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获批 海尔上市公司为啥没啥反应?
文/王如晨
张瑞敏的金融帝国梦继续。海尔集团消费金融业务前天获批,旗下两家上市公司青岛海尔与海尔电器没什么明显反应。
这个消费金融主要业务是为个人发放贷款,包括创业者与大众。它主要是个人信用卡形式的消费信贷,额度最高10万,类似民营银行功能,不能吸储。
资本市场反应一般的原因,在我看来,除了宏观面之外,原因主要有二:一个是这个概念效应已经释放过一轮。去年银监会新政出来后,从条件上看,海尔集团就被视为最典型的试点企业;二是海尔集团做个人信贷还欠缺一些基础。
单就第二点来说。
海尔做金融,由来已久,也有条件。
上世纪,张瑞敏就有过通盘考量。他是GE的拥趸,韦尔奇一直是他的偶像之一。他一直试图将海尔集团打造成一个两大轮子驱动开放的产融大平台。一个轮子是实业,另一个轮子是金融。
海尔90年代就开始持续申请成立财务公司牌照,但当年政策只允许大型国企做,海尔是个集体所有制企业,不符要求。折腾8年,到2002年才拿到牌照。
海尔做金融,优势在于它对供应链有相当的掌控力。因为,它有强大的设计与制造能力,有牛逼的物流与渠道(日日顺),至于经销商与终端网点,更是以海量计。你能在中国农村的房屋墙壁,看到海尔的身影。应该说,在中国四六级市场,海尔的品牌渗透了人心。
你要把海尔制造业理解为一个全球零部件的开放平台;
你要把海尔日日顺理解为一座桥梁;
你要把海尔经销商、门店与服务网络、消费者视为平台流量。
这样,海尔金融在内部体系里,就有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我说的内部体系,是指海尔的市场边界。
这个疆域里,海尔面向B端的服务是很优势的。过去几年它的供应链金融做得不错。因为,需求方主要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嘛。
但是,面向个人的金融服务,海尔并没有核心竞争力,很难做。比如说面向老百姓,虽然海尔在大众心目中有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是四六级市场,一度相当稳固,但海尔缺少建立信用体系的数据。这个相当部分不在它手里,而在经销商手里。而且,即使拥有,海尔也没有能力独立建立一套信用评价体系,这个就决定了海尔做消费金融的缺陷,那就是风控环节。前段时间,它跟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合作,主要是引入后者的信用评价体系与数据服务,为面向小企业的贷款服务过滤风险。
但这远远不够。阿里数据很牛逼,客户、用户群庞大,但淘宝平台上的店主们,未必是海尔的直接客户,无法将流量导入海尔自身平台。要知道,张瑞敏根本不是为金融而金融,他的目标是产融一体化,两个轮子一辆车,金融的轮子一定要驱动海尔实业平台的成长。
这就需要海尔自身必须能够创造流量。
过去海尔制造只为自己服务,只生产海尔集团旗下多个品牌的产品。后来开始对外贴牌。因为,当家电市场遭遇一个饱和后,庞大的产能就是一个大累赘。产能利用率上不去,就是成本。贴牌其实就是拉流量。那时的贴牌产品,也是建立在海尔制造基础上的标准化的产品,样少量大,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过去10年外部环境变化很大,消费电子成为热潮,小量多样开始走向主流。海尔的标准化大生产已经不适应这一变化。它必须走向弹性,走向适应即时性的碎片化生产与服务。
没有互联网的支撑,海尔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所以,几年来,海尔一直喊开放开放,并建立了互联网平台。但是,整体上,它的互联网最初还是侧重销售功能,没能激活设计与制造端。至少2013年以前,海尔根本就谈不上是一个开放平台,依然是一个高度垂直的组织。
进入2013年,尤其是2014年,海尔开始大刀阔斧地变革了,从垂直一体架构走向扁平化,将高度一体的企业组织,打碎成数千个小微,自负盈亏,成为所谓的利益共同体。而海尔集团,则依托它的设计与制造、物流渠道、经销网络等资源,当然也依靠多年来的金融力量,来扮演一个所谓创业投资的平台。
几个月前,张瑞敏一篇文章曾总结过这一变革,当时引发争议,外界认为海尔是大裁员,中间层被扫荡,员工成了创业者,也是流浪者。
不管怎样,我认为这个是海尔必走的一步,就是说,你不能再以自身的产品品牌来做驱动了,它已经弱化,必须扮身平台,吸引更多品牌、商品或者服务。
这个理念,张瑞敏早在2007至2009年就谈论过。当年拿下GE白电国家总代、整合日本三洋的亚洲品牌资产就是一个开放动作。这种开放还是依托大品牌,根本无力迎合一个碎片化的市场。
鼓励员工在海尔平台上创业,非常类似当年富士康鼓励员工回乡开设富士康门店的思维。但是,内部员工早已被海尔集团文化给灌注到迷醉,他们更适应过去的生存策略。真正激活还是相当困难。我可不是说海尔员工没有创造力,只是认为立刻产生效应还很早。
所以你看,前几天,张瑞敏接连发文,尤其是其中一篇,热烈地讴歌了所谓伟大的创客文化。这个其实是面向外部启动的开放动作。说得逼格高点,就是互联网思维加速落地;说的逼格低点,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招商,吸引外部更多创业者入驻海尔平台。
绕这么大圈子,其实我就是想说,海尔要想把自己的金融业务做大,必须融入互联网,锻造一个开放且独立的平台,能够自己产业巨大的流量,而不能只购买外部流量。这个流量不是通常的互联网领域的概念,而是创业与消费的流量。你应该将创客视为海尔平台上的SKU。
没有这种流量基础,海尔面向个人的消费信贷,面向创客的金融服务就不会有多大意义。
从形式上看,海尔集团目前实业与金融双轮体系已经相对完整,虚实一体的业务模式也已经搭建起来,但是,要想获得庞大的B、C两端的客户与用户,海尔集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能看到它跟阿里们、金融机构们、创投组织们、创业者们走得很近,开始与国美、苏宁貌合神离,就能体会到它在为下一个世代苦战。
海尔的这个苦战周期,不会很短。我的预判是,没有5年左右,不太可能有真正的成效。而且还要考虑到它与阿里们、富士康们的竞合。
因此,从这个角度再回到一个文章开头,一个大事件、新概念,没能在二级市场带动海尔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股价,就能体会到这家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朝互联网与服务业的转型之艰难。
文章没看够?欢迎关注“创事记”栏目的微信公众账号!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创事记的微信号“sinachuangshiji”即可关注!(扫描下方二维码亦可)我们每天会推送1-3篇科技行业的犀利观点文章,期待您的点赞或拍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