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IT人才需回归传统行业 马斯克已身体力行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无穷|IT人才需回归传统行业 马斯克已身体力行

2016年8月1日,LeanCloud联合创始人&CEO 江宏博士参加了搜狐科技主办的直播栏目《无穷》。节目中,江宏博士提出观点:IT行业将吸引了过多人才,从而导致其他重要领域的人才流失。以下是搜狐科技对嘉宾演讲的整理。

无穷|IT人才需回归传统行业 马斯克已身体力行

   图1:直播实况

  纵观历史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其它行业,例如航天航空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直到今天为止IT行业仍然是职业市场上面最火热的领域。但LeanCloud CEO 江宏博士担心按照这个趋势 IT 行业将吸引了过多人才,从而导致其他重要领域的人才流失。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IT行业吸引了大量人才。从整个市场来说人才流动还是受薪酬驱动的。IT 行业众所周知的高薪吸引了大量人才。那么IT行业真的那么有钱吗?虽然有一些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例如腾讯阿里、百度、GOOGLE、Facebook等,但是在互联网行业盈利的公司并不是很多,包括很多上市公司像都是亏损的。总体来说,这个行业更多还是资本驱动的行业,很多公司其实通过在资本市场融资支撑它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就业市场上所呈现的这样的现象是否能反映真实的需求?很多人相信市场的力量,自由市场是最好的,如果市场说这个行业薪酬最高,在现实当中一定是这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最强的。但是市场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第一市场反映的是一定周期内的需求,互联网行业很多企业是靠资本市场的输血来发展的,作为资本市场机构来说也就是这些VC机构来说,它的一个资金周期是五到十年,它会为五到十年的收益优化。有一件事情要二三十年得到收益见到成效,那么它很难在这个市场得到青睐。

第二个局限性是,市场的功能当只有市场激励规则很好的时候才能很好地发挥,如果市场的激励规则不合理,资源分配不一定导致对社会最好的分配结果。对个人来说在中国或者在美国,财务状况还是社会是否认可他主要的指标或者说一个规则,当外界都是以这样一个规则去衡量人是否成功的时候,就业市场上自然会流向薪酬上面看回报最高的行业。所以IT行业呈现出的火爆需求并不一定真实反映社会真实需求。

  Elon Musk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看重短期回报和金钱的激励,从而跳出互联网行业投身汽车,能源,航空等传统科技行业。Elon Musk创立SpaceX的原因是,他觉得对人类来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成为生活在多个行星上的物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他觉得只有生存在多个星球上的物种才能避免毁灭性的事件带来的打击,于是他就去做了这件事情。 对于个人来说,特别当你到达一个不再需要为很现实的生活上的压力去做选择的时候,需要退一步以更长远的眼光或者一种更有历史感的眼光去选择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行业来说,特别是传统行业, 各个行业都应该承认 IT 作为工具对这些行业的价值,并且应该给予这样的人才相应的回报,这样才能避免人才过度地聚拢到IT 行业里面, 使得人才更合理地分布在各个领域。

【嘉宾演讲实录】

   IT 行业的演变历史

1961年的时候,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在太空的人类,后来美国受到刺激,美国总统肯尼迪61年的时候发表演说,我们要在60年代结束之前把一个美国人放到月球去,而后来在69年的时候美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从61年到69年八年的时间,在那之后当时的人一直都是对航天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如果说现在回到70年之后的那几年跟当时的一个人说,到2016年的时候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再把一个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并且美国说他从现在开始要花20年的时间准备才能够再一次把一个宇航员送到月球上面去。

70年代的人可能很难相信这一点,如果你去问他,他觉得2016年航空工业发展成什么样,他可能会告诉你,那时候人类应该已经在月球上面有永久的基地,人类应该已经到达过火星甚至人类已经可以在火星上面去建立永久的殖民地。但是如果你去跟他说到2016年的时候或者说大家手上都有一个比一包烟还小的设备,通过它可以跟地球上任何一个人沟通,并且你通过它可以访问一个叫Internet的东西,你可以获取到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知识,他同样觉得很难以置信。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或者IT行业的发展速度是远远超出其它行业的包括航天业包括我们说的基础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生物,我们今天拿物理来看,我们觉得很前沿的东西包括量子力学包括相对论等等这些东西其实都是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理论,其它学科很久很久没有出现类似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波恩等等这样的大师。

