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73亿美元的滴滴推迟上市,程维在下一盘什么棋
文/小饭桌新媒体主编 袭祥德
滴滴出行新一轮45亿美元股权融资让人咂舌。算上招商银行25亿美元银团贷款,中国人寿20亿人民币长期债权投资,滴滴新一轮融资达到73亿美元,远超Uber前不久宣布的35亿美元融资。
一边是国内乘客、司机对移动出行平台越来越多的抱怨,以及安全隐患的爆发;一边是越来越高的估值,和投资者奋不顾身的加码。新一轮融资后,滴滴出行的估值达到280亿美元,而Uber的估值更是高达650亿美元。
与其冒着风险一轮轮融资,不断稀释股份,滴滴为何不通过上市筹集资金?
“滴滴没有上市计划。”滴滴创始人程维近日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其实,前滴滴CFO徐涛2015年底离职,就已经表明,滴滴放弃了短期内上市的计划。
那么,是什么让滴滴必须不断疯狂融资?又是什么让滴滴放弃赴美IPO?小饭桌了解到,不是程维不想上市,而是因为现在并非上市最佳时机,而且他可能已经找到了既不直接上市,又能收割资本市场的方法。
本文将试着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滴滴没有护城河
尽管现在滴滴拥有可调用资金105亿美元,平台注册司机超过1500万,单月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但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滴滴至今并没有在移动出行市场建立真正的护城河。
创立四年,滴滴出行的用户更多是依靠前期烧钱补贴获得。无论供给端司机,还是需求端用户,都属于价格敏感型。
经过上一轮战争,滴滴虽然合并了快的,但并没有消灭神州租车、易到用车,反而引来了更强的对手Uber。
在Uber面前,滴滴的主要优势包括规模、资金和先发优势,说白了就是更多的用户和司机、更多可以烧的资金,占据更多的城市。
但无论从哪一方面,这都无法构成核心的竞争优势。滴滴当然知道烧钱没有未来。
随着2016年滴滴减少补贴,用户明显感觉到了价格提高,而司机收入的减少,也导致供给端有流失的风险。
这是一个需要小心平衡的策略。Uber在中国还处于一种进攻姿态,准备进军更多的城市。
这种战局下,问题恰恰在于,在单个城市的争夺战上,滴滴的规模和网络效应无法发挥优势。
前不久愉悦资本合伙人戴汨编译的文章《为什么说Uber不可能成为像Facebook一样的互联网垄断公司》一文,对移动出行公司面对的这种困境做了分析。
互联网公司的垄断主要来源于:一是网络效应经济―即一个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随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比如Facebook;二是零边际成本分布,提供单位额外的商品或服务不会增加总的成本。
而移动出行公司的问题在于,无论是1500万司机构成的供给端网络,还是3亿多用户构成的需求端网络,都属于本地化服务,不仅这两张网相互割裂,而且同一张网在不同城市也是割裂。
这就导致,滴滴在全国的规模优势,无法转化为本地化运营的优势,竞争对手随时可以通过烧钱补贴或者其他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因为,无论司机还是乘客,都缺乏忠诚度,谁的价格更低、补贴更高,他们都可能毫不犹豫转换平台,滴滴的运营成本、营销成本不会随着规模效应,而随之减少。
滴滴很清楚这种风险。因此,本轮73亿美元融资,滴滴宣布将主要用于平台技术升级、大数据研发和运营、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和新业务等。平台的技术升级和大数据运营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
“中国之前的互联网公司赢得本土战争,更多的是依靠本土化和政策优势。我们希望滴滴作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公司,能够靠技术核心竞争能力,去参与这样的竞争。我们并不强调太多中国的差异性和本土化,而是在真正的技术核心能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上,找到我们的机会。”程维在接受界面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意味着,滴滴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投入期,只不过不像过去主要补贴用户而已,烧钱还将继续,自然不适合过早上市。
另一方面,在与Uber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滴滴新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能否建立,还是一个未知数。
搏千亿美金估值,以退为进
5月底,有媒体曝光了一份滴滴出行的股权投资项目书,显示滴滴预计将于2018年下半年在美国上市,届时估值将达800亿-1000亿美元。
随后,滴滴否认了这一文件的真实性,并否认有上市计划。实际上,经历过这么多轮融资的滴滴出行,如此众多的投资者,通过滴滴上市退出是必然的。上市,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最初,滴滴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难题是阻挡上市的重要因素。但竞争,和为了解决这个终极问题而做的努力,都让滴滴的估值一路上扬。
