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从“长尾时代”到“闭环时代”
研究结论
1. 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目标用户是小额、分散的长尾需求。但长尾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中产阶级崛起,长尾增厚。
2. 我们将互联网金融在元年之后的行业发展分为三个渐进的阶段:1.0渠道时代、2.0长尾时代、3.0闭环时代。我们正处于长尾时代,但互联网金融最好的时代,是混业经营支撑的业务闭环时代。
3. 闭环为金融业务提供了三大利好:一是直接接入投资和融资需求的机会;二是闭环内关联业务间的协同带来盈利模式创新的可能,帮助金融业务形成竞争优势;三是基于闭环内的数据和业务,优化甚至重构金融业务链,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
4. 实现闭环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互联网公司自己完成闭环内的金融业务;二是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提供闭环所需要的金融产品。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序、互联网金融vs. 传统金融
理解一个新事物,人们习惯于用它与既存的相似产品作对比。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通过与传统金融服务的特征比较,了解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非常直观。
但是概括性的描述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下面经常出现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对比语境下的关键词:
尽管表格中的大多数特征是行业共识,但我们认为,依然存在一些细节中展现的趋势值得重新审视和关注。
一、趋势之一:长尾增厚
满足长尾需求,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互补的市场定位,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机会。长尾用户数量大、金融需求涉及的金额小,很难被传统机构满足。而互联网的入口聚合功能、低边际的交易处理成本,具有满足需求的潜力。但是,过去被银行忽视的长尾需求可能会为互联网金融带来巨大的机会。
从上面两张图中的城镇居民收入分布来看,整体收入水平上升的同时,收入最高的20%人群的收入占比在缓慢下降。也就是说,从投资需求来看,长尾正在增厚。
传统金融机构过去服务的主要对象正是人群当中收入Top20%的部分。尾部剩余80%的人群收入增速更快,将为互联网金融带来更多增量机会。长尾中的偏“厚”部分——中产阶级的金融服务需求是最值得关注的部分。
在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20%人群中,真正个性化定制的理财服务只有高净值用户才能享受。比如大多数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门槛是可投资资产在600万以上。其它人获得的同样只是标准化的产品。互联网金融产品对这部分需求同样有很强的替代性。
二、趋势之二:“长尾时代”到“闭环时代”
我们将互联网金融元年之后的行业发展分为三个渐进的阶段。
1.0时代是渠道时代。因为互联网最初承担了标准化金融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角色。
2.0时代是长尾时代。它描述了今天大多数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定位。一方面作为中介,向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小微用户提供投资和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很多业务的核心环节,比如金融产品设计、资产获取等,都需要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才能完成。但是用户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粘性被高频的互联网入口部分取代。
3.0时代是闭环时代。
闭环基于场景而生。举个例子,在京东购物,京东提供白条消费贷款;用51信用卡App管理信用卡,发现当月信用卡欠款超支,51人品提供信用贷款垫付信用卡欠款……
之所以说3.0时代是闭环时代,起因是金融混业的趋势。广义的金融混业是指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可以同时从事这四类金融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我国的金融混业试点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也就是通过集团控股的方式,在集团内不同公司主体中运营不同的业务。目前,已经有家央企、上市公司、互联网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了以上部分甚至全部的金融牌照。这为互联网公司基于业务闭环提供金融服务带来了可能。
在向产业链和消费场景渗透的过程中,互联网公司掌握的用户和资产场景越来越多(见下表)。这类互联网公司在入口处拥有海量用户,资产端连接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的融资需求。如果自身没有金融业务,互联网公司需要借助金融机构来满足投融资两端的需求。但混业经营向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在自有业务体系内打通闭环的机会。
表:互联网公司正在接入的消费和产业场景
闭环除了资源优势外,还能为互联网金融提供盈利模式的灵活性,因为业务间的协同提供了“羊毛出在猪身上,牛来买单”的可能。金融服务的可以不收费,甚至补贴,只要其他业务能获得收益就行。这是当前电商消费贷款的典型策略。
此外,闭环内掌握的数据让金融业务提供者成为”内部人”,减轻了金融产品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风控可以做得更好。
更吸引人的潜力或许在于金融产品的生产方式再造。以保险为例,国内的保险业被低渗透率,高渠道费用而困。而基于互联网生态中的数据积累,可能重新形成一套基于用户个人数据的保险产品设计——销售——理赔流程。这是互联网所具备的优势。
闭环的形态可能会有两种:一是金融业务内生化;二是深度地机构合作。前一种方式中,互联网公司自己拿牌照,金融业务自己做。优势是独享收益,困难是需要整合一套跨行业的金融业务链。后一种方式中,互联网公司不需要过度扩张自己得业务链,而是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发挥互联网“连接”的作用,借助合作机构的力量满足闭环业务需求。优势是专业化分工各取所长,当然也需要舍去一部分收益。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不同公司的选择也要基于自身的企业基因,涉入的产业环境对金融业务控制力的需求。但可以肯定的是,无法进入闭环,并且自身在互联网化转型中也没有形成新的业务闭环的传统金融机构将会面临进一步“脱媒”的风险。
三、趋势之三:强流动性需求逐步减弱
用户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偏向于6-9个月的短期产品。因此,普遍观点认为,这种用户偏好导致互联网金融在进行资产和负债匹配的时候,存在比传统金融机构更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流动性风险更大。
在早期的用户教育阶段,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没有传统金融机构那样的信用背书,流动性背书成了互联网金融产品获取信任的关键。实际上,在金融发展史上,最初的商人银行券的信任背书就来自流动性支持——银行承诺随时按银行券的面值兑换一定比例的黄金。但随着产品和品牌认可度的提升,最终的流动性还是取决于投资者的收入和消费结构、投资组合的流动性分布。
从数据上看,也很难说用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流动性需求明显高于他们对传统金融产品的需求。
工商银行2014年的活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为46.9%。尽管定期存款占比达到51%,但其中包括了3个月和6个月期存款。
实际上,年报中披露的2014年12月31日剩余贷款期限来看,将12个月以内的到期的贷款占77.1%。虽然是剩余期限,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量负债的流动性特征。
从产品形态上看,尽管宝宝类产品将资金引入货币基金,但这部分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很小。有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提供了灵活的赎回条款,自然会造成强流动性需求。比如1年期投资如果在11个月后提前赎回,可能会获得按9个月投资计算的年货收益,不会像银行存款过去那样损失全部收益。这降低了提前取款的交易成本。但很难认为这种选择权会改变用户的流动性偏好需求。实际上,一些反向的产品设计也能对冲一部分风险。比如9个月期产品到期后,提供不提取的激励措施,延长续存周期3个月后可以按照12月期年化利率获取收益。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可以预期,一旦获得了用户的信任背书,更多长周期产品获得用户接受将会是自然的趋势。(本期分析师/ 闫舒媛)
更多电商干货,关注思路网微信(isiilu)【微信搜:思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