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了一眼满嘴泡沫的中关村大街

总理上次来到创业街,是四个月,要不就是五个月前了。

之后,全国创业形势一路走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颇有大炼钢铁亩产万斤之势,尤其在媒体上。

再之后,进入下半年,风投圈的大佬们逐个跳出来说,冬天来了,我们不能再给创业企业那么高的估值了。

言下之意,创业者们磨磨嘴皮子就能从老子手里骗几千万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今后的融资数额,对比2014到2015上半年——我们也不过分——去零除二刚刚好:原来2000万的,现在100万;原来200万的,趁早回家玩蛋。

这令我很不爽,因为我的朋友老张更不爽。寒冬来临了,老张的老板决定调整薪酬制度,以激励勤苦肯干的员工们,体现每位同事为企业贡献的真正价值。美中不足之处,薪酬调整工作费时费力,调整结束之前,暂停工资发放。

这一调整就是两个月啊朋友们。老张——老张你们都知道了,一米九的壮汉,活生生煮了两个月挂面,脸上跟面里的油菜是一个颜色。在得知薪酬调整工作仍未结束之时,老张“啊”地叫了一声,决定先吃一碗黄焖鸡压压惊,顺便考虑去看看创业街以外那么大的世界。

这还没完。10月19日,我来创业街替老张取快递,又是一番新气象:围观群众比警察多,警察比创业者多(为什么这番景象,你懂的)

我苦笑一声,此时最想看到的是老张的表情。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国家出面支持创业了,那就是创业的环境不容易了,单靠创业者自己不好做了。毕竟,什么东西若是提倡,那一定是没有。人人都讲文明懂礼貌,小便池上方就不用贴“尿不进去,说明你短”了。

天凉好个秋,阿里的技术岗offer薪资不升反降,百度收紧社招来人要李彦宏朱批,腾讯在外包团队规模上似也有所精简,而BAT的收紧策略带起了整个互联网圈的裁员、降薪狂潮。这到底是偶然的、一般的经营策略调整,还是先见的、理智的大方向预测,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后者,这次席卷市场的恐怕不仅是一阵资本寒流那么简单。

2014年到2015年,中国创业火了一年半,泡沫的存在也被人质疑了一年半:

估值太高了!融资太快了!半年一个亿!这还不算在媒体上报出来的估值,动不动加个0,人民币换美元。

招人太急了!开薪水太大手大脚了!福利太惊人了!员工挤进新公司像蚂蚁啃蚂蚱,他们啃光蚂蚱后马上飞一般去寻找另一只蚂蚱。

什么人都能创业了!在校生也能了!90后的小骗子满大街都是,70后的老天使们快要不够用了。

红海太红了!一大堆新人跳进去,活像意大利红烩,咕嘟咕嘟地响。

技术太水了!产品太糙了!你国科技界和美国的逼格差距又拉大了!

看看这些针对创业潮的冷嘲热讽,我想先说一句公道话:你们怎么好意思待在这满是泡沫的互联网行业?不回传统行业混混看吗?

经济大环境这么差,大多传统行业不是格局已定,就是走向崩溃,总之没给新人留多少进来赚钱的空间。

然而每年毕业的几千万大学生嗷嗷待哺,你让他们一股脑迈进夕阳行业,顶着需求萎靡的现状、社会老龄的前景和今人留下的改革难题,这是去上班还是去背锅?

就连公务员热度也是不胜于前,可能现在年轻人都看开了,年少多金及时行乐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稳定和前途算个卵?“踏实混十年,之后吃香的喝辣的”,这十年青春是送给国家送给党了还是喂狗了?

在没啥前途的行业的没啥前途的公司的没啥前途的基础岗位上,“时间长了就有出头之日”这种念想与创业企业拿期权画大饼有什么区别?创业企业期权兑现得还要快不少呢。神经病就是每天重复一样的事情,却幻想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创业泡沫大,烧钱又看不到结果,你板着脸说:这是一种浪费。

然而没有创业公司吸纳大量职工,就业率怎么保证?没有膨胀的风投,热钱往哪儿跑,统统进股市么?

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看,投身创业、支持创业都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或曰无可厚非。理解了这些苦衷,我们再来看现在的创业热潮,就会得出相较无聊的看客和喷子们更加客观的结论:

创业泡沫真他妈的大出血来了。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