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 Intel Skylake 微架构,探究现代 CPU 的“内在美”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Technews科技新报】 CPU,一个现代人天天在用的元件。举凡手机、笔电里皆有其存在。然而,每当有新的 CPU 发布,我们关注于表象但华丽的数字,像是 Cache 的大小、CPU 的执行时脉以及采用几纳米制程等。这一次,让我们撇除以上这些外在事物,一探现代 CPU 的微架构这个“内在美”吧。

从 2007 年开始,Intel 所采取的 Tick-Tock 策略,不断地提升个人电脑的计算速度。其中,Tick 为纳米制程上的演进,每次新产品发布,便是华丽的数字以及技术的炫耀。然而,在 Tock 时,却没有多少人关注微架构的改善。何不从现在起,一同认识 Intel 的 Skylake 微架构。

  在先前介绍 CPU 时( 【电脑科普】CPU-电脑运作的核心 ),便说明 CPU 可以分成 3 个部分,分别为“控制单元”、“算数逻辑运算单元”与“暂存器”。控制元件会依据程序的指令,控制所要执行的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则负责进行各类运算。暂存器则分成两类,分别储存运算的资料,以及要接续执行的指令。

现代的 CPU 也没有脱离这一类的规范。当将 Skylake 的元件分类,如下图,也区分成 3 大类。

   一窥 Intel Skylake 微架构,探究现代 CPU 的“内在美”

控制元件是 Front End,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是 OOO (Out Of Order)Execution Engine,快取内存则有储存资料的 L1 DCache、接续执行指令的 L1 ICache 以及共用的 L2 Cache。那么,各个元件的有什么功能呢?就让我们看下去。

各元件功能为何?

首先,就从名字很有趣的 OOO Execution Engine 开始介绍。OOO(Out Of Order)是指在这一个运算单元里面,指令的运行顺序不会按照顺序,尽可能地让指令可以偷跑,让 CPU 处于满载状态。为了可以更明确的知道 OOO 的优点,就从简单的小数计算例子来看吧。

在 in order 的 CPU 中,每一次皆只能执行一个指令。假设 CPU 在浮点数计算需要 5 个 CPU 循环,而且一次只能执行一个指令。进行这 4 个计算需要 20 个循环才能完成。那采用 OOO 技术的 CPU 呢?因为在 OOO 的 CPU 里面,它有多个计算核心,可以预先执行没有相依性的资料。

   一窥 Intel Skylake 微架构,探究现代 CPU 的“内在美”

   一窥 Intel Skylake 微架构,探究现代 CPU 的“内在美”

在这个情况下,4 个计算仅需 15 个循环便得以完成,大幅的提升效能。那么在 Skylake 内部,OOO Execution engine 究竟长什么样子呢?它一共有 8 个执行小单元、4 个资料存取单元,以及 4 个计算单元。

其中,每一个执行单元,皆有其可执行的指令,详细的功能图置于最后。

假的资料相依性,断开链接的方法

   一窥 Intel Skylake 微架构,探究现代 CPU 的“内在美”

在前个例子中,可以发现第 4 个指令其实和第 2 个指令的 x 不相干。第 4 个 x 实际上是运算新的资料。然而,在前一个例子里,他却需要等待第 4 个指令结束时,如果,可以将变数改名,将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平行。

因此,在 Front End 里面,有 Renamer 此一元件,负责将假的相依性剔除,以此获得更多效能改善。然而,在 Skylake 内部,实际上只有 2 个浮点数计算单元。因此,这 4 个指令总共需要 12 个循环才能结束。和最一开始的 20 个循环相比,执行时间大幅的减少。

   一窥 Intel Skylake 微架构,探究现代 CPU 的“内在美”

或许会有人说,这一类的功能一般的编译器就得以完成了,何必需要新增这一类的硬件增添麻烦呢?原因在于,目前的编译器为了让编译完成的程序,得以在多种 CPU 上执行,因此,他只会用到基本的暂存器,然而,在现代的 Intel CPU 中,有更多的暂存器可以使用,为了避免对软件进行过多的更动,最后选择于硬件端完成这一类的工作。

指令集的解码器,切开硬件和指令集的关联

在 Front End 里面,除了 Renamer 这一元件外,还有一个指令集的解码器。在指令集架构发展初期,曾经有过 RISC 和 CISC 的争论。也就是指令集架构是越复杂越好,还是简单就行。X86 架构,做为 CISC 的领头羊以及 CPU 界的巨星,不断地证明 CISC 的优异之处。

然而,在现今的 X86 架构中,CPU 底层硬件运行的指令,却已经采用了 RISC 的概念。CISC 的最大拥护者的易位,便代表着 RISC 在指令集的争论中胜出。那么,究竟是如何将原本的 X86 指令转换成硬件指令呢?沟通的桥梁,便是接下来要介绍的解码器。

  在 X86 架构内,有多种复杂的指令集会将数种功能结合在一起。以 Intel 所发布 文件 中的“ ADD RAX, [ RBP+RSI ] ”为例子,它是将两件工作结合再一起的指令。可以将其解读成 RAX = RAX + LD[ RBP+RSI ]。也就是将资料从 RBP+RSI 中取出,并和 RAX 中的数值相加。

可想而知,此一解码器可以将这两个不同的工作拆开,分成取资料的指令以及数值相加的指令。解码后的结果,就和 RISC 的想法接近,断开复杂指令的锁链!此外,简单的 x86 指令也会被拆开来,重新组成硬件的底层指令。解析完的硬件指令,则有 micro-op 的别称。接下来,便会有一个 micro-op 的序列,储存解析后的指令。实际的 Front End 简图如下。

   一窥 Intel Skylake 微架构,探究现代 CPU 的“内在美”

其中,有一个 Micro-op Cache 这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元件。此元件是从 Intel Sandy Bridge 才加入。如其名,他是将过去曾经解码过的指令存起来的暂存内存。在 Sandy Bridge 中,此一元件最多可以储存 256 个 x86 指令,以及其对应的 micro-op。借由 Micro-op Cache,可以减少使用频繁之指令的解码,大大提升计算的效能。

至此,对于 Intel Skylake 的“内在美”已经做了充足的介绍。最后,附上完整版的 Skylake 微架构图。

   一窥 Intel Skylake 微架构,探究现代 CPU 的“内在美”

   (Source: Intel )

  • Computer Architecture, Fifth Edition: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 INSIDE 6TH GEN INTEL CORE: NEW MICROARCHITECTURE CODE NAMED SKYLAKE
  • Intel’s Haswell Architecture Analyzed: Building a New PC and a New Intel

  (首图来源: Intel )

延伸阅读:

  • 【电脑科普】CPU-电脑运作的核心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Technews科技新报

随意打赏

kaby lake英特尔cpu架构cpu架构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