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的四个核心逻辑假设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张俊

  2006年,当我们打算做拍拍贷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我们。一些朋友说,在中国,只有银行等持牌机构才能做金融,否则都是非法集资,是高利贷,是违法犯罪;另一些朋友说我把钱借给亲朋好友,都很少按时还的,把钱借给陌生人怎么可能还钱?中国人是不讲信用的。

  虽然遭遇两大盆冰水,但经过冷静的思考和分析,我们还是决定迎难而上。做拍拍贷,推动P2P在中国的发展,我们有着我们的逻辑。今天,我来详细的解释一下,当年我们的思考和判断,以及支撑我们走下去的4个重要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中国传统的金融系统存在严重的低效率。

  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程度极高的垄断性质(制度垄断)。这一特征,虽经改革而未有稍变。因为这个原因,中国金融体系被普遍认为是在改革步伐上最为迟滞的领域。制度垄断所带来的,是传统金融机构习惯于躺着赚钱,而创新动力不足。以银行为例,在3%以上的保护性利差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最显而易见的捷径就是不断扩大资产规模。有这样一条捷径可走,为什么还要去做那些看上去确定性并不高的创新?同时,金融创新也受到了体制和机制的制约,比如金融创新产品往往都需要监管部门层层的审批,这使得创新的空间不大。

  近些年来,银行也在拥抱IT,在改革自己的作业流程,提高自动化的水平,但由于体制的束缚,而未能实现较大的突破。银行现有的风控流程中,依然有着大量的人工作业,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未能实现数据化,导致数据资产的利用率低。这些毫无疑问造成了银行的高的运营成本。大家只要研究下上市银行的年报就可知道了。

  同时由于银行的创新动力不足,银行不太愿意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小微企业贷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

  另一方面,从用户角度说,传统金融的服务和用户体验也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相比互联网金融业迸发出的勃勃生机,传统银行的金融业务则显得有些“老气横秋”,营业时间死守“朝九晚五”,服务内容集中于传统的存贷业务,跨行转账收费、小额管理收费、信用卡取现收费,存款排长队、贷款等审批等。

  这一切使得以银行为首的中国金融系统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虽然银行业在中国高速发展了30多年,却依然为社会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市场。仅以央行征信系统显示的数据为例,全国有13亿多的人口,而真正在征信系统中有完备的信用记录的人却只有3亿,不足30%。

  P2P行业的出现,通过线上高效率的交易匹配方式,高效率的风险管控手段,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为这一个空白的市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活力,而这个市场,也为P2P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第二个假设,是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开放是大势所趋。

  中国民间金融历史久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通常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为民营企业提供灵活融资服务、活跃投资市场、提供资金增值新渠道等。去年我国民间金融市场规模保守估计超过5万亿元,继续呈扩张态势。于是,对于民间金融的监管思路也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纪焦瑾璞曾建议,中国应该先从改变金融监管思路入手,金融业的监管也可实行分层监管,如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监管权可以交给更熟悉情况的地方政府。可见,监管层也在形成对于民间金融“疏导为主”的共识。

  监管层对于民间金融的松绑,给这个领域内更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具生存能力的P2P带来的希望。

  2010年9月,拍拍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运作了3年多的时间。一天早上,我收到一封来自央行的信件,拿出来一看,是一份“红头文件”。信上说了解到拍拍贷属于创新行业,想要来调研了解。当时拿着这封信,我的手禁不住有些颤抖,心里担心是不是央行这一行是要来取缔我们的。后来央行一行人在2010年10月对我们进行了调研,我们告知了央行我们的理念,完整地展示了我们的前台和后台操作流程和业务数据。调研结束的时候,央行领导对我们的模式非常肯定,认可P2P可以成为民间借贷阳光化的一条途径。后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也充分肯定P2P的金融创新和社会价值。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今年3月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肯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积极意义,同时指出了监管和引导的方向。4月,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定义了互联网金融,并确定了三个发展阶段。9月19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若金在2014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峰会上表态,认为应该采取差别化监管的思路来取代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思路:“我们思考的方向、重点已经从要不要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要不要监管,转到了互联网企业自身如何自我约束的问题,如何自立的问题。”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2014夏季达沃斯财新夜话“互联网跨界金融:创新与变革”上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持开放、包容、理性的态度,处理好跨界竞争的关系,处理好创新与风险的平衡。阎庆民提出立足三点监管互联网金融:第一,立足于监管理念的转变;第二,立足于监管制度的完善;第三立足于监管方法的创新。

