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把京东甩了几条街,仍不能小瞧东哥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1月10日19点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海蓝色的水立方外墙被装扮成了天猫红的颜色,门口上方不停闪烁着“全球狂欢节”的字样。

在距离门口500米的地方,《琅琊榜》靖王扮演者王凯的粉丝们举着荧光牌三五一队的在寒风中等待,隔过几百米,还有TFboys等一大波其他明星的粉丝……

同时,你还会时不时遇到黄牛,他们询问你是否有多余的票或者是否需要手中的票,他们愿意高价回收。你会有种错觉,其实你不是来观战阿里双十一的“剁手节”情况,而是真的来看一场演出。

进入水立方后,媒体的区域分成了A/B/C三个区域,500多名记者中近一半来自海外,为了熬到零点以后,咖啡和红茶成了陪伴媒体们度寒的最佳伙伴。

8点半,天猫双十一晚会正式开始,《五折之歌》、《纸牌屋》凯文-史派西“冒牌总统”的贺电,以及詹姆斯邦德和新晋邦女郎马云的现身,都把大家的注意力牢牢定格在此。11月11日零点,水立方媒体厅直播屏幕上的晚会突然停止了,随着倒数五秒后,大屏幕出现了交易额数字滚动条,全球购物狂欢节双十一活动正式开始。

而几乎同一时间,京东和CCTV-3联手的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晚会“京喜夜”也在举办,这个晚会由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灿星来操刀,请来《蒙面歌王》的班底,孙楠、齐秦、沙宝亮,演出阵容也够豪华,乐坛明星分成“京队”和“东队”两支队伍,参与同台竞唱。

跟天猫双十一晚会的高关注度相比,京东的晚会却是有点冷清,很多人可能都忽视了这个晚会的存在。

不过,不论如何,两台购物晚会都加强了双十一的仪式感,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双十一已经成为购物者的狂欢节。

京东被甩了几条街

11月11日早上,第三方收视率监测公司酷云公布的数据显示,同时段在央视三套播出的“京喜夜-2015”市场占有率是2.5887%,天猫双11狂欢夜”市场占有率为28.3866%,占据全国所有同时段播出节目的榜首,换句话说,京东双十一晚会收视率不到天猫双十一晚会的零头。

单从晚会的角度看,这个差距主要在于:

其一,晚会一定要选择偏专业的娱乐电视台。天猫双十一晚会,主持人每30秒口播提及一次“天猫”,无论是现场布置、互动游戏,以及每一个话题和槽点的释放,都跟天猫双十一促销联系很紧密。反观京东双十一晚会,节目跟促销几乎脱节,看像是京东赞助的一场晚会,东哥只是应景露个脸而已,感觉没有为双十一造多少势。

其二,双十一本来就是阿里的主站场,在大家心中已经有很高的认知度,即便没有晚会,双十一前一天晚上,在各种群里,大家互动的频率也不会低。晚会则是把这样小氛围的互动变成了公开范围的互动。

从目前的交易数据来看,阿里的交易数据公布非常及时,京东则并没有正面给出数据。我们来一起回顾下这几年,双方的数据情况。

阿里:

11月11日零点1分12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10亿元。

12分钟28秒,交易额破100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占比74.83%,去年交易额过100亿元用了38分钟28秒。

31分钟,完成191亿元交易额,这是3年前全天的量。

上午11时49分,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571亿元,打破2014年双11全天交易额纪录。

21时,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800亿元。

京东:

11月11日零点2分5秒,京东订单量突破2010年11月11日的全天纪录,京东每分钟成交订单量达到前10小时最大值。

随后相继突破2011年与2012年,并在4小时54分超越2013双11纪录。

而截至17:00,京东下单量超过2000万单,来自移动端(包括京东移动客户端、京东微信购物和京东手机QQ购物等在内)的订单量增长迅速,订单占比突破70%。

毫无疑问,双十一仍是阿里的主战场,并且甩了京东好几条街。目前来看,京东和阿里的体量还很有差距,整个京东和2012年的阿里差不多是一个水平。

东哥为何要“鸡蛋碰石头”

从表象来看,京东双十一晚会明显干不过天猫双十一晚会,为何京东还要“鸡蛋碰石头”?

