前的创新层面,其实平台化创新几乎已经消失,更多的是依靠互联网现有格局进行的一系列的创新,而这些创新要么是选择依附于现有的平台,要么就是绕过现有的平台,期待在被没有被巨头发现之前,成长壮大。

而传统企业本身在互联网平台这一层面,起跑点就已经晚了,理论上很再难找到新的突破口去做平台,即使有了方向,但是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也需要很长的一段摸索和是错,也许还未等成功,就已经被互联网公司迅速的复制过去,因此也就没有机会把它做大、做强。

从自身来说,多数企业其实并没有平台基因

随着近几年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企业整体上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可能只要一个公司找准创新、可行的发展模式,尽管它的创办时间不长,但是仍能比较容易融到资金,成为估值几亿、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的企业。

这样的发展速度、成果让不少局外人看来互联网是个暴利行业,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做互联网企业。而对于目前发展不景气的传统企业,肯定也有很多人想做互联网平台,分取互联网的一杯羹。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不管出于哪一方面的考虑,传统企业转型、创新做互联网平台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现有的平台目前大都有着稳定、大量的用户基础,并且有了企业长远发展的盈利方向,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平台,如果没有足够的颠覆、创新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就很难使用户从已有的平台转移到新的平台上,毕竟用户习惯已经形成。

而如果传统企业只是想单纯复制已有平台企业的模式,那就更不可取。事实证明,在行业里已经确立了老大的地位后,再有想通过与之类似的模式把平台做大,那只是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比如腾讯、阿里巴巴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分别拥有着各自的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腾讯一直对电商念念不忘,阿里也从未停止过对社交的探索。多年以来,双方没少出手狙击对方的业务,但是都近乎一无所成,还促进了对方平台的发展和完善。巨头尚且如此,传统企业更难。

最为关键的是,目前传统企业几乎都没有互联网基因,而企业掌门人也大多不具备互联网思维,在这个大讲互联网思维的时代,传统企业想要与互联网企业竞争,首先在思维模式上就不占优势。

互联网思维讲求用户至上、注重用户体验、注重颠覆和创新,以及提供免费式的服务。这与传统企业的发展思维存在着极大差别。在互联网企业中,可以采取不赚钱、免费为用户服务的发展模式,但是,传统企业如果做产品不赚钱,公司很快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而相比互联网企业大佬,他们几乎都是互联网技术出身,如百度李彦宏、奇虎360周鸿祎、今日头条张一鸣等人,他们除了拥有高超的互联网技术外,对互联网思维了解研究也比较透彻,所以他们对互联网技术创新以及行业发展方向有着先天的嗅觉和敏锐度,对于公司的发展把握要更精确些。而他们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是传统企业家所无法比拟的,故传统企业如与互联网企业竞争,势必处于劣势,很容易遭到打压。

传统企业不做平台,但是可以尝试互联网化

虽然就目前互联网平台发展状况来说,传统企业想转型、创新做平台已不具备优势,但是传统企业仍然可以与互联网搭上关系,分取互联网的一杯羹。因为,虽然在互联网平台发展方面,传统企业处于劣势,但是在线下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品牌、生产制造、技术、资金等方面也是互联网企业不能比拟的。

传统企业可以立足自身的优势,打造优质产品,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特别是现在比较火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适当有效的宣传营销,增强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产品销量及扩大产品品牌影响。

在这个知识信息大发展、大爆炸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了好的产品,就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要是仅因为产品质量好而不做宣传,只会让不断出现的好产品给淹没。

传统企业也可以依托自身的产品与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其实这个模式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只是真正把它利用好的企业不多。与平台的合作其实还是离不开产品的质量,如果传统企业能够生产出优质且能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凭借着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必将会在互联网平台上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所以,对于目前处于困境中的传统企业来说,现在着手做互联网平台已经不再合适,但是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线下的优势,用开放的策略来迎接互联网的浪潮,顺势而为,必将水到渠成。

【温馨提示】思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tougao@siilu.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文章仅作分享交流用途,作者观点不等同于思路网观点。用户与作者的任何交易与本站无关,请知悉。

随意打赏

生鲜电商 抱团企业抱团取暖电商线上线下抱团取暖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