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竞争对手Lyft的另类崛起,未来国际化扩张依然道阻且长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0月12日,Lyft宣布完成第5亿笔订单。

据亿欧了解,Lyft自创办以来就只在美国运营,相比于Uber的50亿笔订单,Uber已经在全球近85个国家展开业务,虽然双方在订单数据上有差异,但是从双方布局速度便可知,Lyft在不断抢占市场,Uber市场份额遭到蚕食。

数据显示,Lyft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占比增加到25%,今年初,Uber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80%,如今降至70%。

Lyft的起源和发展

Lyft,由科技创业家约翰-兹默(John Zimmer)和罗根-格林(Logan Green)共同创建,起步于旧金山,最早是Zimride公司提供的汽车共享服务,同Uber一样,Lyft作为平台通过移动应用将私家车主与乘客联系起来,乘客和司机可以使用Facebook Connect登陆应用程序,看对方的概要文件和社会保障信息。一旦订了交易,乘客可以在移动地图上观察司机,他们的行程将实时导航到移动地图。到达目的地后,Lyft会给出一个建议价格,通常要比的士费均价低80%,乘客可以给司机打分,司机也可为乘客打分。

成立的前两年,Lyft一直在默默开发自己的产品应用,后Lyft陆续拿到融资,2012年,其Android应用正式上线。2013年1月31日,Lyft宣布正式在洛杉矶开始运营相关业务。后Lyft不断开展业务扩张,如今Lyft已经在芝加哥、波士顿、丹佛、圣地亚哥、旧金山、圣何塞、底特律、巴尔地摩丹佛、圣迭戈、圣何塞、西雅图和纽瓦克等40个州展开业务。有消息显示,Lyft近几年努力推动海外扩张计划,目标城市包括伦敦、多伦多和墨西哥市。

在用户数方面,从2014年1月份起,选择使用Lyft的Uber用户就一直在慢慢增加。Lyft表示,在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选择同时使用这两款打车服务的用户比例增加了一倍多。

Uber竞争对手Lyft的另类崛起,未来国际化扩张依然道阻且长

(图表:Lyft融资历程)

今年4月份的融资中,据称Lyft的估值达到了75亿美元。

另外,自动驾驶是出行公司始终追逐的业务方向,因为去除了人力力成本,能够优化成本支出;在乘客的安全性上,无人驾驶防止了与陌生人面对面的潜在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Lyft已经与福特、Tata、捷豹路虎、通用汽车、Waymo、Alphabet、Drive.ai、nuTonomy进行了业务合作,在自己的汽车网络内测试无人驾驶汽车。

最新消息,Lyft已经在准备上市,即将敲定IPO(首次公开募股)的顾问机构。据亿欧了解,IPO将有助于Lyft公司在传统的私募融资方式之外,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对于以上消息,Lyft方面仍拒绝置评。

Lyft紧追不舍,在Uber危机时刻抢占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Lyft交易额增长迅速达到25%,而Uber则是17%。Lyft之前花费了四年时间完成了第一个1亿笔订单,完成最近一个1亿笔订单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由此可以看出,Lyft在打车市场的在增速。同时,这也对打车应用鼻祖Uber在美国的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Uber因为自己在企业文化和商业行为方面接连不断的丑闻,经历了一段低迷时期。后虽然新CEO Dara Khosrowshahi上任,但目前Uber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困局,Uber当前正在进行“180天变革”活动,努力修复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也是在Uber动荡这一时期,Lyft乘机在关键市场吸引资本市场、大众的眼球。这家公司不仅开始招募司机,而且还升级了智能手机应用,加大营销力度,吸引乘客,把其美国服务范围扩大到160座新城市,总数扩展至约为350座。过程中,Lyft得到了快速发展。

尴尬的投资关系,打车市场格局未定

说到Lyft同Uber的关系,其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软银公司是滴滴出行的最大投资人之一,滴滴出行则是Uber的最大宿敌。滴滴出行刚好是Lyft公司的主要投资者之一,Lyft公司又是Uber在美国国内的最大对手。

最新消息显示,正当Uber处于融资档口,The Information报道,如果与Uber的交易不能突破最后障碍,软银将投资Lyft,一周前,Uber董事会同意向软银出售价值70亿至100亿美元的股票,至今此事并无任何进展。原因是软银和包括Benchmark在内的Uber主要投资者,仍然无法就交易的结构和价格达成一致。有知情人表示,软银的CFO Rajeev Misra最近在与Khosrowshahi的一次会议上对Uber的早期投资者表示,如果最终不能达成协议,软银将投资Uber的美国竞争对手Lyft。

在另一端,Uber在与Waymo对于自动驾驶的诉讼依然没有明显进展,外媒消息,谷歌或将在Lyft身上押注,向其投资10亿美元,若此事成真,Lyft或在资本助推下与Uber形成更强劲的竞争关系。

走向国际市场未可期,Lyft“革命”尚未成功

虽然Lyft业务不断进入增速发展阶段,但是,其在大市场环境下,依然未能形成丰满羽翼实现对市场的抢夺,尤其是在海外城市扩张上,未来Lyft还面临着更大的困难。Lyft已经表示,该公司希望向美国之外扩张。其CEO劳根·格林(Logan Green)今年8月对美联社表示,Lyft计划“在不远的将来”进军国际市场。

众所周知,国际化扩张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市场环境,这意味着Lyft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进入市场;其次,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以及要求,同共享单车国际化一样,其在国际化扩张道路上面临重重险阻;第三,网约车市场已经经过了企业扎堆成立的阶段,市场格局正在走向明朗,当地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对于市场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渗透。这对于Lyft的选择增添了困难;最后,从其自身角度来讲,依然未能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进入其他国家则需要更多资本的支持。

换一句话讲,虽然Lyft已经在Uber危急时刻刷足了存在感,但是,当Uber慢慢恢复“元气”,那么,势必这个市场还存在一场更大的较量。

【温馨提示】思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tougao@siilu.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文章仅作分享交流用途,作者观点不等同于思路网观点。用户与作者的任何交易与本站无关,请知悉。

随意打赏

lyft和uberlyft uberuber lyftlyft 在中国华为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分析lyft打车uber客服美国lyftlyft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