   IT 行业高涨的人才需求

1999年的时候《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标题叫做“数字的人才流失”,当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进入IT还有计算机相关行业,当时相当于中国的各种职业学校越来越多,计算机硬件容易过时,很多公司都很愿意给学校去捐助一些二手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等,但是没有人给学校捐助所需要的实验设备。这篇文章的结果表示一种担忧,这篇文章的作者觉得十年以后我们需要最多的会是生物学家而不是计算机而不是程序员不是搞计算机的人。这样说是因为当时正处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都预测人类基因组完全测序成功之后,基因工程、生物医学等等这些领域会有快速的发展,当时是这个判断,至少当时所说的预言没有在市场上反映出来,直到今天为止IT行业仍然是职业市场上面最火热的领域。IT行业不管从薪酬还是需求来说,是各个行业里面最高之一。

Oracle的CEO2010年发表演时说,现在是21岁万万不会选择进入计算机领域,我可能会学习基因工程学习分子生物学,因为我觉得通过我的努力治疗类似痢疾的疾病,可以挽救几百万人民,我们现在经历了三代计算架构,大型机、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基于互联网的架构,我觉得未来一千年都不会有新的计算机架构,所以计算领域会变得越来越无聊。他的预言现在看没有成为现实,虽然说我们没有什么新的架构出来,但是IT领域计算机领域没有像他说的无聊,不断有新公司冒出来不断有新的产品。

我以前考大学的时候填志愿,我很小就开始学计算机,大概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后来初中开始学习编程参加过一些比赛,到我高中填志愿的时候觉得除了学计算机之外也不知道该学什么,我当时志愿填的全都是计算机专业。我的父亲不太支持,他当时觉得计算机和英语一样,最终都会成为各个行业的工具,也就是以后不管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人,都需要去学计算机学习去学英语,这两样东西会成为工具,把它作为一个专业区学其实是没有前途的。当时我觉得他说的也挺有道理,只不过后来他也没有在现实的市场当中成为现实。

   市场需求vs 真实需求

为什么前面说的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这些预言没有在今天成为现实?现在的就业市场接近于自由市场,我们早就已经过了分配工作的时代,人才流动是自由的,大家都可以选择自己做什么,从整个市场来说人才流动还是受薪酬驱动的。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观察到,有很多中国学生原来是学习基础学科的,比如像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一个特点在系里面有一些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里面有一两个辅导的教授,在他下面需要有大量的学生去负责做实验等等一些具体事情,通常来说每个生物试验室下面有几十个研究生,很多学这些专业的学生相对其它专业来说比较容易到美国,其中有相当部分可以说甚至大部分后来基本转行到不相近的金融。2008年之前除了计算机还有金融,很多同学学物理后来去华尔街做分析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也有很多人从华尔街流向硅谷。

在国内比较正常的市场化行业里面,少数垄断行业不说了,在市场化的行业里面薪酬最高的领域还是IT和金融领域,应该说总体来说金融的从业人数还不算多,因为你基本上不会看到招聘网站是专门为金融业服务的,但是有几个很大的招聘网站比如猎聘、100OFFER是专门为互联网公司服务的,可见这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之强。知乎上面曾经有一个帖子说程序员是不是真的很累很辛苦?我觉得程序员确实是很累很辛苦但是并没有比其它行业的人更累更辛苦,今天客观地说,程序员也好或者在IT行业从事工作的人比如产品经理、设计师等等,他们所从事的应该还是中国性价比或者说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职业之一。

我们说了半天IT行业,IT行业指的是什么?Information Technology就是所有涉及到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还有处理的技术,IT行业自然就是指围绕这些技术所产生的行业。Information Technolgy作为一种技术产生的很早,但是它成为真正的独立的行业是最近这几十年的事情,如果大家说关于信息的技术,最早甚至可以推到算盘,处理信息数据,虽然比较简单。算盘公元两三年前就发明了,中国、罗马、埃及等等国家都有,不是中国专有的,后来希腊公元前一世纪发明了一种在航海船上使用的今天归类为模拟计算机,用来计算各个天体的位置用来导航的,18世纪莱布利兹发明了二进制,他是物理学家,发明了二进制。再后来20世纪二战的时候IT更多的是为军事服务的,去年很多人看过讲图灵的电影,那段时间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那时候IT基本上是用于军事,图灵用它破解了德国的密码,还有一个问题是德军轰炸英国的时候雷达比较原始,无法判断是德军的机群还是一群鸟飞过去,当时也用计算机处理这些雷达信号来判断军队该不该去组织战斗机拦截。后来大家熟悉的历史,比如苹果发布了APPLE1、APPLE2最早的个人计算机,后来IBM发布了使用DOS系统的个人电脑,到85年的时候微软发布了Windows1.0,直到互联网产生计算机成为电子消费产品像今天的手机,IT达到了可以触及到最终消费者的时候才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在这之前它是服务于军事,服务于物理,服务于其它的行业。