无论程维,还是柳青,想必在拉来苹果、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越来越大牌的投资机构后,所获得的背书或期望,都不再是创造一家千亿人民币估值的科技公司,而是一家千亿美金估值的独角兽。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述股权投资的项目书有其合理性。在与Uber的大战结束前,或者在建立真正的护城河或估值目标前,强行IPO更多会成为一副枷锁,而不是助推剂。
一旦上市,滴滴就必须为财务和收益负责,就必须接受股东、公众和政府更强有力的监督,在资金投入方面也会受到诸多限制,反而有可能在与Uber的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甚至可以说,不管是融资超过130亿美元的Uber,还是融资超过100亿美元的滴滴,谁先上市,谁就有可能第一个踏入下滑和盛极而衰的陷阱。
当然,最近也有一种说法,Uber和滴滴在全球范围内的烧钱竞争,最终将导致两家公司合并。尤其是,尽管这两家公司竞争激烈,但至少拥有相同的4个投资者: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中国投资公司高瓴资本、对冲基金老虎环球和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其中有的投资了Uber全球,有的投了Uber中国,投资人的诉求很可能影响两家公司的敌我状态。
“滴滴和Uber大约融资了200亿美元,这简直就像一场战争。但他们不能这样打下去,应该在达到300亿美元之前停火。”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中,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称。
这不无道理。但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到两家公司做出选择的时刻。
拿到新一轮融资的滴滴看起来信心很足,在本来就占据优势的中国市场上,付出必要代价后,彻底压制Uber是有可能的。
“我们非常相信在中国会赢,彻底地赢。并不是有一二三这么多的原因,而是因为在过去20年互联网发展里面,所有的前辈,每一个垂直领域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做到了,我觉得滴滴没有理由做不到。”4月底,程维在2016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这样表示。
但在全球,Uber仍然具有明显优势。仅从估值上就可以看出来,滴滴出行新一轮融资280亿美元的估值只有Uber估值的三分之一多。况且,全球出行服务市场绝对容得下两三家巨头的共存。
程维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互联网打车行业可能只有一两年的发展机会,对于滴滴来说,加快国际化发展速度非常重要。
目前,滴滴正在打造包括美国Lyft、印度Ola、东南亚公司Grab在内的国际联盟。这意味着,除了与Uber在中国打,还要在全球开战,而在全球的竞争,技术、产品和补贴都将是必要的手段。没有在全球通过一轮战争,确立各自的地位前,上市都可能是不明智的选择。
不妨学习美团,分拆重组
虽然一轮又一轮融资,即使是滴滴高管,也承认这家公司在商业模式上仍然不够清晰,还处在探索阶段。
到现在为止,滴滴收入还是以商业广告和汽车方向的产品为主。不过,汽车保险和后市场业务,远远没有到变现的阶段,只能说是探索。
不久前,滴滴宣布在400多个城市中的200多个城市已经盈利,但并没有更多披露盈利的具体细节。而对滴滴来说,整体上的盈利则是遥遥无期。
提高司机的缴费比例,提高客单价,的确可以让滴滴在部分城市盈利,但这与分享经济的初衷相悖,也不应该成为滴滴主要的盈利来源。
当Uber喊出“生活方式与物流的交汇”口号的时候,滴滴一定意识到了只依靠出行获取规模化收入和利润的狭隘。
之前,Uber已经推出如UberRUSH(快递),UberEATS(送外卖)和UberCargo服务(搬运)服务,希望通过人和物的融合,将线下条块分割的网络用需求连接起来。同样的,滴滴必须在业务和商业模式上继续创新,而且要依靠技术驱动。
如果仔细观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两家独角兽公司――滴滴和美团,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相似,他们面临相同的盈利困境和烧钱指责,双方的核心商业模式一直未受到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完全认可。
同时,两家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战略也有相似之处,滴滴如美团的T型战略一样,已经在各个垂直产品线上都建立了事业部进行深耕:快车、顺风车、专车、滴滴巴士等等,每一条产品线相对独立。
王兴的聪明之处在于,虽然美团当前还不适合整体上市,但为了解决烧钱和盈利难题,王兴果断将猫眼分拆,并引入光线传媒战略控股,在集团的层面上交叉持股。
这样以来,美团投入重金打造的猫眼就与光线传媒这家上市公司捆绑在一起,可以通过光线传媒吸收资本市场的资金。而通过借助光线传媒,猫眼也具备了盈利的可能性。这一策略可能会被继续复制。
而有消息说,滴滴也正在参考美团的这一策略,在多个产品线中选择一个产品分拆出来,与上市公司进行整合。如果真的如此,倒不失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既不用接受资本市场的各类束缚,又能收割资本市场的资金。
从这个意义上讲,短期内滴滴的确可以不用考虑上市问题,通过分拆,还有可能给旗下的几块业务找到突破盈利难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