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首席云计算技术顾问费良宏眼中的云计算
在过去的20多年他一直从事软件架构、程序开发以及技术推广等领域的工作。他的兴趣主要是研究软件架构的演进,尤其是云计算方面的架构实践。费良宏经常在各类技术会议上发表演讲进行分享,他还是多个技术社区的热心参与者。他擅长Web领域应用、移动应用以及机器学习等的开发,也从事过多个大型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与项目管理。目前他专注与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技术领域,致力于帮助中国的开发者构建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的互联网应用。
如果要为过去的一年打上一个最贴切的标签,在我的候名单中只有这一个词 “科技”。无论是眼镜里面虚拟的世界,还是打败李世石的Alpha Go,或者是改变我们时空观念的“引力波”,又或者是漫天飞舞的无人机,科技一次又一次向我们炫耀了它神奇的魔力。但是大多数的天鹅最后还是成了黑色,当我们发现许许多多外表斑斓的科技到头来只不过是在朋友圈博取眼球的噱头,有些问题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我们究竟如何看待这些科技新贵,例如云计算。
“雾霾重重,前路不清”。2017年伊始上天给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开局,但这绝不是对未来的隐喻。自然也好,行业也罢,我们都会经历冷暖的变化。此刻的冷的不只是因为天气,还有挣扎在旧的环境中的人。时间在流逝,时代却要逆行而上,决定我们冷暖体验的是我们对于未来的预判以及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当我们因为雾霾而让身心处于一片灰暗悲凉之中,仍然有我们值得期待的方向,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过去的十年,技术异化的速度在不断的加速;过去的十年,云计算也从零成长为不可阻挡的技术潮流。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拓展了我们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而每一次的技术迭代又总是超出了我们预测。即使未来仍然充满各种不确定,我依然对云计算带给我们的正向的变革充满期待。
最近读过这样的一句诗 “The sun always shines above the clouds”,大约可以理解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之意。所以,对于今天的所有的困境,我们可以悲观、可以愤怒,但绝不能丧失对于未来的希望。
回顾
10年前,Amazon这家位于西雅图的互联网电商公司推出第一个云计算服务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是不看好这个方向的。在许多人眼中,这不过是一个高投入、低利润的产业。与我们熟知的创新型互联网的企业来说, 这个实在搞不出什么事情。可以说几乎没有引起业内的关注。但在两年年之后,《经济学人》杂志在2008年10月的那期杂志破天荒的用一整期的内容来讨论云计算,这一下终于引起了整个行业的关注。还记得那一期主题名为《A survey of corporate IT–Let it rise》 杂志中,很有预见性的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云计算的崛起不仅是一个让极客们兴奋的可以转变的平台。 这无疑将改变信息技术(IT)产业,但也将深刻改变人们工作和公司经营的方式。 它将允许数字技术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政治问题。”
这一段话今天读起来真的让人感慨不已,毕竟那个时候可以预见到云计算今天这个格局人真是寥寥无几啊!不过在那篇报告中,很有局限的将互联网服务与云计算混为一谈。
尽管理论界已经预言了这个方向,但是对于当时的许多成功企业来说,作出转型的决策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趋势
预言家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诟病的职业。但是预测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似乎不是件很困难的事。至少在我读的许多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中,有许多的共同之处。我对于2017年年云计算的趋势判断有这样五个趋势的预测:全球化基础设施的扩张加速;大型企业拥抱云计算;混合架构提供了新的机遇;Serverless架构的普及;物联网(IoT) 有望爆发。
全球化基础设施的扩张加速
2016年对于云计算大战的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快速扩张的一年。云计算的用户对于数据的位置通常有自己的偏好,网络的低延迟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需求。此外,合规性也是云计算服务提供者必须加以满足的优先项。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面云计算基础设施继续保持扩张的趋势。
除了自有的数据中心之外,这种扩张还会波及到更多的领域。AWS副总裁James Hamilton在不久前的AWS re:invent 2016大会上首次向外界披露了AWS云基础设施的硬件和工程水平。 为了实现最佳客户体验,AWS定制化和自行研发了集成电路、网络路由器芯片、路由器、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大量硬件设备。在最新的夏威夷跨太平洋光纤线缆网络工程中,AWS预计将建成长达14000公里的海底光缆,以连接新西兰、澳大利亚、夏威夷和俄勒岗等地,最深处为海平面以下6000米,其中涉及很多令人惊叹的工程挑战。
这种变化除了我们已知的优点之外,我们还要清醒的意识到新的挑战的出现。这些挑战包括了利用全球化基础设施时需要解决的成本管理、容灾和高可用性的架构设计以及可移植性等方面的问题。
大型企业拥抱云计算
如果说过去的几年你能想的起来的云计算的受益者,我们通常都会列举诸如Airbnb、Netflix、Supercell这一类明显带有互联网特质的公司。而过去的一年多时间,这一切已经在改变。
有着76年历史、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的案例可以说是一个极好的佐证。在充分利用了云计算优势以后,系统的性能提升了66%。麦当劳的POS系统(销售终端)有超过300,000台POS设备,系统每秒钟实现的交易达到了8,600笔。
不仅仅是麦当劳这一类的企业会将未来业务的发展托付与云计算,甚至最为传统和保守的银行业也启动了云计算的破冰之旅。高盛、花期银行以及Capital One都已经成为这个名单上的一员。 在techtarget.com的网站上就有了名为“Public cloud and big banks finally on the same page”这样让人惊讶的文章。
最让我兴奋的一个案例是不久前披露的关于FINRA(美国金融业监管局)在云计算上的实践。按照FINRA的CIO Steve Randich的介绍,FINRA已将其75%的业务操作迁移至AWS云计算平台之上。利用云计算获取、分析、存储了每天产生的高达750亿条之多的记录。按照他的描述,这个改变在成本上的直接的变化就是每年会节省2000万美元。
