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让我们变“愚蠢”,用“打听一下”试试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谷歌让我们变“愚蠢”,用“打听一下”试试

   自从尼可拉斯·卡尔 2008 年在《大西洋月刊》里提到“谷歌是否让我们变得愚蠢”的问题后,关于“谷歌让我们变愚蠢”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几乎每年外媒都会有这种话题的报道出来。我们丝毫不怀疑谷歌的伟大,然而,我们对信息、知识、智慧等的理解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谷歌肯定会被当做用户情绪和思考后的发泄对象。

   谷歌真的让我们变得“愚蠢”了吗?并不绝对,大多数“常见”的信息上,我们依旧要依靠谷歌这类搜索引擎来为代替我们找到可能的“答案”。 但,谷歌找到的是可见的信息,以 APP 形态存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并不为搜索引擎所知,这就造成了大量盈余和大量空白,信息和知识又一次被打乱

谷歌让我们变“愚蠢”,用“打听一下”试试

   越来越多的用户 / 专家加入到“知识的网络化”大阵营中来,我们随处可见来自用户 / 专家的声音,智能手机设备的普及、 4G 网络和 WiFi 的普及,都让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容易。托马斯·弗里德曼所预见的“世界是平的”现象并未出现,反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内也盛产了巨多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谷歌让我们变“愚蠢”,用“打听一下”试试

   日前,机遇团队推出了一款基于语音介质的问答信息交换平台“打听一下”,和早先火爆朋友圈的“分答”有些类似, “打听一下”的生意经,就是基于语音介质,打破信息壁垒,让用户能够以很低廉的价格和平台上的专家们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交流互动

   不一样的“打听一下”

   类似“打听一下”这样的产品,市场上早就有了,如分答、传答等,我在上“打听一下”上对联合创始人张玉睿提出了疑问,“第一,如何看待友商分答;第二,以及自身的优势是什么?”

   他提到:“打听一下”是由机遇团队开发的一款基于语音互动问答的社交互助轻应用,是机遇 APP 在探索个人价值的延伸和拓展,“打听一下”借鉴了分答的偷偷听这样的一些基础的交互和玩法。我们和分答的区别在于, 我们更多是基于个人价值角度出发,以个人为中心,在玩法与算法进行优化。我们会基于个人价值出发提供一些商业服务,我们不仅仅是分享知识与信息,以后还会有商业服务,如打听一下新款的宝马,打听一下附近好吃的东西 。最后一点,分答的成功,说明资本市场对这种模式(付费知识,知识有价)认可,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利好。

   “打听一下”不一样的地方还在于,平台上的专家们针对回答的内容,拥有永久性版权 。电台产品 2014 年、 2015 年非常火爆,市场上一次性涌出二三十家同类的产品,然而,市场爆发不久后,就有三四家获得千万美元融资级别的平台被爆出版权抄袭的问题,更有甚者因为版权抄袭问题被 App Store 下架。

   近两年来,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乐产品都开始日渐重视版权问题,版权局方面也纷纷推出相关政策规定。“打听一下”、分答、传答这类产品尽管还是“新产品”,然而,作者依然是有版权归属的,千万不要忽视国内互联网公司的 COPY 能力,分分钟,内容便会被扒干净。所以,“打听一下”能够率先实施版权永久性的措施,既保护了专家们的利益不被侵犯,同时也保证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 用户基数也不尽相同,相对于市场上针对分答的纯粹模仿者来说,“打听一下”的底蕴来自机遇 APP 。机遇是一款场景化商务约见应用,用户量超过 500 万,覆盖全国 600 座城市,其本身用户群体就较为高端,而且本身就是知识分享,这部分用户完全可以直接转化为线上的“打听一下”用户。

   “打听一下”靠谱吗?

   虽然到处都在喊用户付费时代的到来,�丝时代的倒退,但用户真的愿意为了知识付费吗?而且专家为何愿意在平台上分享呢?“打听一下”走的就是“知识付费”的路子,这靠谱吗?

   日前,“打听一下”策划的“万科股权之争,你支持哪一方”专题,吸引了 49 名专家参与,偷偷听超过 7000 人次。从结果来看,是非常成功的。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

   1 )碎片化。有很多人在 PC 时代待的太久了,对碎片化的现状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用户以前烧在 PC 上的时间被不断切成碎片,吃饭、睡觉前、出行路上、工作途中,都有可能被信息切碎。所以,用户越来越厌倦超过 3000 字的长文,越来越厌倦超过 15 分钟的音频节目,用户更愿意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恣肆徜徉。

   听众和答者在“打听一下”上辗转的时间不超过三分钟,用户提问可能就几十秒,而答者回答的时长是一分钟,短耗时满足了双方碎片化时间的需求。音频的回答方式,也能让听众感受到回答者的真实感,很多用户就是为了感受真正的“专家”,去偷偷听的。

   2 )信息真空和价值。信息和知识在网络上的重组,给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造成了真空,用户有知识和娱乐方面的需求,而专家们则拥有用户们想要的信息,“打听一下”只需要把双方连接在一起,即可满足双方的需求,破碎真空。

   专家的价值可以通过“打听一下”平台进行释放,回答非常容易,而且专家们只需要回答一次,便可以随着偷偷听人数的增多而获得收益,甚至有人已经从“打听一下”平台上获得了超过 7000 元的收入,要知道这些所消耗的仅是他们盈余的碎片化时间,并不需要其专门花费时间在上面。个体的商业价值在“打听一下”上获得了极大的延伸,知识不再是被锁在脑子里。

   用户层面,普通用户的准入门槛几乎为零,只需要支付 1 元,便可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平时用户如果想要与某些大咖交流,人家也没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么方便,从没有一刻,可以让用户能够如此静距离的接近专家。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 · 道金斯认为:处于所有生物核心的不是火,不是热气,也不是所谓的“生命火花”,而是信息、字词以及指令。信息,很大程度上就等于钱,信息交换,本来就是门生意,只不过以往被“束缚”住了而已。

   当然,“打听一下”这类平台最大的价值,是给用户们带来更多的思考方式以及思维延伸,它是移动时代的诞生品,真正的知识海洋,仍需要用户自己挖掘,信息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 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欢迎大家在“打听一下”上向我提问。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搜狐科技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谷歌智能眼镜谷歌浏览器谷歌输入法谷歌翻译谷歌一下谷歌面试谷歌注册谷歌市场谷歌邮箱谷歌商店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