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创新:政策的布局与关注点,2016浦江创新论坛政策论坛嘉宾观点摘录丨三思派在现场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6浦江创新论坛政策论坛于今天上午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王元主持,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欧盟委员会科研司信息开放性获取和前瞻研究部开放性科研政策协调与发展小组主任Rene Von Schomberg、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分别作演讲。论坛围绕“促进创新的公共治理”为主题,从多个维度探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三思派》采用现场发言摘录的方式向大家呈现会议内容(按演讲先后排序)。

促进创新:政策的布局与关注点,2016浦江创新论坛政策论坛嘉宾观点摘录丨三思派在现场

贺德方,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

从1978年至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始终都围绕两条主线开展,一个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另一个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这两条主线谋划和推动着科技体制的整体改革工作。改革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任务的明确都伴随着一系列政策体系的推出,这些政策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上升到法律层面。

为了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2015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了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四梁八柱”的具体落实方案。其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八柱”中最先提出的,并于2015年8月18日由中办和国办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布局。《实施方案》中提出了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共143条政策措施。这10个方面,一是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二是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三是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四是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五是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六是促进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机制化;七是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八是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九是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十是推动区域创新改革。

习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对改革任务作出明确部署,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我个人认为,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之后,各项科技政策已进入一个密集发布的时期,并从以往由科技主管部门单独推动实施,发展成为所有部门共同的行动目标,从而使很多过去难以推动落实的政策得到了快速推进。

   促进创新:政策的布局与关注点,2016浦江创新论坛政策论坛嘉宾观点摘录丨三思派在现场

胡志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共享经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共享实践,但由于生产力和技术手段发展水平的限制,过去的共享范围和规模始终无法扩大。今天的共享经济,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分享海量分散化资源,通过知识资产和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与高效配置,实现互通有无、大众参与、协同消费的经济,由此共享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成为新的潮流。

共享经济就是众创经济,由大众互联互通、大众创新创业、大众释放资源这三种机制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其主体特征是大众参与、大众创造、大众受益;产权特征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资源特征是优化配置闲置资源;运行特征是网络+平台;消费特征是协同消费;分配特征是更加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初次分配;文化特征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目前的共享经济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形式:一是对闲置社会资源的共享,实现了互通有无和大众参与;二是对分散智力资源的共享,形成了新的商业和服务业模式;三是对龙头企业优势资源的共享,推动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四是对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提升了全社会创新创业能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共享经济起步相对较晚,但后来居上。2015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近2万亿元,参与共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5亿,参与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人,企业家、企业职工、科研人员、大学生等均积极投身到共享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中。在这个过程中,共享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包括创新监管理念和机制、调整社会利益格局、加大创新投入及促进资源共享、变革社会基础以及共享经济的全球治理等一系列社会公共治理的挑战。

   促进创新:政策的布局与关注点,2016浦江创新论坛政策论坛嘉宾观点摘录丨三思派在现场

Rene Von Schomberg,欧盟委员会科研司信息开放性获取和前瞻研究部开放性科研政策协调与发展小组主任

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概念,就是“负责任的创新”(Responsible Innovation),我们必须要关注负责任的创新。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我们获得的收益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而负责任的创新则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对研究创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负有重要的责任。今天,全球社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气侯变化、食品保障、减小贫富差距等等,如果创新不能带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答案,就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创新。换句话说,负责任的创新除了必须要体现经济增长的潜力,还要能够体现我们的价值观,不仅要体现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体现市场所不能起到的社会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知道我们的技术潜力在哪里,同时还应该要思考这些创新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目标。以创新融资为例,我们认为现在对创新的投资应该更多地基于问题的解决,这形成了一种推动创新资金配给的新动向。

这就是创新的另外一个范式。与一般的创新相比,负责任的创新要求确认风险、解决知识缺陷、让社会和政府更加负责、明确创新产生的道德和法律影响等。尽管我们并不认为创新是完全可预测的,但是我们相信创新是可以得到管理的,可以通过管理让创新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负责任的创新应该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它需要把所有的社会行动者、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聚集到一起,共同对实现目标做出承诺,从而进行有管理的、利于社会的创新。

促进创新:政策的布局与关注点,2016浦江创新论坛政策论坛嘉宾观点摘录丨三思派在现场

肖林,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致中国经济增长发生积极变化。一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已经呈现出高新技术企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明显加快的趋势。二是新经济、新业态的活力正在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新兴产业的发展明显快于传统产业,高于整个工业5个百分点,特别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服务的应用,对整个工业的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企业的盈利状况开始出现好转。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2%,而且各个月利润都实现了增长,扭转了去年利润持续下降的局面,另外从一些工业大类行业来看,41个工业大门类,30个行业的利润是增长的。四是区域经济的结构加速重塑,特别是区域增长的格局更加协调。从中东西区域板块看,不同区域经济板块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正逐步缩小,这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在空间上的反映。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新始终是核心的位置,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核心要素。第一,要适应互联网浪潮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在互联网条件下产业创新的规律不一样,不能以传统的产业创新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第二,要以开放的视角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现在的产业集群创新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机构来完成,必须以更大、更开放的视角在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布局,在协同创新方面做出一些探索。第三,要以结构性改革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环境。对人才因素和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而言,这是最关键的,政府的主要功能应是弥补新兴产业的信息不对称和协调难题,减少创新企业面临的外部性成本。只有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科技创新。

本文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吴伊人博士 根据与会专家演讲实录整理。文章为演讲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随意打赏

创新促进创新浦江创新论坛三思而后行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