对于企业而言,云计算已经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借用Gartner一个说法就是“Cloud is not a strategy,it is a tactic”(云计算已经不再是一个战略问题,这是个战术问题)。
混合架构提供了新的机遇
2016年11月份,Forbes披露了他们针对全球302位企业高管所做的一项关于云计算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企业市场,混合架构(有人称其为混合云)的场景将会越来越普遍。企业的工作负载将会根据需要在云以及本地IT之间频繁的迁移。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成本已经不再是考量的唯一要素。云计算的其它优点,例如敏捷性、弹性支持的能力会越来越被看重。
从企业的顾虑来看,安全性依然最被企业看重的方面。而云计算带来的性能和效率的提升得到最多的认同。超过1/3的管理者表示大规模的交易系统最适合应用在云计算之上。随着混合架构重要性的提升,将会出现支在云计算和本地IT环境间迁移的大量的需求。这个挑战对于传统的IT人员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难题。这需要新的能力,也应该是一个新的机遇。
Serverless(无服务器)架构的普及
Serverless架构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从出现到现在不过两个年头而已。所谓的“无服务器”不是真的脱离了物理上的服务器,而是指代码不会明确的部署某些特定的平台或者硬件的服务器之上。运行代码的托管的环境是由例如云计算厂商所提供的。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并非什么新的技术,无非是利用了Linux内核中已经实现的诸如cgroups、namespace一类的资源隔离和管理能力而提供的一种新的代码运行环境。这种环境的一个极大的优势在于,系统架构中最为复杂的扩展性、高可用性、任务调度以及及运维等工作已经由服务提供者代为管理。由此,我们可以步入到一个新的系统开发的境界——我喜欢将这个变化的结果简化称作no-Architecture(无架构师)、no-Ops(无运维)。
从我们熟知的程序运行环境的变迁也可以解释这种新的变化,从最初的物理服务器进化到虚拟化提供的虚拟机,由虚拟机进化到容器,而今天Serverless架构又提供一个比容器更轻量、更简单的环境。难道这不会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吗?
在Serverless的世界里面,AWS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期待新的一年里,关于这个领域会有更大的发展。
物联网(IoT) 有望爆发
物联网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一次次对这个领域抱有热烈的期盼,但总是感觉不温不火。展望2017年,为什么要旧话重提呢?
首先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困扰物联网发展的瓶颈之一物联网平台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而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以AWS提供的IoT服务为例,它可以支持数十亿台设备和数万亿条消息,并且可以对这些消息进行处理并将其安全可靠地路由至终端节点和其他设备。 而且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极大的简化了开发物联网应用的复杂性。
而AWS IoT Button则为我们带来了物联网设备的一个新的思路。这是一款可编程的简单的Wi-Fi设备,非常易于配置。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设备可以快速的开发出来诸如一键购买、汽车解锁、智能家居控制、住客签到等。
对于物联网应用,还有一则利好消息就是低功耗广域网(LPWAN)在过去一年进步惊人。相比于短距技术(蓝牙、Wi-Fi、ZigBee等),LPWA无需额外部署汇聚网关,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部署成本和复杂度,应用终端即插即用消除了部署限制。2016年6月,NB-IoT技术协议获得了3GPP无线接入网(RAN)技术规范组会议通过。已经具备了在2017年投入商用的条件。LoRa作为一种无线技术以较低功耗远距离通信,对建筑物的穿透力很强。LoRa的技术特点更适合于低成本大规模的物联网部署,例如智慧城市。仅在2016年已经有17个国家公开宣布建网计划,120多个城市地区有正在运行的LoRa网络。
当我们意识到困扰物联网的平台以及网络等瓶颈,因为市场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得以消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迎来物联网爆发的一天。
结语
这是我第一次写这样的年度预测。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人的视角,写下自己的看法,也算是一种态度吧。
决心写一些东西的原因来自于2016年11月初的一次阅读体验。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接连读到了一喜一忧的两篇报道。
忧的是我们熟悉的、创办已有15之久的《京华时报》将要在新年停刊了。这大概是传统媒体在这个数字化转型期共同的悲哀吧。另一则读之则喜的文章是一篇技术博客,介绍的是《纽约时报》Media Factory团队开发的一套云计算上的微服务平台,用来实现灵活的视频编码处理。文章中写道了如何实现对于全新的ProRes 442视频格式的处理,如何开发JavaScript代码以实现与CMS系统的整合,对于CDN网络如何采用FASP的快速传输协议提高性能等等。
我相信,对于《纽约时报》这个有着165年历史的老字号媒体,在这个网络为王的时代想必也同样会感受到冲击和失落。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境遇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局?我不能简单的把这个结果归结为云计算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科技的力量在改变着当下每一个人、每一个团队甚者每一个企业。对于我们来说,或者成为这个时代的赢家,或者被时代所淘汰,没有其它的选择。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命运。
我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本无力把握这个时代云计算的脉络,仅仅是因为有了想要表达的冲动而为之。力不从心,词不达意,姑妄观之。
最后借用《经济学人》中的一段话作为此文的结语:
The cloud promised to be revolutionary:it would be cheaper,would keep software more up-to-date and would encourage more collaboration.”(云计算的承诺是革命性的:它将会更便宜,它将保持软件跟上潮流并且它将鼓励更多的合作)。
【温馨提示】思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tougao@siilu.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文章仅作分享交流用途,作者观点不等同于思路网观点。用户与作者的任何交易与本站无关,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