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的背后,致死性暴力根植人类基因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者按:DT君昨晚刚刚看了大作《血战钢锯岭》,久久不能眠。于是,在血脉膨胀之中,写下了此文。此文与电影本身无关,讨论的是人类的暴力。

《血战钢锯岭》的背后,致死性暴力根植人类基因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

――《吊古战场文》

  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被称作是杀戮的历史。现实中的杀戮所给人带来的恐怖体验往往会使经历者留下终生难忘的心理阴影。即使是生活在相对和平年代的我们, 在观看《血战钢锯岭》这样逼真的战场展示时,仍会不寒而栗。

  早在17世纪,哲学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就写到:人类 “总是恐惧,害怕被杀”。 时至今天,这仍然是我们对暴力最为本能的感受。

我们记得南京大屠杀,记得黑太阳731,记得印尼排华惨案。我们恐惧,但是我们知道这是战争,是历史;我们记得75,记得911,知道肆虐中东的ISIS。我们恐惧,但是我们知道这是恐怖主义,知道人们被洗脑;我们为云南村庄灭门惨案震惊,为白银连环命案罪犯被捕欢呼,为毒死室友的年轻人叹息不解。我们曾经恐惧,但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一个和平国家。法网恢恢,天理昭彰。

  可是,当身处文明社会的我们在拥抱和平的时候, 你可曾知道这一切的暴力与罪恶,其实是根植于我们人类古老的基因?

   《血战钢锯岭》的背后,致死性暴力根植人类基因

在《这是我的战争》游戏中,你需要杀死他人来求得生存

  不久前,一项基于1024个物种,涵盖80%哺乳动谱系的研究分析了超过四百万场命案,结束了关于人性善恶跨越千年的撕B――人性本恶―― 对同类的血腥行径贯穿了两百多万年历史。

《血战钢锯岭》的背后,致死性暴力根植人类基因

杀死人类最多的动物亚军――人类自己

  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奠基者杜布赞斯基曾经说过: 离开进化谈生物学都是耍流氓。

为了深究人类的本性,研究者决定,首先忽略影响人类暴力行为纷繁复杂的因素,如经济、社会、遗传等,转而研究哺乳动物类群,用进化的眼光看问题。

他们发现,对同类的暴力行为在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暴力致死的平均概率为0.3%。鲸类、蝙蝠和可爱的小兔子通常是和平爱好者,而大象、长颈鹿等看似和睦的物种内部却也时有命案发生。

人们眼中凶残的豺狼虎豹内部的纠纷的确十分频繁,但是,我们人类所在的灵长目,无论是旧大陆还是新大陆,自相残杀比率竟然赶超豺狼虎豹!

   《血战钢锯岭》的背后,致死性暴力根植人类基因

哺乳动物致死性攻击比较,灵长类全线飘红…(左上角)

灵长类动物多群居生活,按道理应该互帮互助,共御外敌才是,为什么要起内讧呢?什么样的动物更容易向自己的同类下手呢?

  研究者发现, 与同类之间暴力有关的最主要因素是领地性和社会性 。领地性、社会性程度越高,越有可能产生同种之间的致死性暴力。

究其原因,是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领地、获取更多资源、稳固社会地位的一种适应性行为。

《血战钢锯岭》的背后,致死性暴力根植人类基因

致死性暴力与领地性、社会性成正相关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没错,这就是同样发生在人类身上的场景――战争的起源。直至今天,人类暴力致死的平均概率为2%,约是哺乳动物平均水平的6-7倍。而这还是文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后的结果。

那么人类究竟有着怎样的黑历史呢?

研究者发现,进化上关系较近的物种(近缘种)会有相似的暴力程度。根据这个发现,研究者对人类的暴力程度进行估计,并与人类化石、遗骸和近现代历史资料得到的证据进行比较。

他们发现,灵长类祖先暴力致死的平均概率为2.3%,到了古猿群体中,暴力致死占所有死亡的平均概率为下降到1.8%。可见致死性暴力如他杀、杀婴等根植于灵长类的基因。

   《血战钢锯岭》的背后,致死性暴力根植人类基因

人类的黑历史,可见近现代致死性暴力率大大降低

同样,研究者发现,在史前人类中,历史证据显示的暴力致死率与他们所做的预测大体相同;而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历史证据显示,暴力致死率高于他们所做的预测,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战争的存在让部分结果被高估。

令人欣慰的是,暴力致死率在现当代得以显著下降。但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会也导致暴力数量的增长。研究人员就此得出结论:人口增长是和平的结果,而不是争端的开始。

研究者也对暴力致死率和人类的社会政治形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把人群分为四种:(以狩猎采集为生的)营居群、部落、酋邦和国家。

他们发现,营居群和部落的暴力致死率和他们所做的预测大体相同,但现代社会中这两个群体的致死性暴力事件比历史纪录要多,研究者认为,这与现代数据的易得性有关。

也有学者指出,这与现代社会中营居群和部落的地盘缩小、冲突增加相关,或与殖民地的战争、冲突有关。酋帮的致死性暴力概率比预测要高,大多源于领土纠纷、人口及资源压力和对政治地位的争夺。

然而,国家的致死性暴力概率低于预测值,这可能体现了立法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人类组织结构的演变会直接降低暴力发生的次数。不管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是否会实现真正的世界大同,我们也衷心的祈祷,愿《血战钢锯岭》中的场景不再重现。

   参考文献:

   1. Gómez, J. M., Verdú, M., González-Megías, A., & Méndez, M. (2016).The phylogenetic roots of human lethal violence. Nature. http://doi.org/10.1038/nature19758

   2. Pagel, M. (2016). Animal behaviour: Lethal violence deep in the humanlineage. Nature. http://doi.org/10.1038/nature19474

欢迎关注DT君的科幻电影内容号:

插管儿

招聘

编辑、视觉设计、 视频策划及后期

地点:北京

联系:hr@mittrchina.com

MIT Technology Review 中国唯一版权合作方,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及翻译。

分享至朋友圈才是义举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