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11 14 日,在上海科技馆的 4 楼,大观资本举办了一场以“出海”为主题的活动。 虽然话题小众,但每一位嘉宾的分享都干货满满。

   以下为IT桔子创始人文飞翔的分享内容:

   “出海”这抹新绿

   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分享,我们和大观资本的几位都是老朋友,一路走过来相互见证。 这次分享也是IT桔子在今年第一次对“出海”进行梳理和盘点。

   到了2016年,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词:创投寒冬、VR、AI、出海等,于是有了今天分享的标题“创投冬天的那抹新绿”……与创投冬天相关联,不过我觉得是结构化的“创投冬天”,“新绿”用来描述“出海”领域,毕竟“出海”才刚刚开始。

   国家、公司、人才

   刚才韦老师讲了时空观,我会在时间线上给大家讲历史:我们分成国家、公司、人才。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从国家而言,我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丝绸之路,这是陆路的交通,那时候中国文明和物品向海外输出;第二个是郑和下西洋,这是海路,那时候中国需要向海外学习;现在我们提到最多的就是第三个“一带一路”,海陆融合到一起了。

   说到公司,这可谓中国最活跃的经济组织了。 我们主要会讲创业公司这一块,国企央企的“出海”其实规模更大。对创业公司而言,首先是“外贸”,那时候外贸这一块在中国是有人口红利的,再加上中国制造业的红利让中国占领全球。再到后面关健词是“海淘“,中国人购买力更强,要买国外的商品,不过后来海淘被跨境电商取代了,因为反过来国外也要购买中国有品质的商品。

   最后面就是“出海”了,全球化格局下的“中国公司本地化”,不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做为“国外人而生”的全新产品与服务。

   第三块就是人才。先是留学、后是海归,到了现在就是“跨境”,“出海”公司里尤其明显,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国外的当地人,是一个非常全球化的团队。

   互联网出海的三个阶段

   回溯这种历史后,让我们回到中国的互联网。 我们把整个互联网 “出海”也分成三阶段,其实前两步都是历史的回溯,这里更多的是一种教训。

   2000年到2002年是第一波中国互联网兴起的时候,那时候风头正旺的比如阿里巴巴的B2B业务是出海的典型,阿里巴巴刚融了2000万美元,马云就想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杀过去,从欧洲开始、到美国,然后再杀到南美,杀到非洲……后面的结果呢?大家都知道,更多的是失败和教训。

   后面阿里也暂停了全球化、更多做国内的消费经济。到现在十多年之后、阿里巴巴的出海并不顺利,再加上美国大选刚刚落幕,大家对阿里巴巴的全球化就更加担忧了,但这是阿里成为世界级公司必然要走的路。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第二阶段是2006年到2012年,那时中国互联网公司是“新贵” ,他们的野心就是“划洋而治”,这里有很多公司都进行出海了,比如:百度的日文搜索,2007年上线,2015年已经关闭了;还包括腾讯的Wechat,微信在2011年发布,第2年就发布了国际版,目前进展也不太顺利;还有盛大,08年盛大游戏美国上市,国外投资、收购也很火热,比如Mochi、 Actoz等,到现在也没落。同样是一段失败经验。

   这个图是一张很有历史感的图片,它代表了当时搜索引擎的市场,大家可以看当时搜索引擎公司有那么多,但现在已经非常少了,“划洋而治”的野心也没有达到预期。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第三个阶段是从2013年开始的,也是我们现在经历的阶段。 整个互联网浪潮在2013年达到了高峰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很多是在2013年进入互联网创业。这个时候出海的公司所覆盖的领域非常多,此前可能是copy to china,现在则是在工具、游戏、电商、直播等各个领域全面出差,将国内的商业模式与运营方式输出到全球,我这里列了一些典型公司的logo,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当然出海公司远远多于这个。

   正是基于这些越来越多的出海公司,IT桔子接下里有一些观察、总结到的小数据和大家分享。

   出海的创业公司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首先是出海公司的行业分布,目前主要覆盖饼图中的这9个领域,其中的比例数字可以看出来一些趋势,从这个比例出发,我们可以来看中国公司的全球的竞争力,一般占比高的行业、也是中国有竞争力的,但问题就在于大家都扎堆了。比如工具、游戏、电商,是占比最高的这几个行业,其实放眼全球,中国公司、团队都是一流的,这个时候可能很多公司都在和国人竞争。

