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VP蒋越:AI是下一个互联网医疗的风口
2017年8月25日,亿欧在北京双井富力万丽酒店举办“破壁·融合2017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围绕大健康产业的四大升级,与诸多医疗行业领袖、从业人士和行业关注者一同探讨如何用新技术、新理念赋能大健康行业。
活动现场,平安好医生VP蒋越做了题为《AI是下一个互联网医疗的风口》的演讲,以下为内容实录: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观众,各位媒体朋友:
今天的演讲主题叫做《AI是下一个互联网医疗的风口》。AI是最近很热的一个话题。在这之前,平安好医生就已经在深耕这个领域。我今天给大家阐述为什么平安好医生那么早会做这些事情,我们做了什么事情。
讲平安好医生之前我们讲一下这个行业,我们今天讲大健康领域,任何领域离不开三个因素:产能、供给和技术。AI成熟度大家这一年听得很多,语音识别、图象识别,关于这方面今天下午会有很多话题,我在这里不会太多说这个事。我重点讲的是需求和产能。
中国有280万注册执业医生。每天有两千万门诊量,但是这两千万不是医疗需求全部,另外3500万去了药店。还有1500万人处于未管理的状态。未管理状态有很多原因,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可能所在地方医疗资源根本没有覆盖到。
但是更多的是怕麻烦,我有时候会变成这种状态。即使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医疗服务很发达的城市,相对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我们的医疗行为会不自觉掉到第三类当中去,也就是这1500万。因为医疗服务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依然不是像今天的电商、外卖那样是随手可得的服务。
医疗行业真正瓶颈在哪里?在医生那里。 一个医学生,需要九年的学习、临床培训才能成为一个能够执业的医生。这意味着未来280万人的增长是被锁定的。 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公司进入医疗做医患匹配,可以解决一部分医疗资源不平均带来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解决本身的问题,带来的价值会有天花板。
我们再看平安好医生。很多人问平安好医生是不是平安的?首先平安好医生是平安全资子公司。去年我们完成A轮融资,引入一些战略投资人。刚刚在发布的世界五百强排名里,平安今年最新排名是第39位,所有中国公司里只有五大商业银行排在平安前面。
平安今年上半年财报中归属母公司利润是四百多亿。
为什么要讲平安呢?平安在创建平安好医生的时候赋予了平安好医生一个使命,就是你必须要成为互联网医疗、数据医疗的核心入口。因此在平安好医生公司创立之初,我们定了两个愿景目标: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个家庭医生、让医疗服务唾手可得。
核心原因还是因为平安太大了。今年上半年就有四百多亿的利润。如果我说我的愿景是一年贡献一亿利润,他不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定立了这两个愿景。
再说平安好医生,医疗方面提供核心服务是什么?我们自雇一千名医生团队提供7×24小时实时在线15分钟问诊服务,包括1小时送药服务。像北京一些区域,24小时药店提供一小时送药。
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一家互联网公司全职自雇医生是基于一个很朴素的思考。当我们所有竞争伙伴提供留言的医疗服务体验的时候,我们去提供一个15分钟、实时在线、7×24小时有我们自己品控的服务一定会好。
过去三年当中,平安好医生平台上的注册数和日咨询量每年在以180%的增长率复合增长,这证明了我们当时判断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决定自雇医生的时候,面临的是同样一个问题:医生资源有限,非常难获取。 我们在北京、上海、合肥、青岛等五个地方开职场。 我们必须配合医生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必须配合相应条件。
我们决定提供这样的服务的时候,面临了中国医疗行业共同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需求快速增长。 我们每年的问诊量需求会快速增长,每天我需要看的用户平均总量是核心指标,我还要看等待时长。
另外一个是供给。 我们要培养合格的能够线上接待用户的医生时间成本是三个月,我们雇的是执业医师,依然要适应三个月才能提供线上服务。
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很早深耕AI的原因。没办法,我们雇不到那么多人。在前几个月的时候我们测算过一次,如果以现在的问诊量需求增长的速度,在医生产能不变的情况下,大概2020年,或者更晚一点的时候需要雇到一万名医生。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说这件事未必是正确的事。
