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大众点评合并:支付宝也挺头疼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魏武挥

  1

  今天圈子里到处在传一则流言:美团大众点评要合并。涉事两家公司都言之凿凿地表示纯属谣言,但这事看着,还是,和真的一样。

  媒体广为引征的文字里有这样一段:两家现有股东将权益注入新组建的境外公司,比例大致为7:4。

  这话有些奇怪,美团占7成点评占4成?这不可能,搞不出11成的公司来。

  7比4一个有可能的解释是:一方的七股等于另外一方的四股。从过去一轮轮融资的估值来看,美团貌似更大一些——15年头上,根据美团的融资推算估值在70亿刀,而点评大概是40亿刀。七比四大概是这么来的。

  但晚间商业周刊发布信息说,比例接近5比5。

  2

  美团点评,有点像滴滴快的

  其一,都是咬得很紧的且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正面竞争对手。

  其二,背后都有另外两个巨头的身影:阿里腾讯

  阿里对美团,分别在11年和14年都进行过投资。腾讯对点评,14年进行了战略投资,15年追加。

  但美团点评和滴滴快的又有所不同。

  其一,双方的业务比滴滴快的合并时的业务杂得多。

  其二,阿里和腾讯都没有对美团和点评全然控盘。新公司的大股东既非阿里也非腾讯,很有可能是红杉这个两边从开始第一轮就都下注的顶级投资机构

  3

  五年前,资深媒体人申音写过一篇博客,题为W和L。

  其中L被当成接地气的典型,而W,“我一直觉得,他是硅谷Geek们的中国版。”

  申音近乎于不客气地这样写道:W所追求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美式的互联网”。

  这位W就是美团的王兴

  王是连续创业者,做过校内(也就是今天的人人),江湖上一直有种说法是资金实在跟不上被迫卖给了陈一舟。大概心里很不爽,就又做了一个“海内”,无疾而终。还倒腾过饭否这个中国类twitter,众所周知,有疾而终(虽然后来活了过来,但绝不是满血复活的)——时间上,饭否其实早于海内。

  所以申音说:

  W比L拥有更多的掌声和名声。但遗憾的是,他做了好几个连投资人都觉得很酷的网站,却始终没有挣到大钱。原因不外如下:要么是起个大早,却被一大堆抄近道的同行给围追堵截;要么因为资金接济不上,只能让一个更有资源实力的大公司直接吃掉,还有的不知道触了哪根高压线被主管部门直接暂停。

  但人真的是会。。。长进的。

  美团是从万团大战的尸骨里爬出来的,有一种说法是,这场大战就是王兴开的第一枪。究竟是谁开第一枪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场大战,彻底锤(gai)炼(bian)了王兴这位“硅谷Geek们的中国版”。团购大战,和技术没什么关系,和地推、融资、商业谈判却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中国式的团购,充满着中国的特色,与老美那个Groupon没什么关联了。

  美团走到今天,满打满算,五年半。

  大众点评呢?

  那是一个古老的互联网公司:03年4月成立,算到今天,一十二年半的主了。在中国互联网里,绝对是前辈级的。

  互联网行当里,你古老但又迟迟不能上市的,那就等于是在说:慢公司。

  点评是够慢的,和北京那个豆瓣,一南一北,是中国互联网里非常奇异的风景线。

  移动互联网对点评是一个大大的利好,本来搞本地服务的,移动比桌面,更容易有场景。

  让点评真正走上快车道的,是移动互联网。后来有了腾讯的撑腰,倒也走得不慢。但你会看到的是,点评本身,是有点被推着快的。

  要说狠辣和坚忍,我个人,还是更看好王兴。这位以前可是个屡败屡战的Geek。张涛没他狠辣和坚忍。

  4

  一说起美团点评,圈子里很容易想起另外一个O2O:饿了么

  点评还曾经投过饿了么。

  做本地服务的,还有一个强手,那就是上次合并案的两位主角:58同城和赶集。

  当然,吃吃喝喝这种事,58赶集涉入的,没有美团点评饿了么那么深。

  但还有一个哥们,其实正在悄没声息地搞这个事。

  那就是蚂蚁金服(支付宝)。

  5

  这两天你打开支付宝APP,在屏幕最中央,你会看到这么一个东西:“全民开店,邀请店铺入驻赚300元”。

  道理倒是很简单:如果张三成功邀请李四的店铺上支付宝(所谓上支付宝,就是在支付宝里有个商家页面,普通用户可以通过“附近”这个模块进去),就可以得到300块人民币。

  谁最容易赚到这300块?

