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媒体业务分拆,这是妥妥要上市的节奏
话说,今天的主题是要来恭喜36氪的同行们,恭喜你们分拆了,估计很快就可以融资然后直奔上市而去了,爱马,这又是诞生好多个富翁的节奏啊。要问八姐这种在媒体混了好多年、一分钱期权都没拿到、反而炒股亏掉了好多的人有啥感想,我只能说:人跟人,差距咋那么大呢?
好伐,先来说说36氪的这个变化。昨天,36氪发了封内部邮件, 宣布就是最核心、最基础的创业媒体业务分拆出来独立运营,著名媒体人、投资人 冯大刚则正式加盟,任媒体业务总裁。
根据内部邮件, 此前36氪公司的销售部、市场部,将直接并入媒体业务,成为媒体的销售部、市场部,向媒体总裁冯大刚汇报。媒体业务将组建独立的产品、技术团队,这个团队的人员,将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从公司现有的产品技术团队中挑选组建。
而独立发展的36氪媒体业务,显然是会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因为参照的路径就是36氪之前就分拆过 联合办公业务-氪空间,拆出来没俩月,氪空间就宣布完成了A轮融资,领投方为柯罗尼新扬子基金,跟投方则包括冯仑等著名企业家。而36氪的内部邮件也披露,其新的战略投资者进入。
所以说,真心要恭喜童鞋们,谁说苦逼的科技媒体编辑记者是没有前途的?谁说不拿车马费就过不了日子了?而且,俺真心祝愿36氪媒体的童鞋能好好干,争取搞个主板上市,别在神马难以套现的新三板上市,直接成为千万富豪们,哈哈。
(谁再说科技编辑们是一脸苦逼相,我就跟他急)
另外, 36氪这次任命的总裁也算是圈里牛掰的人物啊。2007年, 冯大刚就曾经参与了《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办,此后五年的时间内,他担任过助理总编辑、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2012年,冯大刚开始做VC,进入了经纬中国(MATRIX),在之后近五年的时间内,他主导并参与了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以及交易平台多个重要投资,并在超过10家被投企业担任董事。
反正吧,冯大刚也懂媒体也懂投资,看起来也是 36氪媒体业务很不错的人选,嗯,起码以后融资不是难事啊。
嗯,不多说了,总之,36氪的编辑记者童鞋们,恭喜了。苟富贵,勿相忘啊!
最后,附上36氪的内部邮件:
大家好!
今天,我们想通过这封邮件,公布一个关于业务方面的重要决定。那就是我们将把36氪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媒体业务,分拆出来独立运营。
媒体对于36氪的重要性,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五年多前,我们正是从最初的一家科技媒体开始,才走到今天;与我个人,与大家,这都是一份特殊的感情。
因此,做出这一分拆的决定,公司也是经过了反复权衡以及深思熟虑。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在新的竞争和成长环境下,实现36氪新的飞跃,跨入新的维度。
当然,这也不是我们第一次做出业务分拆的决定了。去年年底,我们就把极具发展潜力的氪空间分拆了出来,并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如今,氪空间对外业务已经初步扎根展枝,成为国内联合办公领域的领军者之一;既完成了A轮融资之后,B轮融资也即将完成,新的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也将进一步助推氪空间的成长。
我们相信,只要拥有最专业、最优秀的团队,有自己专注的目标,加上36氪已有的品牌、资源以及资金支持,媒体业务在分拆出去之后,一定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
我们已经邀请到著名的媒体人、投资人冯大刚,担任媒体业务总裁,公司董事会已经正式通过了这一任命。从本周开始,我们也陆续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这个全新的团队。
我们会尽快召开公司全体会议,以便让大家都能了解、认识这些团队的新成员。他们将和原有的团队精诚合作,共同打造更优质、更具针对性以及创新性的媒体内容和服务。
为了配合媒体业务分拆以及长期发展的需求,我们的组织结构上也会做如下调整:
1.此前公司的销售部、市场部,将直接并入媒体业务,成为媒体的销售部、市场部,向媒体总裁冯大刚汇报。销售部和市场部将根据媒体业务新的规划,做相应调整。
2.媒体业务将组建独立的产品、技术团队,这个团队的人员,将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从公司现有的产品技术团队中挑选组建。
以上调整今天起生效。
过去五年,36氪一直在因时而变,为的是更好地适用这个变化时代的需求。当然,无论管理架构和业务形态如何改变,我们执着于创业者服务,关注价值创造的初心,都将始终不变。
让我们站在这样一个时点上,去迎接媒体业务更大的发展,也去一起期待和创造属于36氪的更美的未来。
谢谢!
总裁办
2016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