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强制让你过“六一”,背后原因是什么?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摘要: 在支付宝几次的强制推动社交行为上,你发现他完全没有搔到痒处。集五福忽视了用户的感受,或者说估计错了用户的需求,这次强制位用户名添加“宝宝”,不但给用户的体验不好,还削弱了支付的安全感。

毫无疑问,这个儿童节,支付宝抢到头条了。今天,打开支付宝,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名字后面被强加了“宝宝”二字。网民反应如下:

“不告知就改名,还以为账户被黑了。今天能改我的名,明天会不会改我的余额?”

“简直脑残,好好乖乖做个网络钱包不好么?之前做社交,现在改用户名,在几次谁还能放心与快递使用支付宝了?”

“不给礼物就别乱改。”

“平时那么多人要认马云当爸爸,现在人家终于称呼你为宝宝了,又有人不乐意了。”

“更恶心的是,这两个字还没法删除,6.1-6.5号部分服务器升级暂时无法修改头像、昵称。”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作为一个涉及到支付、交易的软件,在儿童节毫无预兆地擅自修改用户名字,并且用户无法自己修改回去,这个做法是绝对的错误。

这背后,是支付宝对社交的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

三个坏结果和三个原因

首先,支付宝是一个支付账号,绑定的是银行卡,用户是用来交易的,正如前面网友的反应一样,不知情的情况下名字变了,还以为自己被黑了,这种做法只会增加用户的不安全感,对支付宝没有任何好处。即使知道了是支付宝官方修改,那也会给人带来一个信息:支付宝可以在后台修改我的用户名。这个感觉是非常不好的。会增加人们对支付宝的不信任感。

另外,不经用户同意就修改用户名,对用户来说是一种冒犯。这当然算不上侵犯隐私,但用户会觉得支付宝手伸得太长。对于一个服务用户的软件来说,把握好和用户的尺寸是最重要的。用户名说改就改,还改不回来,用户的体验是非常糟糕的。

其次,一刀切地修改用户名字,破坏了用户的自主感、参与感。虽然说网络娱乐化越来越强,在去年,宝宝心里苦,“宝宝”这、“宝宝”那的自称很风靡,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喜欢被称宝宝,尤其是一些严肃的商业用户,用户丧失了选择权,是会激起逆反心理的。而且支付宝这么做有点像国企作风。

总之,站在用户角度,这是一个极其负面的动作。对用户的安全感、体验、选择权都是一次冒犯,是一个减分项。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糟糕的决定是如何出来的呢?或者说,阿里也不傻,做出这么糟糕的决定,背后的考虑是什么?我认为,支付宝出此昏招,背后有三个可能的原因。

第一,是要增加支付宝的温度,强化社交属性。大家都知道,社交一直是马云的心头病。2016年春节,那次被证明失败的集五福活动,是支付宝为了拉动社交,要支付宝用户添加好友的苦口婆心之作。活动没增加多少用户,也没有能够带动多少社交,营销效果也不好。社交的确是马云的心病。这次在用户名上增加宝宝二字,为的是在原本冷冰冰的交易属性上增加温度。虽然你可能觉得这跟社交没啥关系。

第二,增加支付宝的活跃度,说实话,用支付宝这么多年,我一直就没注意自己的名字是什么。因为对于支付宝,我最关注的是安全,至于个人名字,因为可以随意修改,所以在安全考量上无足轻重,并不关注。这次强行加上宝宝二字,很多人会可以点开“我的”去看自己的名字有没有被修改,无疑会增加活跃度。

第三,那就是刷存在感。趁着六一儿童节,增加支付宝的被关注度。这一点,对于已经有海量用户的支付宝好像不怎么需要。

但很显然,这三点能带来的效果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支付宝活跃度增加,多被点几下,在儿童节刷刷存在感,对于支付宝有意义吗?另外,改名字增加支付宝社交属性的帮助也不大。

马云要社交,但缺产品经理

我很好奇的是,这次修改名字的活动,是支付宝什么部门发起的?如果是单纯为了强化社交属性,可能是产品部门决策的,但如果是为了刷存在感,搞一波话题营销,那应该是市场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合作。但是无论如何,这次强制修改用户名事件,以及在过去几个月来好几次的公共失败案例,反映的是阿里僵化的机制和并不熟悉C端用户的产品部门的笨拙。

阿里在2016年春节搞了集五福活动,其实是非常失败的。一亿多人参与,积极加好友、集五福,最后只有80万人能够集齐五福,拿到270元,中奖概率只有0.8%,而且金额不高。这那些只集到了四福的人没有任何奖励,而且其实能集到那四个福,也是需要花耗力气的。在传统的春节,发财大吉的日子,白忙活一场,不符合中国文化,也不符合用户思维。

另外就是前几天发生的公开挑衅微信事件。阿里钉钉在报纸头条按暗示微信不安全,报头刊登李女士“在某群被诈骗85万元”,这其实是非常恶劣的公关事件了。

几件事联系起来,你会看到,阿里如今的对外风格,已经变得充满戾气和自我。并且几乎完全没有用户思维。长此以往,只会让用户越来越远。

事实上,这也是阿里一直迈不过去的坎儿。

互联网界一直有句话,叫腾讯做产品、百度做技术、阿里做模式。的确,在商业模式的构建和打造上,马云是长袖善舞的。针对商户服务,是阿里的起家的根本,也是阿里的擅长。而在商业的布局上,淘宝、天猫、支付宝,以及现在的钉钉,和阿里对外的投资并购,马云可以说是走在了前面。但是一有了微信,有了微信的支付和红包,阿里便有些乱阵脚。

阿里的恐慌在于,微信的高频应用和社交属性,使得微信在支付上呈奋起直追态势。不久前,微信转账收费,更是直接催发了微信支付的活跃度。微信以社交场景切入红包,并且以红包带动支付,形成了良性循环,社交对支付形成巨大的、持续的拉动作用。这是阿里最忌惮的。

因此,支付宝瞄上了社交,近年来的很多行为,都是围绕社交而做的。但是,正如前面所说,产品是腾讯的强项,阿里强在商业模式上。在支付宝几次的强制推动社交行为上,你发现他完全没有搔到痒处。集五福忽视了用户的感受,或者说估计错了用户的需求,这次强制位用户名添加“宝宝”,不但给用户的体验不好,还削弱了支付的安全感。

一句话,支付宝要做社交,重点发力点当然是在产品设计上、在用户体验上,但是这方面一直是阿里的弱项。而且,近几次的活动,生硬自我、先入为主,屡出昏招,让人感觉阿里产品部门对用户体验几乎完全无感。而且让人感觉支付宝已经有些托大,面对用户有了傲慢感。这是非常糟糕的趋势。

这种急切的背后,也许是阿里作为大公司进行KPI考评带来的压力,但事实上证明,这种急切带来的戾气,对阿里的产品提升是无效的。

这次强制修改用户名的背后,看似莫名其妙,其实是阿里产品部门产品思维、用户思维缺失的表现。强制用户过节,支付宝宝心里是苦的。而反映出的阿里的僵化,马云当警惕,阿里不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轻松掌握更多最新电商资讯、干货,( 微信搜“思路网”或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思路网微信


【版权提示】思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tougao@siilu.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思路商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支付宝官网支付宝登陆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