有一句话叫穷则思变,因此我们选择用AI解决很多问题。
整体来看,我们将持续在AI产业中投入,包括合作。未来几年我们有超过30亿投入在这个领域。
两年半以前我们不叫“AI”,当时也没有AI这么高大上的想法,我们做的是一个辅助诊疗系统。
公司辅助诊疗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和很多竞争对手(一样)做了一个叫知识库的东西。 我们发现不同用户经常问同样的问题,我们把很多常见问题整理成知识库,使得医生可以更精准的回复同样的问题,提升效率。
但是它很快达到一个天花板。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继续提升效率的压力。但是这个时候数据量已经积累到了五千多万份15分钟实时对话数据。我们已经开始做大量分析:线上问诊,大家最关心什么、医生回答套路是什么、医生怎么解决用户的问题。
通过这五千多万份分析,我们发现医生确实在做重复的事,因为他必须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要了解一些既往病史,问诊过程当中有一定倾向性,他问问题的背后有一定判断,同时规避高风险场景。
基于这样的挖掘,我们开始尝试做疾病知识图库、单病种知识图库。这是第二阶段我们做的事情。
平安好医生日常45万问诊频次的时候,有很多对话已经是由系统跟用户对话,我们仅限于基础信息收集和病症前的信息收集。我们病程的一个基本原则是“AI+医生”,我们认为医疗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需要专业医生判断。但是我只是把专业医生从没有必要的、重复性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使他更好的做专业性的工作。
第三阶段,我们累计服务了一亿五千万个案例,包括很多处方服务和送药到家的服务,也意味一亿五千万次的风险。
AI体系里有一个完全独立的组在做这样一件事: 收集每一次问诊记录。 有任何类似持续出血三个月、腹痛哪个部位等很复杂情况出现之后,我们会增加这个案例的高危程度,然后会被纳入 整体三级质控体系里。 另外一个医生会复查,复查这个医生处理的是否足够,甚至比较高风险情况下,我们有科室主任、专家委员会共同评判这个案例是不是要启动紧急预案做追加处理。这是我们之所以走到今天已经累计服务了一亿五千万位患者,但是依然保持了0出错率的核心系统。
所以辅助诊疗系统经过这样三个阶段走到了今天。
我今天题目叫做《AI推动互联网医疗的下一个风口》。那么“风口”是什么?风口一直在那里。 我们都知道做产品的话,把产品做到每个用户的家庭里,就已经是终止了。
我们也接触了大量硬件厂商,他们也在聊,进家庭硬件里最核心的不是音乐、天气预报,也不是送外卖,有可能是医疗服务,有可能是大健康管理服务。
但是风口在那里,而你没有办法提供一个边际成本趋向于0,或者足够低的服务的时候,需求量的增长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灾难。另外当你没有办法品质如一的提供一个服务的时候,你的需求量也不可能会被激发。
昨天我在另外一个会上和一个医院院长也提到这个事。台湾长庚医院有七家连锁, 真正可被复制的是医院依靠的系 统、是制度, 而不是人,因为人是不可以被复制的。中国有很多知名医院品牌,比如协和、301,当它开一个分院的时候,由于人的不可复制性,使得分院的品质没有办法和总院达到一致。这是为什么大家在医疗领域很难占领风口的原因。
平安通过“AI+医生”的模式,尝试去提供一种质量规范、可控的医疗服务。这是我们继续走下去并且实现愿景的基础。
辅助问诊系统和进入家庭的硬件概念决定了医生在何时提供实时问诊,“AI+中医”是我们在今年年初主动、大量去做的事。中医问诊量在每天问诊量里占10%,是不高也不低的比例。我们尝试使用现有的AI模型后发现不同。 西医更讲求以疾病为核心的循症医学,而中医是基于体质和症状的辩证思维方式。
我们在仔细梳理背后逻辑的时候发现,中医更适合AI,因为它有一个背后的管理,AI技术上会使中医远超过西医部分。而中医的另外一个优势是所有检查项目基本上集中在望闻问切这几个方面,具体来讲就是舌诊、面诊和脉搏。而恰恰舌诊和面诊是相对成熟的图象识别可以深挖的领域,我们也在做大量的工作,包括采集样本,因为我们有日常数据,有10%是中医相关情况。
唯一的问题是脉搏,脉搏其实不是数据的问题,而是同样的脉搏在中医含义里到底是什么,缺乏统一标准。那么我们也跟各个地方的医科大学建立合作,尝试获得一套或者多套标准来满足这个工作的推进。
我们这次想向市场传递的就是我们在做AI的事情,平安好医生通过“AI+医生”的方式提供服务。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家庭医生,让医疗服务唾手可得。
同时下半年会大量发布我们在中医AI上最新成果。
谢谢!
相关服务
医疗/教育网络营销
费用面议
相关服务
3618医疗器械网
费用面议
【温馨提示】思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tougao@siilu.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文章仅作分享交流用途,作者观点不等同于思路网观点。用户与作者的任何交易与本站无关,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