说了那么多,虽然说IT作为一种技术的历史环节,但是现代意义的IT行业是这几十年才存在的。以前在美国学计算机的人都比较熟悉一个计算机科学家,他在1951年在荷兰结婚,荷兰的结婚证要登记自己的职业,他在职业上面写了“programmer”(程序员),他的申请被打回来了,因为当时没有人做过程序员这个职业,至少程序员这个职业出现是在1951年之后到1960年左右才成为一个正式的职业。

为什么那么短历史的行业,IT行业在短短几十年里面汇集了那么多人才,成为全球薪酬最高的行业之一?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个行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之前大家就业都是自由选择,如果市场角度来看人才是往薪酬更高的行业去流动,这个行业的钱是哪里来的?我们知道世界上很多很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像大家熟悉的BAT、GOOGLE、Facebook,其实在互联网行业盈利的公司不是很多,包括很多上市公司像京东等等都是亏损的。总体来说,这个行业更多还是资本驱动的行业,很多公司其实通过在资本市场融资支撑它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就业市场上看到的这些现象是不是能反映真实的需求?很多人相信市场的力量,自由市场是最好的,如果市场说这个行业薪酬最高,在现实当中一定是这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最强的。我们也需要看到市场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市场反映的是一定周期内的需求,刚才说互联网行业很多企业到资本市场的输血来发展的,作为资本市场机构来说也就是这些VC机构来说,它的一个资金周期是五到十年,它会为五到十年的收益优化。有一件事情要二三十年得到收益见到成效,那么它很难在这个市场得到青睐。如果我们看一个人一生几十年,从个人角度来说,他可能是为自己后面这几十年的收益去优化的。市场还有另外一个局限性,市场的功能当只有市场激励规则很好的时候才能很好地发挥,如果市场的激励规则不合理,资源分配不一定导致对社会最好的分配结果。举一个例子,当然我们国家或者说各种制度不健全的时候,当污染环境没有成本的时候就有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最低成本最高利润可能就会去排污污染环境,而我们现在所做的许多事情,比如对造成污染的企业罚款,出台政策鼓励大家用电动车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在市场经济当中给污染造成一些成本或者提高污染环境的成本,通过市场的力量改变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对环境污染的行为。对个人来说在中国或者在美国,财务状况还是社会是否认可他主要的指标或者说一个规则,当外界都是以这样一个规则去衡量人是否成功的时候,就业市场上自然会流向薪酬上面看回报最高的行业。

   传统行业将依赖IT 技术

几年以前我在学校上面看到发表在《Science》上面的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各个学科发展到现在其实都非常依赖IT技术,比如大家熟悉欧洲的大型计算机在运行的时候每秒钟会产生几个GB的数据,如果你在离子对转机上面去做一个实验,要从这个实验得出任何有意义的数据你需要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且你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去写程序去高效处理这些数据。另外,像生物学上面刚才说到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当时可以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处理项目,或者说是数据挖掘项目。虽然说各个学科都越来越依赖IT技术IT人才,但是学术界有一句话叫做学术界的规则只承认那些发表论文者,如果你没有论文发表,你在学校里面没有办法评上教授没有办法拿到中国叫终身教授这样一个资格。像生物、化学实验室有大量的提供他们在实验室里面负责做实验负责写程序类似分析这些实验数据,去产生这些实验结果,他们不是写论文的这些人。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在美国大学里面不断有人从物理、生物等等学科流向IT行业。当他们掌握了这些IT技能,但是却又得不到自己所在的行业承认他们价值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流向可以承认他们价值的行业。那么对于IT业来说,他们掌握的这些技能对IT业来说是第一生产力,你是一个程序员,你到GOOGLE去做开发的人比耶鲁大学某一个生物信息实验室写程序分析蛋白质或者分析DNA的人得到的认可要高得多。市场上之所以是今天这样一个局面是因为市场有两个局限性,第一它反映的是相对短期的需求,第二在很多时候其实市场的规则是不合理的,有很多其它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IT人才的需求没有在市场上反映出来。

   Elon Musk 投身传统行业的原因

已经结尾的时候我想说一下Elon Musk、佩奇,我之前提到他在访谈里面说的关于航天的例子,Elon Musk是很特别的人,佩奇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说,如果他必须把他的所有财富现在给一个人的话,他会选择给Elon Musk,因为他是一个很有远见而不是追求短期回报的人。Elon Musk说过他为什么要创立SpaceX这家公司,他觉得对人类来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成为生活在多个行星上的物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他觉得只有生存在多个星球上的物种才能避免毁灭性的事件带来的打击,他就去做了这件事情。他说他起步的时候准备把他从PayPal赚到的钱一半的财产投入到这件事情,没有希望得到任何回报,他做这件事情不是因为他分析了各种可能性觉得我来创建一家公司对我来说是回报最高的事情,而是这个对于他来说或者说对人类来说最优意义的一件事情,他花了很多年的准备,一开始完全用个人资产去起步做这件事情一直到今天让SpaceX成为非常成功也非常有商业价值并且带给其他人很多希望的公司。