  反正肯定不是我,我和本地商家就是个买卖关系,压根不认识他们。

  最容易赚到这300的,是地推人员,是这帮O2O网站们雇佣的地推大军。

  本来就因为业务关系认识,现在再说一句让店铺挂到支付宝里去,自己赚300,商家其实也没什么损失,这不挺好。而且对于地推的雇主来说,也很难去查办禁止这种事。

  支付宝这手蛮鬼的,这是利用别人养的队伍干自家的事。

  6

  淘宝

  这两个字其实是建立起一种模式的。

  在很多细分领域里,创业者都会说:我要做这个领域里的淘宝。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搭一个平台,把供需双方都接进来,撮合交易,然后赚取佣金或者广告。

  但其实很多领域并不适合建立淘宝。淘宝模式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供需两端都得海量。不海量无稀缺——平台本身价值会很低,很易被跳过。只有足够海量,才不会被跳过。

  线下是可以有淘宝模式的。因为线下的商家足够海量,线下的消费者也足够海量。但没有移动互联网之前,场景不具备,很难有线下的淘宝。

  美团、点评、饿了么,乃至于58赶集,你都会看到那种“线下淘宝”的痕迹。

  但对于支付宝来说,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线下淘宝”由非阿里公司搭建而成。

  7

  当阿里系的淘宝、天猫强壮如牛时,支付宝让很多银行很头疼。

  因为对银行来说,支付宝就是一个黑洞。他们能看到消费者出去200块钱,但不知道消费者这200块去哪儿了。这事只有支付宝知道。

  而线下淘宝——无论是美团,还是点评,还是什么饱了么饿了么——一旦建成,就该轮到支付宝像银行那样头疼了。

  O2O可以让用户从支付宝里向平台充值,然后再用这个充值金额去购买消费品。支付宝和当年银行一样:知道人出去了200块,不知道200块去哪里了。

  饿了么就在用“免配送费”吸引用户充值。

  再玩下去,O2O们买个支付公司,自己都可以玩互联网金融了,哈。

  支付宝背后的蚂蚁金服以数据立身,数据黑洞,是它最不乐意看到的事。

  但对于支付宝来说,一个横在面前的大难题是:用户只有和钱有关的事才会想起它。叫个肯德基外卖,你倒是可以问问你自己:你会不会点开支付宝?

  这是一个漫长的征途,蚂蚁金服狠下心来,做了个蚂蚁聚宝,先把赚钱的事从支付宝里慢慢剥离出去,然后要把支付宝定位成消费工具。大量商铺不接入,怎么敢说自己是全方位的消费工具。

  8

  回到美团点评合并案来。

  未来的这个“线下淘宝”,一种说法是张涛要淡出(这是优酷土豆的玩法),一种说法是要双CEO制(这是58赶集的玩法)。

  不过我倒是更看好王兴主导一些。跌倒好几次的人,站起来会更强。

  虽然作为一个上海人,看到魔都为数不多的一个互联网公司就此归于帝都公司门下,总有些胸闷。

  魔都不适合互联网创业的说法,又增加了一条证据。

  —— 首发 扯氮集 ——

  说明

  本文可以在不改动内容的前提下自由转载,转载请在文末标明如下信息:

  魏武挥,科技专栏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天奇阿米巴基金(skychee.com)投资合伙人,天奇专注于互联网新媒体投融资,欢迎创业项目向以下邮箱提供项目BP:bp@skychee.com

  培训事宜 请洽 涓子 13918571857

  点对点咨询聊天 请上此网:http://weiwuhui.com/zaihang

  商业公司要写软文,请勿找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新浪科技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