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要一统出行,还缺实时公交
文 | 阑夕
滴滴与Uber的故事,占据了整个8月的开始。但是,滴滴与实时公交的故事,似乎还没有真正开始。虽然滴滴巴士,早在6月,正式更名为滴滴公交,涉足实时公交领域。但目前滴滴公交的上线城市总数不过7个,对外宣称11个。在实时公交领域,有着可观市占率及前景,是另一个先行者。
今年年初,台北市政府作出决定,将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时数据源向全球免费开放,这印证了实时公交APP「车来了」创始人邵凌霜早前的判断。
很快,「车来了」就将台北纳入覆盖服务区域,台湾用户――以及前往台北观光的大陆游客――都可以使用这款应用更加便捷的使用公共交通系统。
这种没有繁文缛节的简洁做法,被邵凌霜视作数字科技的未来趋势之一。而其在大陆支持的逾70座城市,数据源的获取,也正趋向多元融合。 包括依托某种「交易形式」,和地方政府签署技术合同或是通过公交公司,购买基础数据资源。也包括众包共享,以及接近台北模式的某些来自官方的城市数据,比如被称为大数据之都的贵阳,向车来了免费开放数据已近一年,目的是引领政府数据开放,以及协助车来了在贵阳的大步发展,继而提升当地的交通服务能力及满意度。
这使得邵凌霜相当看好这份事业的前景,一二线城市用户也是「车来了」的优先争取目标,创业三年以来,「车来了」只做了一件事情,即:帮助用户优化公交出行习惯。
与静态的时刻表和线路图不同,「车来了」提供了精确到「秒」的公交行驶监测数据,且能以闹铃形式提醒用户到站或下车信息。
由于需求广泛存在而实现起来又足够专注,「车来了」复制了工具类应用的升空轨迹,在极低的获客成本下做到了超过6000万用户的高度。
但是,相似的难题同样横亘在邵凌霜及其团队面前: 工具类应用的用户忠诚和使用频率都不成问题,却难以构成使人长时间停留和交互的场景,在查询并获得想要的信息之后,用户没有继续使用应用的动机。
尤其是在交通出行领域,「升级」的焦虑始终挥之不去。
以「滴滴出行」为例,它的「游戏中心」上线不到半年便被叫停,经营之惨淡可见一斑。事实证明,用户并不希望在等车或是坐车的途中在叫车应用里玩游戏,这种导流的效率极其低下,几近白白浪费的地步。
「百度地图」的玩法,则是接入百度的O2O整体战略,在工具产品中接入商业服务,把地图中的店铺展示权利交给百度分布于各地的代理商打包售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在邵凌霜看来,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移动地图将是「三分天下」的地位,超级城市的产生和日益拥堵的现实,会为「车来了」创造源源不断的用户需求,而中国公共交通日均2.8亿人次的规模,也让这门生意有着入口级别的潜质。
进化,迫在眉睫。
基于海量的用户群体,公共交通已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除了「车来了」之外,公交Wi-Fi、车载视频也都备受关注,从工具向上衍生出来的第一道服务,仍是广告。
碎片化的注意力,理应适合碎片化的内容插播,这条路径,亦被猎豹移动等公司实证可行。
但是,目前邵凌霜仍在谨慎考虑要不要伸手启动营收的决策。广告变现的好处在于手段成熟,在大量广告联盟的支持下,几乎不需要做出新的投入和改变。只是,「车来了」似乎更加愿意保持这份「随时可以盈利」的心态,却不必急于迈出这一步。
「 我们的用户虽然在行业看来是不值钱的那一批,但是他们有超过七成受过本科教育,而且收入的逐年递增非常迅速,与这些准中产用户提前建立联系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邵凌霜的想法,还是「养鱼为重、钓鱼次之」。
「车来了」也一直试图找到激励用户提交――而不仅是收取――数据的方式,那些出于机缘巧合而每天共享同一段旅程的公交乘客之间,或许可以发生一些新的故事。
「可能只是一句对于加班的吐槽,或是张贴一则交友信息和顺路约球,我们希望可以在应用中凸显出来,他们可以点赞和被点赞,在枯燥的行程中遇到新的同路朋友。」邵凌霜称,除了数据的精度和技术的强度之外,这种赋予场景以温度的做法,会为「车来了」造就更高的竞争壁垒。
在欧洲,实时公交都被服务型政府列为一项公共设施,其中,伦敦是最为杰出的案例。通过信息化的系统管理,早在10年前,伦敦就已实现了全城交通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发,互联网、短信、和信息亭均为当地居民的查询渠道,商业公司的介入余地不大。
国内情况有所不同,各地对于互联网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且相较应用互联网的突飞猛进,观念及能力,仍有滞后。 就像伦敦基于交通数据开发出的「拥堵收费系统」――以价格杠杆调控和遏制拥堵――被北京借鉴并推出每日收费几十元的草案之后,民意的反对声音络绎不绝,并无公共责任担当之意。
因此,中国的「智慧城市」计划推进,还是需要依赖商业公司的合作,由市场化的产品在前端解决问题,地方政府亦应向贵阳学习,站在「让利」而非「争利」的位置。
当然,变化正在加速到来。「车来了」需要做的是,在提速之年,抓住每一次机会,保持自己的领先。即使「滴滴公交」问世及腾讯百度之类巨头的加入,带来新的行业波澜;山寨「车来了」的产品也突然多了起来,让人感到压力与动力齐增。
邵凌霜看重「车来了」的社会价值,根据统计,「车来了」的用户由于能够借助产品提前规划自己的候车时间,他们要比全国用户平均少用11分钟在车站的盲目等待上。这种小事看上去似乎不足挂齿,却让用户的时间效率使用更佳,同时促进了公共服务的人性化。
他将今年的用户总量和月活数字分别定为1亿和1000万,并加强了营销层面的力度,近来在社交平台存在感极高的「段子手明星」大张伟成为首个代言对象,还为「车来了」写了一首同名神曲。
有人说,公共交通是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多以增量建设实现了速度的飞跃,却在事后欠下了大量积压的效率债,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最终由全体居民共同承担了恶果。
如何在还债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创造全新的价值,是邵凌霜为自己列出的使命之一。他推崇日本传奇企业家稻盛和夫的理念:工作就是一场修行,只有热爱它,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