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到产品之路,2016浦江创新论坛主宾国论坛观点摘录丨三思派在现场
2016浦江创新论坛主宾国论坛于今天下午召开,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和英国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Jo Johnson出席并致辞。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英国创新署董事会成员Hazel Moore,英国航天学院院长Anu Ojha,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英国研究理事会国际合作总负责人、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首席执行官Jane Elliott,英国皇家工程院研究委员会主席Richard Parker,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张志宏,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干锦,英国牛津大学科技创新亚洲区总裁David Baghurst,英国Praxis Unico公司国际部主任Nessa Carey,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吴琼分别作演讲。《三思派》采用现场发言摘录的方式向大家呈现会议内容(按演讲先后排序)。
阴和俊,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当今世界潮流。中国和英国同为高度关注创新的大国,对如何推动和支持创新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也都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中国正在加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依靠创新打造国家发展的新引擎,依靠创新塑造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英国是世界上创新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既在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推动学术界、企业界、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引入金融资本支持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与中国最早最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世界科技强国之一。近年来,中英双方共同建立了政府高层创新合作机制,包括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英财经对话机制、中英科技创新联委会等。昨天,我们召开了中英科技创新联委会第八次会议,确定了双方新一轮合作的重点方向、领域和重大项目,共同设立了中英联合科学创新基金,实施研究与创新桥计划等等。这些举措必将极大地促进双方的政府和民间的科技创新合作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Jo Johnson, 英国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
科技合作是英中两国关系的核心,英中合作有利于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诸多重大挑战,开发适合人类发展的未来技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英国在创新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之地,拥有众多世界级的研究中心。2000年以来,英国已经获得了13个诺贝尔奖。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必须加强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英国的大学和企业都非常致力于推动创意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为了保持英国继续处于领先的创新地位,我们需要确保英中两国能够实现研究方面的优势互补,两国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可以让创新成果更快进入市场、实现价值。
贺德方,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是1996年颁布实施的,2013年开始,中国启动了对这部法律的修订工作,着力解决科技成果在转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价值确定比较难、转让手续比较繁杂的问题。本次修订的成果转化法已于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中国国务院还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重点包括5个方面。第一,完善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明确了市场化定价的合法性及其方式和程序。第二,强化对成果完成人和转化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激励,企业类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可以规定或与完成人约定奖励的报酬和方式;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约定的最低比例不能低于50%。第三,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分配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得收入全部留给单位,不用再上缴国库。第四,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把科研成果转化作为对机构评估和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第五,加强科技成果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建立和完善科技报告制度,建立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向社会发布科技项目实施情况以及科技成果等知识产权信息。
Hazel Moore, 英国创新署董事会成员
英国创新署在英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致力于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从而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署专注于四个战略领域,一是制造和材料,如数字制造和机器人等;二是基础设施系统,如交通、智能城市、能源领域等;三是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如医学、食品、农业、生物科学等;四是新兴技术。英国创新署重视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关键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英中科技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英国的Catapults网络、牛顿基金等都可以成为推动两国深化科技创新合作的平台和载体。
Anu Ojha, 英国航天学院院长
英国航天产业成功的秘密在于注重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融合。一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英国创新署在卫星方面的举措,就是促进各种研究创新机构和公司紧密结合起来,让卫星及其数据在很多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实施了英国航空学院计划,促进英国最优秀的教师、航空工程师、科学家合作开展航天专业人才的培训,例如,英国航天学院汇聚各方面的优质专家资源,创制了英国第一个关于太空探索的课程。