对于个人来说,特别当你到达一个不再需要为很现实的生活上的压力去做选择的时候,需要退一步以更长远的眼光或者一种更有历史感的眼光去选择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需要更多的像Elon Musk这样的企业家,也需要更多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作为行业来说,我们很多时候特别是对于IT行业之外的这些传统行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去考虑为什么这些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特别对IT人才的需求没有真实真正反映到人才市场上面去。各个行业都应该承认IT作为工具对这些行业的价值,并且应该给予这样的人才相应的回报,把需求反映到市场上面去,这样才能避免人才过度地聚拢到IT行业里面。

   提问环节:

   主持人:您曾经在耶鲁读过博,在耶鲁大学读博是什么样的体验?

江宏:这个问题之前也有其他人问过我,一个学校对一个人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特别对于研究生来说,大部分的经历是跟自己的导师去交流,在我读博的五年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导师,身处耶鲁这样的环境跟很多人共事。我导师是特别严谨的人,我们一起写论文的时候不管是我跟他也好,或者我跟他还有其他教授写论文,他最后会去把关、更正里面每一个细微的错误,包括标点符号等等,当时那种很严谨的态度对我后来一直是影响非常深的。耶鲁本身是很有人文氛围的学校,跟美国的MIT和哈佛都不太一样,MIT和哈佛相对来说是压力比较大比较紧张的氛围,在耶鲁相对来说让人觉得更放松一些,我当时在那里大部分时间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研究,每周跟我的导师在咖啡店见一次面。

   主持人:我了解到02 年到07 年五年的时间,是您读博的时间,那可以问下您博士期间是天天都在写代码吗?课题是什么样的?

江宏:我在读博士期间写的代码很少,在学校里面像物理系等等甚至生物这些专业写代码的会多一些,就像我刚才说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科是非常依赖IT技术,所以对于很多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反倒会需要写很多程序去处理他们的实验数据,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特别对于我们方向比较偏理论的学生来说反倒不太需要写程序,用计算机的时候大部分是用来写论文。

   主持人:现在大家可以发问了,您刚才讲到程序员有很多类,有很多人赞同,特别是码农。您觉得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江宏:这句话可能有两种方式去理解,一种程序员相对其他人的竞争力,一种程序员相对其它行业的竞争力是什么。有句话人文科学教给你的是质疑的精神,基础学科我们说的科学教给你的是科学的方法。计算机科学教给你的是系统的思维,好的程序员会懂得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问题,直到把看似很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步步能够可以执行有可行性的步骤,如果拿程序员跟其它毕业的人比,这个会是他的强项。另外一种理解方式,在程序员之间怎么样才能具备竞争力的话,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习能力,因为IT行业是变化很快的行业,它逼着你不断去学习。另外一点,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技术人员会非常有竞争力。我自己那么多年见过很多优秀的程序员,但是很少见到在技术方面很强同时沟通能力也很强的人,这样的人在一个公司在一个团队里面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持人:我想替一些码农朋友问,写代码的时候最痛苦的就是Debug 的过程,像LeanCloud 这么大的公司,如何有效地进行code review 呢?

江宏:Code review其实是我自己在GOOGLE学到的很有用的流程,大公司跟小公司还是不太一样的,在GOOGLE的code review做的非常严格,每一行代码都是必须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工程师Reveal后才能最终录入到代码库里面成为正式的被发布的代码。在GOOGLE的时候遇到这样的瓶颈,改了一个东西等着其他人去review,不同的文件需要不同的人去review,每一个改动就要一周多彻底完成,有时候需要同时并行做许多事情。我在总部跟中国的同事也协作比较多,也有中国的工程师提交代码给我review,在不同的时区,导致节奏非常慢。现在在创业公司我们采用的是相对来说不是那么严格,但是也能保证代码迭代的速度,一个人的代码必须由另外一个人review之后才能发布,但是整个流程上面简化很多。

   主持人:听上去是比较痛苦的过程,大家都可以通过弹幕提问。有人提问您可以讲一下创业经历吗?

