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的苹果或将引领一波触控笔潮流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吴碧娥

  苹果创办人乔布斯(Steve Jobs)曾在第一代苹果发布会(Macworld 2007)上说了这句名言:“谁还需要触控笔?”(Who wants a stylus?)

  接着iPhone手机风靡全球,伸出手指即可轻松操作电容式触控屏幕,触控笔似乎真的成了一项略显“多余”的配件。

  不过,2014年起移动设备不断朝大屏幕发展,就连苹果也不得不拾回这只“笔”,在触控笔相关专利布局上不遗余力。2015年,触控笔已经准备好重回市场主流,很有可能在苹果下一波推出的“iPad Air Plus”或“iPad Pro”,就会看到触控笔现身。

  2014年5.5英寸平板手机崛起

  智能手机屏幕从2013年起持续往“大屏幕”方向发展,根据IDC(国际数据信息­)统计,5英寸以上智能手机已成为2014年市场主流,占比高达六成七,其中5.5英寸以上的平板手机(Phablet),在第三季数量占比更达到32%(请见图一)。值得注意的是,5.5英寸以上大屏幕手机在2014年出货量首度超越平板,甚至比NB和PC出货表现更为优异。

  IDC预测,2015 年台湾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与笔记本电脑)总量将突破1,200万台,不仅产品及应用型态更为多元,新一波移动设备的平台与应用竞争也将更加白热化。

图一、台湾智能手机尺寸出货占比(2013年Q3~2014年Q3)

  即便大屏幕智能手机当道,平板目前位居下风,但是今年新推出的平板同样也打大屏幕战。市场传言苹果今年可能推出12.2英寸的新款“iPad AirPlus”,甚至是12.9英寸的“iPad Pro”,目标锁定企业用户及学校、政府机构,凯基证券(KGISecurities)分析师Ming-Chi Kuo先前曾经预测,苹果将会在今年下半年发表12.9英寸的iPad Pro,并因应大型平板搭配苹果自行研发的触控笔。

  其实Toshiba等大厂在2015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都主打支持触控笔的平板,但是若连苹果都推出触控笔产品,才是大话题。因为苹果创办人乔布斯(Steve Jobs)生前曾公开表示触控笔是个多余的装置,在电阻式触控时代,手机和PDA是搭配触控笔使用,直到苹果推出电容式触控,iPhone这个以手指操控移动设备的划时代产品,才将触控笔打入冷宫。

  图二、Toshiba新推出的平价平板Encore 2 Write Windows 8.1,有8英寸和10英寸两种款式,共同的卖点都是支持触控笔。

  不过这几年来移动设备屏幕愈做愈大、苹果早已弃守Jobs当初对于3.5英寸iPhone的坚持,最新一代的iPhone6Plus更是拥抱5.5英寸屏幕成为大屏幕平板手机,对于这些大屏幕设备来说,搭配触控笔操作可能更有效率。

  因此触控笔从2014年又卷土重来,触控笔电与平板搭配触控笔出现明显成长,苹果近年取得至少22项关于触控笔的专利,从已经获证的专利观察,iPen可应用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的功能丰富,若苹果真将触控笔产品化加入市场战局,有机会带动触控笔全新风潮。

  苹果触控笔专利揭露多元功能

  美国专利商标局在2014年12月30日公布一项苹果新获得的专利,名为“通讯触控笔”(Communicatingstylus,USPTO专利编号:US8,922,530)。苹果发明的触控笔,可透过内建陀螺仪与加速传感器侦测手写的动作,再将手写内容传输到iPhone、iPad或其他电子设备的屏幕上。

  “凌空书写”是苹果触控笔和一般触控笔最大的差异,触控笔不一定要与屏幕接触,不管是水平、垂直或是“隔空”拿着,都可以手写使用。专利内容也显示,只要在一块空白的电子模块上进行手写,内容会传输到周围的电子设备屏幕上,这项功能对于主打商业用途、企业客户的“iPad Pro”来说十分实用。

图三、苹果触控笔可以在一块空白的电子模块上进行手写,其内容会传输到周围的电子设备屏幕上。



  此外,苹果也针对触控笔定位检测申请专利(专利名称Stylusorientation detection,专利号:US 8,638,320),可透过定位检测来计算触针与接触面的方向。从该专利发现苹果将触控笔模块化,基本模块包括触控笔笔尖,扩充模块衍生出来的功能十分多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源、相机、音频记录器、通信电路、陀螺仪、加速计、投影仪等。

图四、苹果透过定位检测计算触控笔与接触面的方向,有助改善触控笔书写的真实感



  至于苹果将触控笔模块化之后,未来可能具备的功能究竟有哪些呢?

  投影(The Projection Feature):苹果指出,投影可以用来显示在表面上的图像,并允许用户透过移动触笔横跨投影图像来编辑文文件。投影仪可以包括在基本模块内,或是放置于扩充模块中。突起电路包括一台投影机或其他合适的成像装置,以弥补由投影电路而引起的投影表面失真。

图五、苹果触控笔的投影功能示意图



  相机功能(The Camera Feature):从触控笔专利的扩展模块中还发现提供摄影功能,可用于拍摄或存储图像。与模块联系在一起的无线通信电路,可将相机里的影像数据传达到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等各种远程计算机设备,也可以透过蓝芽、Wi-Fi或3G、4G进行传输。

图六、苹果触控笔的相机功能示意图



  音频纪录功能(The Audio Recording Feature):苹果的音频记录器包括一个播放记录音频数据的扬声器,扩展模块还可以具有多个按钮、开关或其它输入设备,提供用户执行一个或多个录音,也能停止、播放、快转和倒图七、苹果触控笔的音频纪录功能示意图

  由于iPhone 6及iPhone 6plus热销,苹果下一步可能舍弃销售乏力的iPad mini系列产品,主力转向大屏幕的iPad Pro。光是变化屏幕大小仍不够,藉由搭配触控笔这项新配件,将能衍生出许多新花样,不过触控笔并非必需品,因此在价格考虑下,推估只会以配件方式提供消费者选购。

  触控笔重返 主流台商“笔”画高下

  提到台湾开发制造触控笔的厂商,首先会想到触控IC厂商义隆电子,义隆电在触控笔方面布局已久,初期开发较为低价触控笔,两年前就曾经领先推出悬浮技术的触控笔,可在笔上加入按钮、感应Z轴压力度,手掌也可放在屏幕上休息。今年MWC大会上,义隆电公开发表主动式电容触控笔,预计在上半年陆续出货。

  2010年在Kickstarter平台上募资成立的Adonit,则由一群出身于苹果的台湾及美国科技菁英组成,他们企图扭转外界对于触控笔只是“配角”的印象,研发出Adonit“Jot Series”触控笔,其中“Jot Touch”蓝牙触控笔更可结合各种APP软件,在平板计算机上做高精准度的书写,且能兼容所有电容式触控屏幕,像是iPad、iPhone、Mac BookTrackpad、Magic Trackpad、HTCSamsungNokia等。

  图八、Adonit 推出的iPad专用压力感应触控笔“Jot Touch”,是全球第一款与Adobe Creative Cloud搭配的触控笔。

图九、Adonit“Jot Touch”具有防掌触及压力侦测等智能功能

  移动设备大屏幕趋势今年将继续发酵,继苹果iPhone大改版热销后,市场期待下一波将会轮到iPad,加上各家厂商纷纷推出大屏幕的触控笔电,若触控笔能抓紧这波热潮,将是东山再起最好的机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