   再看一些竞争力中性的领域,它会跟文化差异、人才竞争有不同的差别,在文化娱乐、广告、硬件这样的领域,中国公司有一定的竞争力和特色,但又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毕竟世界级的中国文娱公司、广告公司、硬件公司还是很少的,这波出海领域成长了一批公司,但还不够,可能这些领域反而机会更大。

   比如我们谈一下广告 。广告是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不过如果我们把这些公司对比Google的收入,会发现中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此外是硬件,这个领域在国外、硅谷目前都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境,这时候中国制造业怎么样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硬件公司是有机会突破的。

   最后一块是比较薄弱的,这些薄弱是我们一定要承认的,这些领域的探索我们并不顺利,即使是放到现在,这些领域我们也没有突破。 首先一个大块就是企业服务,在美国互联网公司2B和2C的公司是一半对一半,不管是收入还是上市差不多,国内to B还没有发展成形,就还谈不上出海去做服务海外公司的企业服务了。

   其次在社交领域,这是和文化、习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领域,这一块的突破目前看也很有难度。 因为大到微信这样的公司,都还没有突出的成绩。当然现在通过直播、切入社交的探索正在进行中,再加上不管中国还是国外,都面临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崛起,新一代的年轻人会选择使用什么样的社交、对于我们而言还是有创业机会的。

   最后一个大块是金融,国外金融也比较成熟的,甚至谈不上互联网金融,就是综合的金融服务。 但在互联网浪潮之下,中国互联网金融比国外得发展更快,这些金融机构也有可能实现“出海”,比如移动支付这些,其实国内玩法比国外更好,而且金融和钱结合比较紧密,也方便大家做离钱更近的事情。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接下来是和地域相关联的数据,这个是“出海”公司选择目标用户的地域分布。 从数据来看,中国出海公司最有竞争力的还是在亚洲的地方,这里也聚集了最多的公司;中性的在美洲市场,也就是北美和南美,包括美国本身,我们要渗透进去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更不用说南美;比较薄弱的环节可能在非洲、欧洲,一方面是因为文化的问题,另外是因为基础设施。

   如果说把这里的地图对比前面和大家分享的第二张地图来看的话,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边,如果中国的“出海”公司能成体系、成系统,每一个地域都能插遍中国的五星红旗。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第三块是一个投融资状况的分布,和今天的标题紧密结合。 我们2016年跟踪了出海领域的262起投资事件,这个领域占到今年所跟踪的所有投资事件的10%-15%(估算),投资总额在40亿~50亿人民币之间。再把200多起投资事件的轮次进行分布,可以看到大多数公司还处于早期,如天使轮、A轮(A轮之前)。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出海公司的成长非常不容易,这里的成长是讲B轮到上市之间的公司,大概占了13%左右,也就是只有七分之一的公司可以进入到成长期。

   最后是退出,这个领域不仅仅是创业公司在关注,对于非常大的公司,甚至我们看到A股上市公司里面有很多公司想实现转型,所以他们对于出海公司也有非常大的期待; 同时比较多的公司,尤其是今年“出海”里广告营销做得比较好的公司选择的都是新三板,这一块如果没有做大,会成为非常好的收购标的。

   资本的出海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在前面所有公司和投资事件背后,其实离不开投资机构。 我们可以发现投资机构的“出海”比我们想象得会更快,而且这些机构针对性比较明显,包括本土机构出现了一批“出海”机构,如我们今天的主办方大观资本,还有五六个基金也是今年成立的、专注于“出海”的天使基金。

   第二类基金是标准的或成长期的VC,他们也把出海公司提上了日程,如IDG、红杉这种综合型的基金,当然也有DST、老虎这种全球化基金。此外,公司投资者(CVC)不管是战略投资还是财务投资,他们也会在在出海和全球化方面进行非常多的投资。

   “出海”的另外一面,是资本的出海。 当然中国创业者的“出海”是我们当中最关注的,他们占了80%到90%的程权重,此外放眼至整个创投领域的“出海”,中国的资本也在“出海”,我们把中国资本的“出海”分为三个阶段,其实这个“出海”比起创业公司的“出海”相对晚了几年。

   首先是2008年的“出海”,那时我们去梳理中国的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盛大在投海外公司是投最多的;后面2006年到2012年,2008年金融危机往后缓了两年,中国公司也面临着困境,那时都是大轮的投资,收购为主;到了2012年之后,就是到了移动互联网领域,我们会发现中国资本的“出海”已经非常激进了,甚至有些大跃进,他们覆盖了初期、成长期,也有后期的IPO、并购重组等。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这里摆了一些2016年的数据,主要是BAT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参考数据, 他们在海外进行的投资比我们想象得会更多,里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腾讯,因为阿里和百度更集中于中后期、金额偏大的投资,腾讯在早期海外的投资比我们要多很多。

