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微信方法论PK淘宝价值观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微商和淘宝,一个正兴起,一个正当时,商家站在死守淘宝老营地还是踏入开垦微商处女地的十字路口踌躇不定,那么,未来商业的核心转移焦点在哪?商家如何才能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列车上占据一席之地?只有读懂平台才能在电商这片蓝海里无往不利,下面送上阿里巴巴O2O项目负责人天机的解析。

微信的方法论

微信用户覆盖广泛,朋友圈的使用频次高,与腾讯对待产品研发的态度密不可分。微信在发布之前,在短短的3-5个月之间,制作出五十六个真实的版本相对比,取长补短,优胜劣汰,除去速度和技术问题,前期付出的代价可见一斑。因此反复锤炼的微信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作为支撑,并在三条方法论的指导下存在强大的生命力。

方法论第一条:主动和被动。

微信不允许太过于主动的营销,营销从男性化思维变成女性化思维,于是有了中心化和非中心化的概念。中心化的流量和主动式的营销正在失去价值,去中心化微信是最开始的视角,任何一个品牌都不能够主宰任何使用它的人,消费者的主观意识是选择主导,否则平台会被所有消费者舍弃。

方法论第二条:思变大于执行。

无论是做自媒体人,微商乃至电商,理论的指导能否适用是需要被实践的,用客观方式去尝试新事物时,认知便会偏离对于行业一开始标准。因此微信的第二个方法论非常有价值,它的成功推出是对这个方法论正确使用的最好佐证,当一个成果成功展现,内部必然已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艰辛。

方法论第三条:阵地不在朋友圈而在群。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有一个非常大的野心,他不简单只想做商业,因为用户的购物时间占比小,但多数时间花费在于此时间做连接上,所以他想做的是连接一切而不是简单地卖商品。现今的朋友圈确实难以实现连接一切的功能,那么这个阵地将会在哪里出现?在群。未来所有的商业不会是主动给予型商业,而是用户产生需求时,能第一时间反应的个性化商业。最好的商业服务,不是大妈站街简单“叫卖型”,而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出租车型”,只有这样的商业在未来才有生命力。

走在歧路上的微商

多数人的微商定义是刷屏,其实不然,在无法做出销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分销商对销售商品的不深入。举例来说,当面膜这一单品出现滞销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刷屏频率不高,而是关于皮肤护理,中西药知识,同类的产品的优劣势的不甚了解,做商业的秘密简单来讲便是将自己做好,后续才能水到渠成。用鬼脚七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当你发现了自己,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花99%的精力去把事情的背后研究清楚,渠道是有路线和方法的,但是渠道背后所承载的思考、人格、魅力、媒体的力量,这些在研究思想上所花的时间才是做任何事情的必要所在。

淘宝的价值观

阿里巴巴发展的过程中,价值观起到最核心的作用。以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激情、诚信、敬业,这“六脉神剑”在阿里的文化建设,组织构建以及业务进展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正在兴起的微商,淘宝也在积极拥抱这个变化。

淘小铺,随时随地想卖就卖

基于移动互联网发生快速的变化,其实在去年,淘宝已经在产生巨大变动,结果很成功,过程很痛苦。一周之内,手机淘宝由原先的二三十个人吸纳各部门的精英后扩充为四五百人,其中有十个以上总监级的人。无线的电商一定是未来的方向是共同的认知,但是着手方向上的歧义导致内部无法统一,最后仅剩两人将这件事坚持做了下去,幸运的是,去年双十一中40%的销量来自于手机淘宝端,这一举措无疑是成功的。2015年,手机淘宝针对移动互联网阶段更是做出了重要转型,打开手机淘宝,点击“我的淘宝”,有一个按键叫“免费开店”,不论是卖家或者消费者,一分钟即可完成开店需求,随时随地手机管理店铺,附近的人便可查看店铺商品。阿里正基于这个体系去做一个新的商品或运营体系来支持手机运营,在未来,淘宝的方式和所有店铺的方式更加简单快捷。

微淘,被冷落后的新生

以前的商业问题是解决诚信问题,而现在,对于微信体系来说最先有的是信任,再有的才是商业,这是两条不同的思路。阿里目前最缺乏的问题是未来电商中最缺的东西——社交。由于缺乏社交,探索新机制确实迫在眉睫。手淘是一个必须的路径,第二个路径则是微淘的运营,微淘在2013年花费大量的流程乃至于资源推广之后,未能在销量上表现出色,曾一度被束之高阁。但2015年一次重要的会议中,已经把它定义成另外一个去中心化的运营核心所在,原因在于阿里认清了它的本质是用来做服务、链接以及互动的,其对于商家和消费者的粘度极强。链接是微淘的核心,商业的商品的链接只是当中的一种,微淘仍是用户在天猫尤其是手淘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未来商业的核心

随着行业、科技、人类、商业的发展,其实只有一个东西在促进这四个发展,它的名字叫做信息。所有的商业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会有了商业的不对称,如果信息绝对对称的时商业是无法进行的。如今,信息的传递成本几乎为零,商家从信息缺乏变成信息过剩的时候,社交是获得商业的基础。

社交的背后是信息的对称,商业的背后是信息的不对称。早期,对于货品认识的不对称的情况下,关键的人或者组织在做删选商业信息的工作,而这样的方式会越来越有价值,而商品的本身却越来越没有价值。“在互联网的时代,大品牌和小品牌会是没有区别的”是十八年前乔布斯一个演讲上讲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现在价格已经不是用户的消费的唯一准则,更多的是在于商品能否触动其心中的一些点。

个人品牌的在其专属领域的影响力已经大于公司品牌,由于信息过载,多数人在抉择上难以取舍,《影响力》一书中阐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指明世界上99%的人是不愿意思考的,他们永远在找一种最简单的方式避免思考和做出选择,因为选择都有痛,永远觉得放弃的东西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对于到手的反倒呲之以鼻。如此反复,尝试选择则成了难题,那如果放弃思考,思考上的空白角色将由谁扮演?以前由媒体代替思考,现在更多人选择用信任的人代替思考和选择,个人品牌的魅力便成了很多商机的来源。因此社群的电商即将在未来的一两年成为商业的核心,在越封闭越开放的信任基础上,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文/婵娟_tbtx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