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做投资我找到创业的兴奋
文/小饭桌新媒体主编 袭祥德
龙伟一天的时间安排很满,接受小饭桌专访是从中午时间中硬挤出来的。他刚买完一杯咖啡,愿意跟我聊聊他一年来的投资生涯。
2015年8月,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与他的老搭档李�筹划成立了他们自己的基金――点亮资本。
成立至今恰好一年时间,点亮资本投资了十余个项目,包括51学车、HRday、心理记等。今年4月,龙伟参加了让许多投资人心慌慌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两门功课均在80分以上。
选择在点评美团合并的时刻“退休’后,龙伟这一年如何从创业者转身为投资人,他又是如何思考投资这件事儿的。以下为龙伟口述。
我和李�一起搭档到今天已经有 11 年了,从很早一个破旧的办公室到发展到上万人,点评期间走过很多的弯路我们都很清楚。
现在很多创业公司没钱、没人,还要做业务,创业公司的酸甜苦辣我们都尝过,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作为过来人,我们能够给到创业者一些帮助,包括点评美团很多员工出来创业,也有很多不是我们新美大系的。
我和 Jason (李�)都自己投过一些企业,就像当年别人帮助我们一样,现在我们要去帮助创业者。如果是靠谱的人,方向也是靠谱的,我们愿意帮助他成为下一个点评。
我是出于这样一个心态才去做投资的,后来专门来做这个事情,也是机缘巧合,各方面都走到这一步了,可以专门做这个事情了。因为新美大已经是规模非常大的企业了,很多工作都已经制度化,不是以前创业公司那种每天像打仗一样,让人很兴奋,现在会是日常工作更多一点。
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都是闲不住的人,就想专门去做这样的工作。也挺有意思, 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们更喜欢从 0 到 1 。
这很像 2005 年、 2006 年点评的发展,有很多机会跟年轻人打交道,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当年创业的那种感觉,很有意思,而且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封闭。
去年到现在,我们投了十来个项目, 最大的变化还是角色上的变化,以前是自己干,现在是看别人干,尽量给他们一些指导、经验的分享和帮助。
我们与其他基金不太一样,在投后方面花更多时间,帮他们少走弯路,把坑回避掉。比如我投了一个项目,刚刚起步不久,但是有一个缺陷,创始人中没有技术合伙人。创始人就来请教我,说找到了一个技术能力比较强的公司,是不是能合并?
我给他的建议是,你先看对方技术团队的专长是什么,他们对你的业务和模式是不是认可。要不然会出现摩擦,一个人、两个人和一个团队是两个事情。两个团队之间的合并产生的问题的点可能会很多。
之前那家公司做的并不成功,一定有它的原因。它的团队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建议不要着急做公司的兼并,要看是不是价值观符合,是不是他的技术和才能是你这个阶段所需要的。创始人对我的建议非常认可,他刚刚起步,这个决策对他来说很好地避免了一个坎。
这样的创业公司有很多,他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找到我们,我们给出一些建议,一些没有必要的弯路,我们踩过的坑,就不用他们再踩一遍了。
我跟 Jason 项目都是一起看,有些项目是他主看,有些项目是我主看,我投的项目有做心理咨询的、销售管理的还有互联网学车的等等。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改造第三产业,能提高服务品质和服务质量的,这样的项目我们喜欢。
投还是不投,最重要的是看人,然后看方向,这个方向上是不是有机会。 人只要是靠谱,方向都会做一些调整。我们点评最初的时候,方向也调整过好多次。
人是最关键的,人和团队的能力和忠诚度最关键,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变化没关系,只要他们有能力就会不断调整。
点亮资本现在规模不大,人也不多,投资是要看回报的,回报不是马上能看得到的,最快也要两三年。关键看项目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原来很多不应该拿到钱的项目拿到钱了,而现在真正好的项目大家还是会去抢的。
有些领域我不熟悉的肯定不投,比如 AR/VR 以及一些偏技术的我看不懂,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也不去投,看不懂好在什么地方。
做投资人时间上更加自由,但还是会非常忙,但忙的可能不太一样,不需要看被投公司每个月、每周的业务情况和数字。
中国的生产已经很发达了,但第三产业不像其他国家有优势, 对服务业的改造这块创业有巨大的空间 。很多中国制造的东西都不错了,但你日常经过的很多地方,还会碰到各种各样不满意的服务。不满意也是好事情,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有很多创业的机会。
本地服务业的消费升级,帮助商家职高服务质量、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都是有价值的, 这么多年餐饮行业是有很大改变的,宰客已经很少见了。在不同的行业里,有很多这样改造的机会,做的不好的地方,机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