  全国各地方也出台了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为了促进当地互联网金融等企业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等地均有政策出台。例如在天津的方案中,拟设立额度为1亿元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行业创新发展;上海方案中,计划允许相关公司在名称中使用“互联网金融”或“网络金融”字样,并在工商登记等环节提供便利;广州方案中,落户广州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如果缴纳所得税年度达到500万元(含)以上,并且注册资本20亿元(含)以上的,可以获得一次性奖励1200万元的最高额度奖励。

  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国家对于民间金融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大概率事件。原先民间金融让监管层担心的一些因素,比如透明度不高,规范度不够等都有可能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可以想见,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及P2P的支持力度,将明显好于传统的民间金融。

  第三个假设,是中国信用社会的建立已成为必然。

  我认为信用体系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市场经济减少摩擦、高效发展的前提。我们国家过去30多年的发展,以物理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带领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在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却显得落后。这也使得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也给很多人造成了“中国人不讲信用”的坏印象。

  美国能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老大,其完善的信用体系无疑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进已发展为相对成熟的机体,具有完整的组织架构、和谐的运行机制和强大的辐射功能,对促进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信用付款方式在个人支付活动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

  美国的信用报告机构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为一个层次分明、体系庞大、覆盖面极其广泛的信用信息服务产业。在个人资信服务领域,Equifax、Experian/TRW和Trans Union等三家机构几乎垄断了全美个人资信的所有数据信息,其辖下的信用局每年可提供不少于5亿份的信用分析报告。此外,美国还有1000 多家地区信用局,他们或附属于上述三家全国性的信用报告机构,或独立运作。

  2013年 国务院公布《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是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征信业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条例共分八章,分别对征信机构的设立条件、征信业务规则、异议和投诉、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征信行业的基础规则的建立,也标志着国家正式把征信作为一个行业予以认可。条例一出,从业者颇受鼓舞,于是也出现了一大批新创企业,想要在征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分一杯羹。无论行业如何发展,我们相信,对于国人的信用价值衡量尺度将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起来,随之而来的将是信用服务的大面积应用。可以想见,未来只要有交易的地方,就可以利用到信用服务,这将极大的促使交易的主体遵守契约,诚信交易,促使信用社会的建立。而这,对于直接进行“钱”的交易的P2P行业大为受益。

  最后一个假设,是人们行为习惯的互联网化将是大势所趋。

  IDC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十大预测中提到, 201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突破6.18亿,国民渗透率稳中有升,达到49%。预计2012~201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复合增长率为6.78%。未来五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远超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据今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02亿,较上年增加5987万,增长率为24.7%,使用率从42.9%提升至48.9%。网购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网购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用户基础,释放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网购用户相较于网民的渗透率高达48.9%,增长速度高出网民增速2.3个百分点。2013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金额达到1.85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40.9%。

  2013年6月,余额宝的诞生开启了互联网金融元年。推出仅仅2周,购买用户超过250万人,购买金额达66亿元。根据今年年中天弘基金发布的《余额宝运行一周年数据报告》,截至2014年6月30日,余额宝规模攀升至5741 .60亿元,用户数突破1亿。 在艾媒咨询发布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在网民间渗透率已达61.3%,意味着超过六成的网民使用过互联网金融产品。其中包括了第三方支付、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产品销售等。在网民对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认知度的调查中,第三方支付认知度领先,占比达到76.3%。

  所有这一切都昭示着互联网时代已经真正来临,人们对待互联网的态度已经从2000年的怀疑,到2005年的欣喜,再到2010年以来的习以为常。人们的行为习惯也在迅速的互联网化,从新闻与信息获取,到社交与游戏,从购物到金融服务,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可以想见,未来任何组织和个人,与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接触都将完全实现互联网化。

  这种快速的变化给P2P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许你现在还在通过线下的方式去触达和服务你的用户,那么可能很快的时间,用户就已经不再耐烦于与你毫无效率的会面,他们会问你,为什么不能像P2P网贷那样完全通过互联网就能实现贷款/投资?

  互联网一个巨大的机会,甚至有人称其为“互联网红利”。如何在你的用户行为习惯迅速互联网迁移并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这是每一个P2P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这4个假设在逻辑上看上去都是成立的。但这个行业究竟有没有前途,还有一点,就是从业者是否足够的自律去认真经营这个行业。如果我们从业者不能很好的认识到行业的金融属性的本质,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那将有可能给行业带来灭顶之灾。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牢记并随时充满敬畏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