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赵普:又一位央视名嘴投身创业,要用商业来对抗传统文化的流失
兴趣社区+匠人电商,赵普想要重塑“齐梅关系”。
文 | Eunice
继郎永淳加入找钢网,张泉灵投身互联网创投后,又一位央视名嘴,加入了互联网创业的大军。
离开央视一年后,一度传闻进入高校的赵普终于回归商业。今日,匠人手作电商平台东家也即将正式宣布前央视《晚间新闻》主持人赵普,以合伙人身份正式加盟。
东家上线于2015年5月,是一款基于东方生活美学的社交平台与兴趣类电商。上线初期,平台主打社交,为匠人和手工艺爱好者提供商品展示、互动交流的线上社区,5个月后,东家上线电商功能,升级为原创手工艺品电商平台。
赵普与东家的缘分已久,上线之初就已经开始关注,2015年12月,赵普还以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主任的身份,对话过东家平台上两位匠人。其实从央视辞职前,赵普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坚定参与者,早在15年前,就追随冯骥才先生共同参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北京电视台任职时,还原创了纪录片《传人》,希望能够保护濒临失传的手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理想与情怀也需要商业化落地,《传人》最后因为经费原因难以维系,作为NGO组织的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也不能再单纯依靠公益与政府资助。对于传统文化,赵普一直的观点是,“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这与东家的Slogan“让传承成为潮流”异曲同工。
那么,选择加入“兴趣社区+匠人电商”的东家,能不能将东方美学商业落地?消费者又是否愿意买单?近日,36氪就此独家专访赵普,与他聊聊关于商业与情怀的平衡术。
以下为对话内容:
36氪:离开央视后的一段时间,你一直以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出现,现在为何从NGO组织向商业化转变?
赵普:我觉得还是需要相信商业为手工业者带来的价值,初衷是公益的,因为我希望手艺人能活得更好,我也希望这些传统的、东方美学的手工艺能够深入地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的是复归,有的是再创,但如果没有商业承托,这个事情就做不下去,至少走不远。
36氪:从目前的销售数据来看,东家的销售增长很迅速,从今年3月月销售百万,到11月达到2500万,品类、销售方式上做了哪些突破?
赵普:其实通过和手工匠人,或者与手工结缘的人群接触中,我们发现这个传统手工艺,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粘性的小众市场。要提高平台的双边粘性,其实并不难:
第一,平台的品类足够丰富。东家如果只是一个商铺就没意思了,这也是我们坚持做平台的原因。目前平台的SKU是20万,品类的不断增量才有可能干预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第二,是平台的卖法。我们今年尝试了一些有趣的销售方法,比如:“押窑”:把一盘做好的瓷器,进炉前就上线售卖,结果有风险,可能一炉皆废,用户就要认赌服输,但也可能一炉精品,价值倍增。我们也在尝试,“先付款、再设计”的方式,会有一个设计概念的雏形,付款认购后,由设计师与用户互动,最后成型,其实不是设计师本人的,也不是消费者的,而是互动的结果。这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买家在买的过程之中享受到了这个乐趣,你未必会做手艺,但是你懂得手艺,理解手艺,这也是匠心。
36氪:大部分的手工艺人其实很难有一个权威的认证来确保质量,平台如何筛选匠人?
赵普:在不同的门类下,我们都有不同的细则规定,东家培养了一批“掌门人”分管各个类目,来负责前期把关、看样。当然,我们还有后期把关,现在平台将近四千匠人,其实每天有进出。只要发现东西质量不过关,有假冒或者抄袭等不诚信行为的,或者还有一些只是以匠人面貌出现的经销商的,会立刻要求退出平台。
36氪:目前平台的客单价是多少,匠人不少产品是非量产、非标品,平台会干预定价吗?
赵普:现在客单价在800-1000元左右,定价的话还是互动定价机制。也就是说匠人有自己的定价权,但是我们会帮他调整,这就是平台价值,定得过高或者过低,都不符合我们共同的利益。
36氪:有没有一个标杆或者量化的标准来判断价格是否合适?
赵普:我们有同比数据。比如说价格浮动空间很大的玉器,我们会给他一些数据参考,比如告诉他多少人喜欢哪种东西,搜索习惯、搜索脚印,以及我们以往的价格反馈都会有,不过数据价值的前提是数据囤积的量。我们才做了18个月,到明年,这个数据量更大的时候,平台给到的信息也会更加精准。
36氪:东家作为平台,除了交易本身,还会为手艺人提供哪些服务?
赵普:手工艺人一旦入驻平台,我们会有一轮的曝光机制,比如新入驻匠人的产品的首发,会搭配直播、众筹,甚至涉及一些拍卖、押窑的玩法,也会通过“匠人志”让用户熟悉、了解这个手工艺人,这些过程都轮过后,手艺人对平台的粘性也就很强了。
36氪:从兴趣社区走到电商,东家想要给用户输出的是什么?
赵普:其实东家所提供的东西有四样,他们并不是ABCD的顺序,也可能是同时产生的。
第一个,是器具,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商品。比如以茶为例,茶叶、茶盏、茶杯等一切相关的器具。
第二个,是生活方式,拥有了这些器具以后,生活方式已经被干预了,好比买了茶具会邀朋唤友,你让其它人去品鉴,就多了一层社交的含义。
第三个,是空间,你很可能会为了这些器具去单独设立一个空间,比如一个饮茶的区域,摆设的角落。
第四个,是生活哲学。12月19号,我们有上线抄经活动,需要用户拿出两个多小时抄写一张经文,其实是打乱了用户原本的生活节奏,影响到了用户的生活哲学。
36氪:你在加入东家后,就推出了“高山流水”计划,请到了包括史国良、乔晓光、张传�等国家级名匠来站台,除了代言的价值,还想做些什么?
赵普:这个计划是想重构中国文化史上一些关系,我要让一个名人对接至少一两样的中国传统手工艺,让这些见多识广的传统文化人,可以和现在那些在乡间的、散布在田野的民间艺人有对话、有交流,可以提携、带领他们走得更远。想塑造一个在中国文化领域更经典的“齐梅关系”。
36氪:有没有考虑过在线下提供一个消费场景?增加线下的获客渠道?
赵普:其实获客,我们早期没有太多资金预算就是靠口碑传播,现在开始慢慢做一些推广,其实获客最有效的是依靠社群聚集,层层向外扩张。至于线下会有,在国子监的东家会客厅其实就是扮演这样一个角色。规模不大,400平米左右,可以做一个展示活动。但现阶段不会以销售为目的,未来可能会形成销售,但具体形式还没有确定,不想把平台做得太重,不然会牵扯太多人力。
36氪:东家现在完全免费,未来的商业化如何打算?
赵普:我们不排除未来启动收费,但是现在我们期望我们平台上的匠人东西要足够多,匠人要足够的优秀,这个阶段,我们认为现在还不完全成熟。我们其实不着急盈利,现在不过是基本运营的成本,不烧钱,既不补贴匠人,也没有补贴给消费者,只是先专注于搭建平台。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年末盘点 | 如果把366天浓缩为一天,这是你想要的北京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