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否爱上人工智能:喜欢大白是"恋物"?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高科技眼镜汪

  人类真的能够爱上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吗?我们曾经在无数部电影中探讨过这个话题。从《我的女友是机器人》到之前豆瓣上大火的《Her》,都对人类与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之间的恋情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在日漫中,类似《大都会》《人型电脑天使心》这样的作品也都是一代经典。虽然很多时候人与机器人之恋往往被赋予了“纯爱”的特性,《Her》更是将这一形式的恋爱上升到了柏拉图哲学的高度,但真实的状态却并非如此,“人与机器人的恋爱”绝对不是我们所幻想的“纯白之恋”。

  作为一个资深机器人粉,我曾经对这一题材的作品做过专门的统计,在我随机挑选的20部此类题材的作品中,机器人“女性”与人类男性的组合占据了绝对优势,而描写机器人“男性”与人类女性恋情的作品只有两部,一部是《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一部是《安堂机器人》。我认为这组数据表现了某种人类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即女性应该在恋爱关系中处于“被控制”的一方,而男性则应该占据主动。所以,机器人之恋更多是为了满足男性的幻想,而非女性。

  当然,影视作品毕竟是架空虚构的成分居多。许多人都认为在这类电影中的机器人角色,往往已经拥有了类人乃至超人的智能,与人类几乎没有区别,因而缺乏某种“机器人”的实感,往往让人将之代入人类的恋情。而在现有条件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远未发展到这个水平,所以,对于描绘机器人与人类之间恋爱的作品,不妨将之视为特别的人类恋爱,看看就好,不必当真。至于人类能否爱上机器人这个话题,很多人更认为是无稽之谈,毫无价值。

  可我不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拉杰爱上了自己手机中的语音助手Siri,并且幻想在苹果公司和Siri见面的故事。在很多人看来,这无非是为了搞笑的鬼扯,但事实上,真的有一个名叫Gus的自闭症男孩爱上了Siri。他每天都会与Siri互致早安晚安,甚至还不止一次地向Siri求婚。我们当然可以将之视为特例,但这样的特例已经拥有了现实性的意义,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

  抛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不谈,恋物是人类最为常见的行为之一。许多人都会对一些常见的物品产生特殊的感情。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这种感情是“病态”的,令人难以接受的。然而,在许多社会学家看来,恋物行为是非常普遍而且无害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这类行为的宽容度也在不断上升。以之前微博上大火的“小野寺桦恋与小蝶”的故事来看,人们对于小野寺桦恋的行为表示了相当的理解,许多人更是祝福小野寺桦恋与小蝶,希望他们可以得到幸福。因此,我认为机器人与人类的恋情是完全可以成立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可以给与人类更多的情感反馈,这使得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更加紧密。

  有人也许会认为这种反馈是基于程序的,而非出于“感情”,这一点我们得承认。就目前而言,人类甚至连自身感情的作用原理都尚未明了,更遑论制造出有情感的机器人了。但对于人类而言,单向的情感付出不过是再常见不过的行为,单相思、痴迷宠物、迷恋偶像、沉迷二次元都是极为广泛而普通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这些行为都是正常无害的。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像自闭症患者、孤独症患者,来自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慰藉,甚至可以帮助他们舒缓病情,提高他们与人类交往的能力。

  当然,爱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到底是一种过于强烈的情感,并不值得推崇。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动物,还是更加适合与同类进行交流。但我认为,人类与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生一般性的感情联系将会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我就曾见到过为扫地机器人取名字的家庭。

  在现代的城市生活中,社会巨大的流动性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独生子女往往缺乏童年的玩伴,他们渴望来自父母与朋友的陪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感诉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诉求往往难以被满足,许多“公务繁忙”的家长甚至意识不到孩子的这种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来自人工智能或机器人的抚慰将会大大缓解孤独老人的寂寞感;来自机器的陪伴将会成为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Hello, I am Baymax. Your personal healthcare companion。”这是《超能陆战队》里大白对阿正说的第一句话。也许在未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白。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