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来了,外国“学霸”转校生的中国之旅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王新喜

WeWork来了!今年3月,美国联合办公初创公司WeWork完成4.3亿美元的F轮融资。而其投资方的中方背景,向市场释放了强烈的信号,让界内盛传 “WeWork要入华了!”

随着WeWork门店装修照曝光,WeWork入华落地上海的消息已经作实。据了解,这是WeWork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家门店,位于静安区延平路135号,距离上海地铁7号线昌平路站约10分钟步行路程,总面积约三千余方,目前正在装修阶段,预计7月1日正式开放入驻。

  

作为全球办公共享平台的鼻祖,WeWork 2010 年创立于美国纽约,截至2016年3月,其在全球的23座城市拥有80个共享办公场所,分布在美国的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城市,以及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以色列特拉维夫等。

   狼还是鲶鱼?

早在WeWork入华之前,国内已经涌现大量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类的项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受“双创”战略鼓舞,中国的众创空间及联合办公室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众创空间总数已达到1.6万家,而中国在联合办公领域一年间发展的数量已远远超出全球总数。但其中大部门项目的商业模式,还是局限于收取租金差价的模式,通过 “整批零卖”方式获得租金收益。大部分空间产品在开发和运营等层面,则是出现同质化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创新创业的浪潮,给这个市场带来了大量的需求,但供需失衡的局面,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还是对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了让人担忧的隐患。在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之后,今年初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被普遍看衰,甚至爆出了“倒闭潮”的说法(如下图:2016年4月深圳知名孵化器孔雀机构遭强拆),市场重新洗牌的局面,初见端倪。

  

而此时,WeWork信心十足的闯入中国市场,不少业界同行高呼“狼来了”。一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的作业成绩都不太好,而另一方面,外国的“学霸”转校生要来了。一时间,仿佛大家谈WeWork色变。

但细看这个问题,一方面,外国的学霸,需要尽快适应国内学校的行情,找到更加接地气的学习和发展的打法。以市场为检验,调整和优化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此时互相抄作业的同学们,则要看看如何取长补短,找到学霸之所以为学霸的原因,明确自身的特色及优势,来取得成绩的突破。

WeWork不是狼,中国的“WeWork们”也不是手无寸铁的羊。竞争中,新角色的加入,或许也会帮助同台竞争的同学们,打开新的视野,带来新的机会,将市场推入另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看,“鲶鱼效应”无疑是推进整个生态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

   外国学霸的中国之旅

虽说WeWork进驻上海的消息已经作实,连场地都已经在装修了。但在进一步的推广运营层面,WeWork则显得相对低调。其官网,只在“进驻城市” 版块,添加显示了上海的入口。

而在进入“上海”的页面后,图片依然还是显示coming soon(即将到来)。

在产品方面,WeWork提供两种产品,一类是工位,价格在2200元/月,一类是办公室,分几人办公空间,其中一人间的价格是3300元/月。相较于国内部分众创空间产品而言,价格还是相对更贵。不与同类产品打价格战,似乎是笃定相对于价格,创业者更需要的是WeWork提供的实体空间背后的“软性服务”与社群体验。

在获客方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WeWork,想必也是非常自信。本身拥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拥有大量的品牌簇拥,这为WeWork打开中国市场,奠定了较好的市场基础。官方运营方也曾表露,虽然WeWork提供“今天预定,明天入住”的服务,但实际上,由于WeWork的名声在创业者中太火热了,所以总是供不应求,通常要提前一个月才能约上位子。

而进入中国市场时,背靠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的同时,WeWork也似乎有意尝试渠道合作。记者尝试搜索WeWork相关的关键词,发现一条关于WeWork渠道合作的消息。消息显示,本次入华,WeWork首批渠道合作方中,选择了互联网O2O租赁平台――点点租。

有资料显示,作为商办租赁细分市场的互联网租赁平台,点点租创立自2014年3月,并且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快速拓展了北上广深、杭州、西安六个城市,整体租赁额突破20亿元。点点租官网显示,其对于租赁用户,提供全程免佣金的服务,并且通过技术的嫁接,帮助用户线上快速匹配房源,结合线下看房顾问的标准化专业服务,提高用户找办公室整体流程的效率与体验。

并且在企业级需求市场,点点租也有做相应的尝试,其“企业礼包”模块,为租赁客户提供,包括金融、装修设计、通讯、工商财务、设备租赁等统一的服务解决方案。将租赁作为企业需求的入口,深挖租赁后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拉长用户服务周期,这似乎与孵化器或众创空间提供的用户增值服务概念,有“异曲同工”的感觉。

由此也可看出,在渠道选择方面,相比于门店、端口获客的传统中介,WeWork似乎更加看好新型的互联网租赁平台的体验及效率。也许在合作方的气质与理念方面,更容易达成“不谋而合”的默契与信任。当然在渠道合作上,WeWork选择范围也许不会仅此一家。毕竟进入新的市场,相应的选择与决策,都会相对谨慎。

而WeWork何时揭开神秘的面纱,开门迎客。是否真如官方宣传,以及用户所感觉的那样,这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一个家。其为人津津乐道的“社群文化”,在中国的创业氛围下,是否能在空间产品及用户之间,激起更猛烈的化学反应,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无论怎样,WeWork来了,and let’s work!

作者:王新喜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随意打赏

wework办公模式wework 中国毛大庆weworkwework模式wework中国之旅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