曲景平,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华东理工大学的科技创新理念是注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三位一体,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国际前沿,二是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三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生物医药领域,聚焦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研发全链条,瞄准国际前沿技术,服务高端自主制造,打造从基因到蛋白到细胞到装备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在清洁能源领域,通过30年的持续努力,完成了中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中国首套出口美国的大型化工成套技术,国际最大规模的水煤浆汽化技术,目前在全国各地已有140台大型的气化炉采用该技术,年处理能力达500万吨煤,并列国际三大主流煤气化技术专利化之一。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先进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国家石化行业的节能、降耗、减排。在国际合作方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伯明瀚大学等1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Jane Elliott、 英国研究理事会国际合作总负责人、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首席执行官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非常重要。英国是当今世界的科技强国,未来还将致力于保持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地位,而要维持世界先进的科研水平,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中国是英国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合作伙伴。近年来,中英两国的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提升,中英合作基金不断增长,现在已经达到2亿的合作研究金额。中英两国合作领域非常广泛,主要领域包括环境、食品安全、创意以及数字化经济等,进一步深化中英双方的科技创新合作,要聚焦这些重点领域,促进双方的优势互补和产学研结合,加速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转移转化。
Richard Parker, 英国皇家工程院研究委员会主席
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大学以及行业企业之间的通力合作。为促进产学研跨界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英国皇家工程研究院长期致力于促进企业之间、企业和行业之间的合作,将成熟技术推广到公共应用领域。在其资助的项目中,50%以上是支持企业之间合作的项目。英国皇家工程研究院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项目融资模式,在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资金支持,甚至能够争取国际上各类竞争性资金的支持。此外,我们也非常重视鼓励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对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一般资助50%的项目经费,其余50%则由大学或公司自己筹集。我们也鼓励大学教授进入工业企业工作,鼓励企业技术人员赴大学兼职。
张志宏,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
中国的高新区是20世纪新技术革命的产物,目前全国共有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生产总值8.1万亿,占全国GDP的11.9%,出口4733亿美元,占全国的18.5%。高新区的功能是聚集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强对研发创新的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中国高新区在30多年的发展中,积累形成了三大经验做法:第一,持续不断地聚集创新创业要素;第二,持续不断地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特别是打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第三,持续不断地培育创新型小企业,并帮助其发展壮大,最终形成竞争力。
陈干锦,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五次创新资源的跨国大转移,每一次转移都会在新的区位造就新的科技创新中心,当前国际高端创新要素正呈现系统性东移趋势,在全球创新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的科创中心,这为上海崛起为全球科创中心创造了良好机遇。而在上海,张江最具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的综合优势。张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和比较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具备向世界一流科创中心进军的条件。张江目前形成了13000多家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创新群落,引进了60多家国家级研发机构、138家外资研发机构、49家跨国地区总部,张江光源一期、国家蛋白质中心、上海超算中心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科研院所相继落户。张江形成了电子信息和大健康产业等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是中国大陆地区产业链最完整、技术能级最高的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约占中国大陆的20%、占全球份额的2%;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19家处于国内尖端水平的研发机构,20多家国内医药大公司研发中心,吸引了全球排名前十的7家跨国药企设立研发总部,自主培育了300多家本土创新型企业,是国内研发机构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创新力量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标志性区域。
David Baghurst, 英国牛津大学科技创新亚洲区总裁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科研人员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化,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许可,二是建立新的公司。在技术许可方面,目前我们许可的对象大部分为中国的公司。在建立新的企业方面,我们设立了创新协会,由这个协会去具体运作,还建立了一些基金,以帮助新企业的成长。在项目的具体运作中,首先是帮助大学教授申请知识产权,然后用种子基金帮助他们孵化技术,让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形成专利之后,把专利进行打包和授权,在此基础上,成立新的公司,公司成立之后就需要集聚各方面的资源,包括找到专门的经理人才来管理公司。我们与中国进行了大量合作,在江苏、上海和浙江有非常多的合作项目,在江苏苏州和常熟等地建立了多家合资公司。在中英合作中,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大大提高了合作效率。进一步加强中英在技术转移方面的合作,需要帮助中国企业了解双方不同的商业文化,这是因为,技术转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有文化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中国和英国开展了很多培训项目,普及和推广技术转移的知识和技能。今后,我们希望继续加强与中国各类机构特别是投资基金的紧密合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
Nessa Carey,英国Praxis Unico公司国际部主任
Praxis Unico是英国所有技术转移专业机构的联盟,技术转移培训项目,是其特色和优势项目,也是与中国开展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Praxis Unico的大型培训项目,其培训内容通常具有高度整合化的特点,不仅包括知识产权,还包括技术知识、商业技巧、合同撰写以及建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技巧。
吴琼,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感谢PraxisUnico、英国大使馆组织了关于国际技术转移的培训活动。我参加了他们在上海开展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国际技术转移的基本知识,还学到了英国在技术转移方面的成功经验。技术交易最重要的是渠道,不仅是国内的渠道,还包括国际上的渠道,Praxis Unico不仅是一个培训机构,更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接触到了世界顶级的大学、科研机构,从而为更好地为技术交易提供丰富的渠道资源。
本文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副研究员张仁开根据与会嘉宾演讲整理。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