江宏:我的创业经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在GOOGLE的时候挺早觉得我肯定是要离开GOOGLE去创业,肯定会回到国内,想要离开创业的原因也蛮简单的,因为我本身不是喜欢呆在大公司的人,我进GOOGLE的时候就有计划几年之后会离开。后来到我在GOOGLE呆了三年多之后就离开GOOGLE,当时没有特别想好去做什么,后来我就直接回国,一开始在广州做一个同学创业公司的CTO,那边呆了一段时间。后来Youtube的两位创始人,Youtube卖给GOOGLE之后他们出来创业一家公司,他们当时希望在中国成立一个OVOICE的办公室,当时通过创新工场的开复老师介绍认识陈士骏,之前他在GOOGLE的时候我也在GOOGLE,通过开复认识,我后来成了AVOS的合伙人,我们负责多个产品的开发,他们对后端的需求是共通的,或者说可以变成场景化的东西。后来各种原因AVOS独立出来我们后来改名叫LeanCloud。

   主持人:AVOS 是由Youtube 的两位创始人建立的,那您可以和我们分享Youtube 的两位创始人分别是什么样的?

江宏:两个创始人查德·赫尔利、陈士骏。陈士骏是一个台湾人,他在美国长大,Steve是很典型的工程师,当时我之所以选择加入Avos当时Steve从美国飞到北京跟我见面,当时有很多共同语言,聊的比较好。他虽然是亿万富翁,但是一直对技术有很强的热情,包括我们在Avos工作期间他经常自己写代码,他一直是一个开放程序员,一直会写一些东西,是一个很可爱的人。陈士骏是一个设计师或者说他是设计师出身,他创业包括在Avos还是担任CEO的角色,他们两个人都是PayPal的早期员工,大家用过早期版本的PayPal的话,那条LOGO就是陈士骏设计的。Steve在Facebook工作过很短的一段时间,在Facebook工作了大概不到一个月,是Facebook第十几号还是20号员工,当时他在Facebook呆了一个月,他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后来就从Facebook离开创立了Youtube,算下来他在Facebook一直呆下去到Facebook上市,如果从单纯的经济回报角度上来看的话,他也会成为亿万富翁,但是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没有今天的Youtube。

对于应用平台来说,长期来说还会是IOS和Android处于长期竞争的情况。而且就我们自己的统计数据来看,其实就LeanCloud上面跑的应用平台分布情况来看,IOS还是能占到将近一半,比Android低一些,但是非常接近一半。不管国内国外,基本上后面几年还会是IOS和Android去瓜分移动平台市场。大家不要忘记,大家习惯于拿IOS和Android比,IOS只是苹果一家公司,Android虽然占到一半以上,但是它是很多家公司合在一起。

   提问:国内和国外互联网环境有什么差别?

江宏:之前我注意到一个很大的差别,国外细分市场的竞争不像国内这么激烈,这里面有一些好处有一些坏处。我举个例子,在国内大家非常熟悉百团大战、千团大战,很多团购网站互相竞争,在美国很少看到这样的现象。在美国Groupon团购网站发展起来之后,没有太多人学它或者没有太多人试图跟它进行竞争。但是在国内烽火的感觉非常明显,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两个行业是大家蜂拥而上的,以前是团购,后来是O2O,再到今年AI、智能硬件、机器人等等还有最近的VR也是一下子出来很多做VR的公司,我觉得这个是我看到比较大的差别。其中的原因很难说,一个是因为国内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公司本身比较多,关注自然会造成某一个发展比较快的行业会聚集大量的公司。另外,生态系统或者创业文化上面也会有一些不一样。

   提问:对这个节目有没有什么改进的建议?

江宏:很荣幸作为《无穷》第一期的分享者,首先这种形式很好,可以比较放松地去探讨一些观点,说一些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至于改进的话,以后有互动性更强的方式会更好一些。不知道观众想的是什么或者我讲到一些内容的时候不知道观众有没有理解,是否需要进一步解释还是大家对这点已经听够了,会有这样的一些情况。机制上面让观众的反馈能够更直接的反馈。

主持人:搜狐还是一个很传统的媒体,希望大家能学到一些东西,而不只是看一场直播,后期我们会把视频整理一下发给大家,欢迎关注搜狐科技的公众号,希望下次带给你们更好的学习体验。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拜拜!

江宏:谢谢大家!

无穷|IT人才需回归传统行业 马斯克已身体力行

对我们的节目有任何的意见,我们都欢迎大家给出意见。您可以在下面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也可以扫一扫以下二维码或者在微信公众号上搜索“搜狐科技”公众号,给我们留言。谢谢您的参与!我们将努力改进,带给您更好的学习体验。

合作联系方式:

chenchengu@sohu-inc.com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