其一,直播晚会是一场多屏互动的狂欢大趴。电视,PC,移动各个渠道都能支持同步观看,微博,微信同步互动,看晚会的人看到屏幕里的优惠搞得风生水起,必然想去抢一抢,这会带来订单收入。全民互动,全民消费。而且,京东O2O到家业务,服饰箱包等非标品发力业务,在双十一中也有所体现。

其二,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网购市场很注重品质,京东在3C网购领域拥有半壁江山以上的份额,正品、低价形象已建立,但京东还扩展了很多其他品类,比如服装、O2O等品类,京东希望加强在这些品类上的品牌认知度。

其三,此次晚会,京东携上百个品牌商而来,品牌商来晚会上亮相的逻辑很简单,无非就是出钱出资源或者拿优惠来拓展渠道。京东自己做的晚会变成了一个平台,一个传播资源,然后由品牌商承担部分成本,双方都利好。

而从深层原因来看,明知干不过天猫双十一,东哥为啥还死咬着阿里不放?这还得从京东的自营模式说起。

在京东上,60%产品都是自营的。从下单,付款,打包,发货到售后都是在京东完成。所以京东要有庞大的采购团队、销售团队、客服团队,物流团队。所以需要不断引入资本,最终实现上市,然后再继续投入和扩建。

只是,上市之后,资本对一家公司的判断除了往日的增速、用户粘性等指标已经升级为财务数据指标。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净亏损为5.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1.1%。在中概股里面,像京东一样保持亏损的股票并不常见。

亏损的原因在于仓储物流投入较大,但根源还在自营业务赚钱难上。就像亚马逊云服务Kindle赚钱一样,京东想靠自营业务获得利润很难。

因此,京东只能不断提高第三方POP平台在交易总额中的比重,在POP平台上像阿里巴巴一样通过收取扣点、广告费来获取高毛利。

据统计,天猫与京东平台上的TOP品牌商家有80%的重合度,除了3C数码、家电品类外,京东在走量上,并不比天猫多,今年天猫又提升了入住门槛和续签条件,多少让东哥感到不安。京东与天猫争夺优质品牌商家的背后,双十一“二选一”的局面也就会存在了。

京东两个杀手锏,马云怎么看?

京东在物流和服务的好体验是毋庸置疑的,当天下单基本明后天就能送到。比如,北京用户在京东下订单,货物在北京的仓库直接分拣,送达用户,中间只有2个环节。这也是京东能够快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移动电商爆发的今天,马云也不得不正视物流和服务的力量。2013年,菜鸟网络成立,用于补足阿里的供应链短板。

但是,菜鸟物流和京东物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菜鸟配送比较分散,用户下订单,首先需要打包,收集送到北京分拣中心,比如发到桂林,需要先送到南宁分拣,再去桂林分拣。这样物流方式,第一时间拉长了,第二在不断搬动的时候,会增加人工错误率,第三不同平台服务标准不一样,会给买家带来困扰。

去年双十一后,菜鸟也披露了物流体验的数据,双十一过后9天,用户签收率为80%,10%的货品还没发货。菜鸟物流日常为3500万单一天,双十一订单量会达到3-4亿,超过一定负荷量,很难保证时效。虽然菜鸟在努力做好,但是今年爆仓是一定的。

所以,对于阿里而言,仅有菜鸟还是远不能满足众多商家的需求,它选择了苏宁。只是,一方面,京东比苏宁更理解电商的物流,另一方面,虽然阿里和苏宁已经嫁接,但是能否发挥更多的连锁效应还不明显。

再来看流量方面。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每年双十一转化率和客单价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如果流量不能保障,那销售额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阿里要和京东展开贴身战,最主要表现在争夺流量。

阿里大肆并购和战略投资移动端细分领域的公司,比如微博,比如UC,比如高德,比如优酷土豆,都是为了流量。

东哥也需要引入新的模式和玩法增加流量,所以他选择和马化腾合作。上个月,他们联合推出“京腾计划”,就是在基础设施上进行完善,吸引品牌商家,打出社交电商的牌。

而从11月1日至10日,京东和腾讯开始社交电商的尝试,通过打通双方的用户属性数据和购物行为数据,进行有效的匹配。京东自称,已和38家品牌商家玩“朋友圈竞猜”,连续10天在朋友圈掀起一场“全民大牌竞猜赢取优惠券”的线上狂欢,派发高达25亿元的各种优惠券。消费者如果能够连续参加京东在社交端的猜品牌活动,还能够获得神秘大奖。

的确,京东获得了腾讯不少导流。刘强东坦言,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新增用户中超过20%来自微信和手Q渠道,而在618当天,京东将近一半的新用户也来自微信和手Q。

就在双十一前一天,腾讯公布截至2015年9月30日未经审核的第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的收入主要靠的是广告,电商就是广告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来源。

所以在对等的基础上,腾讯和京东的合作必然会进一步加深。也正如刘强东所言,京东和腾讯双方资源还没有完全利用起来,转化的资源只有10%,远远没有达到流量的极限。未来可以合作的一个方向就是京东主推微信支付,而不是推自家支付。

毫无疑问,双十一这一仗,马云仍然是赢家。但是,今年的双十一玩法,无论从投入,形式,还是品类,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明年或者之后想要超越会比较困难,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小创新,但是大的惊喜很可能不会再有,而最后拼的无疑还是物流和流量。

(文/崔婧)

关注思路网微信(isiilu)【微信搜:思路网】并回复【朕有话说】+您的电商困惑,各路专家免费为您答疑解惑。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