   这里面对于大家来既有机会又有挑战 ,机会是指大家融资时、有更多的中国资本可以支持出海项目,竞争时中国本土机构、公司都在直接投资国外的公司,在给他们钱的同时,免不了也会给他们介绍中国的玩法、导入一些资源,这样其实是在帮助国外公司与中国出海公司竞争。

   出海的掘金机会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IT桔子关于出海公司的一些掘金机会,用了一个常见的四要素模型。 首先是中国团队很有优势的,获取海量的用户和流量。目前中国的流量越来越贵,大家会把此前我们获取用户、流量的经验向外输出,所以对于中国公司去海外市场来说,或者最基础的门槛也就是大家竞争用户和流量,其实这也是以前我们最为擅长的。

   第二个方面是人才。 大家要做好本地化的人才,大多数公司选择了去海外当地开公司,并且对当地的人才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一方面中国人相比海外人才,国内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人才的红利在互联网行业比较微弱了,而且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本土公司的互联网人才成本,相比全球的成本可能还会更高;另一方面是和当地人弄好关系、解决部分就业的问题,记得有一些国家法律规定外国人在当地开公司、外资的话要求本地人才和本地从业者占的比例,甚至要求中国注册资本占比也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这时候应该会出现不少合资公司,更方便聘用当地人了。

   第三块是资本的杠杆,也就是大家在做融资时,既然选择“出海”、选择全球化,在公司的股东结构里,国际和国内资本都是需要的。

   最后一块是投入产出比ROI和商业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在做“出海”,大家想怎么样输出去,回到一家公司的本质最重要的就是创造价值,价值最简单可以等同于利润,利润算出来就是投入和产出比,大家一开始要做好对商业模式的思考,甚至对成本的控制,因为最坏的就是融到非常多的中国资本,然后大家在海外烧钱。其实中国过去2~3年,事实已经告诉大家,烧钱不是商业的本质,这种“泡沫”终究会破灭,我们把创造价值和追求利润放在最高位置也是最重要的。

   出海的风险

   讲完出海掘金的机会之后,让我们回到一些风险的因素 ,可以分为两点:一点就是为自己的公司去打造核心的竞争力,也就是创造壁垒;第二块就是我们要全球化的话,最重要的就是把本地化做好。

   相信在核心竞争力几个方面的问题,大家会比我更懂一些,比如说第一个是同质化,其实同质化和前面讲“出海”公司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是一致的。我们看当前国内创业投资、同质化是个问题,放到出海上,也有相同的问题:大家选择的方向和地域是一样的,那么大家在公司操作的模式和习惯,甚至思维上也会一样的,所以就会有第二点,就是防老乡竞争。

   第三块就是我们有非常好的获取用户和获取流量的数据,所以商业化是核心竞争力当中最重要的因素,第四块是诚信、不作假,大家在中国来进行竞争的时候,会想中国的公司为什么竞争这么残酷?一点是数据的造假,另一个是不尊重知识产权相互抄袭,有恶意竞争在中间。但可能国外部分国家在诚信、信用和数据真实性上会比国内更加严格,所以这里怎么突破是很重要的。

   最后一块是做“重”避“轻”,我们看中国这几年公司,尤其是在很激烈的电商、O2O如外卖领域脱颖而出的,不管是饿了么、还是京东,他们早期都是从物流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开始,他们都是做得最“重”的部分,所以“出海”的时候一定要打下很“重”的基础,这一块会成为我们很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就是本地化困局: 本地化是非常难的,第一个就是人才困境,中国有很多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但是中国在商业人才上面、BD甚至管理人才上面,可能是非常缺乏的,所以要“出海”,我们有很多的研发、产品可以先行,但是在商业化的人才上面就需要花费心思培养,除了商业外,法律及人力资源也比较重要。

   另外就是政策风险 ,目前很多国家正在进行的大选、还有他们的政策调整,对大家在“出海”的时候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电子商务、金融、社交等领域。

   总之,我们觉得出海是很值得探索的领域,也是蓝海、新绿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扬帆启航,去一个个的国家和大洲插上了我们的标志(国旗),谢谢大家。

   IT桔子文飞翔:创投冬天,还有“出海”这抹新绿

   专注移动互联网出海领域投资与服务

项目投递:bp@grandvc.cn

微信号:grandvc

微博:大观资本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搜狐科技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it桔子投资it桔子数据桔子理财it桔子桔子创投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