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8个骚扰电话中就有1个是诈骗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每8个骚扰电话中就有1个是诈骗

近期,徐玉玉被骗9900元学费死亡、清华教师遭“公检法”诈骗1760万等事件接连发生,使得电信诈骗备受关注。昨日,《电信诈骗形势分析报告》发布,数据显示,平均每8个骚扰电话中,就有一个是诈骗分子打来的。

报告称,在诈骗电话中,超四成系虚假金融理财诈骗,其次是冒充运营商、领导等各种身份。此外,超半数诈骗电话由固话拨出,每天上午8到11点是诈骗高峰期。而上海人和北京人对诈骗识骗能力最强,从接电话到识破骗子,只需18秒左右。

案例

QQ空间点赞被诈骗4.3万

“在朋友QQ空间上点个赞,几万块就被骗了。”居住在房山的张女士说,骗子冒充自己朋友,以国外支付受限为由,让她帮忙购买机票。她将4.3万元转账给“机票代理机构”后,才发现上当。目前,张女士已向房山分局西潞派出所报案,警方已受理此案。

9月5日,张女士浏览QQ空间时,看到好友肖先生在巴厘岛的旅游照片,顺手点了赞。次日,自称肖先生的人在QQ上申请加她为好友,“头像、签名、网名跟肖先生一模一样,他说国外上网受限,需要重新加我。”张女士没有犹豫,便加了对方。

几句寒暄后,“肖先生”表示7日要从巴厘岛飞回上海,但通话受限,希望张女士帮忙问问“机票代理机构”有没有留票。张女士按其提供的电话打过去,“工作人员”称,留有五张机票,每张8600元,共4.3万元,“对方说外汇转账饱和,只能在国内购买。”

随后,“肖先生”提出将机票钱转给张女士,让她代付。“他发来一个转账单,上面显示往我卡中转账43575元,其中75元是手续费,多出的500元说是感谢费。”收到转账截图,且名字、居住地等个人信息也准确无误,于是张女士便联系“代理机构”,向对方提供的账户中转了4.3万元。

以后,张女士辗转联系到好友,却发现对方根本不知此事。此时,“代理机构”的电话关机,张女士才知被骗,立即报警。

记者致电农行客服,查询截图中的汇款方账号。农行客服人员表示,无此合约号码,“如果账号没有输错,这张转账截图有可能是伪造的”。

此外,张女士转账给“机票代理机构”的一个私人账号,开户人为“田家玉”。对此,航空公司李姓工作人员表示,所有航空公司都有官网售票,也有电话订票,但不会出现垫付给代理机构的情况。就算会出现一些代理网站,也有正规的选票付费方式,不会让消费者将钱打到私人账户。

分析

骗子最爱冒充运营商和领导

统计显示,今年8月共拦截各类骚扰电话34.3亿次,平均每天约1.11亿次。其中,共拦截诈骗电话4.45亿次,平均每天约1435万次。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居民每接到8个骚扰电话,就有一个是诈骗分子打来的。

在诈骗电话中,虚假的金融理财诈骗最多,占43.2%,骗子在电话中以购买证券、贷款、贵金属、保险等为名施展骗术。其次是身份冒充诈骗,占25.2%。在这类诈骗中,冒充电信运营商的诈骗数量最多,其次是冒充领导和快递员。

从诈骗电话的号码源类型来看,固话呼出的诈骗电话数量超半数,其次是400/800电话,占比27.1%;手机呼出的诈骗电话仅占15.4%;此外还有1.2%的诈骗电话来自境外呼入。

普通人的主要工作时间是周一到周五,但骗子们的工作时间却是周五到周一(即两周之间的衔接处)。但是,从一天的情况来看,骗子们的作息规律和普通人差不多。诈骗电话高峰期出现在早8点至11点,而凌晨1点至5点是低谷期。

此外,北上广是诈骗电话呼出最多地区。不过,上海和北京用户平均18秒左右就能识破一个诈骗电话,识别力全国最强。总体而言,中国自东南至西北,用户对电信诈骗的识别能力逐渐减弱,西部、北方用户相对更容易上当。

■ 纵深

诈骗风波+实名制虚拟运营商何去何从

在国家强力推行电话实名制认证的背景下,淘宝日前发布新规:“手机号码/套餐/增值业务”暂停准入。而天猫平台中相关产品以及境外运营商的国际卡和国际上网资费卡,仍可正常销售。电信诈骗风波未平,实名制紧逼让因电信诈骗而声名受损的虚拟运营商前路未卜,仅发展了2年的虚拟运营商该何去何从?

现状

鲇鱼效应未现 市场格局难改

2013年12月工信部为第一批11家民营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试点牌照,目前,共有41家企业先后获此牌照。

引入虚拟运营商的目的是发挥其“鲇鱼效应”,通过走差异化道路打破三大运营商的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实施意见也明确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而经过2年的发展,三大基础运营商的“三足鼎立”局面仍未改变。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手机用户达到13.06亿,其中虚拟运营商用户2030万,约占总量的1.5%。

一些专家认为,虚拟运营商预期作用未发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本身市场空间小、客户源少;虚拟运营商只看重眼前利润,投入不够;服务内容仍然不尽如人意等。记者在网上搜索到虚拟运营商几乎都是主打低资费,“0月租”“无漫游”成为促销噱头,增值业务的优势并不明显,而随着三大基础运营商的提速降费,虚拟运营商的价格优势正被日渐削弱。

“国外虚拟运营商是在十几年前基础运营商市场服务不足的大背景下出现的。由于起步早,又填补了市场的巨大空白,所以发展十分迅速,”中国通信业专家项立刚说,然而在国内,三大运营商在市场上深耕多年,给虚拟运营商留下的市场空间本身就很小。

问题

诈骗风波未平 实名制又紧逼

近期,徐玉玉被骗案将移动运营商推到了风口浪尖,虚拟运营商一夜之间成为“过街老鼠”。工信部更是在回应该案件时指出:“不排除个别基层电信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罔顾社会责任。”

虚拟运营商为何成为电信诈骗的高发区?项立刚说:“由于市场小,很多虚拟运营商舍不得投入,仍然依靠经营语音、流量及发送广告等作为主要盈利点,并没有提升服务。加上技术开发程度低,导致实名制迟迟无法实现,为电信诈骗提供了便利。如此以往恶性循环。”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底,工信部已组织电信企业对14万余个涉及通讯信息诈骗等犯罪的电话号码进行了快速关停。在这14万个被关停的电话号码中,来自虚拟运营商的号码就有60202个,占其总用户比例的0.3%,而来自三大电信基础运营商的号码仅占其用户比例的0.0085%。

工信部今年5月份要求各基础电信运营商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电话实名登记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对此,各地已相继出台政策。

项立刚认为,由于实体店投入过大,网络是大部分虚拟运营商的主要销售渠道,淘宝更新禁售商品规范,这会对虚拟运营商的经营带来巨大影响。

在深陷电信诈骗漩涡、实名制紧逼的情况下,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前景难言乐观。不少业内专家直言,拿牌照的虚拟运营商实际上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但如此结局,也跟一些虚拟运营商自身有很大关系。甚至有些运营商拿牌照的目的就不纯粹,不是为了踏踏实实做电信服务增值业务,而是为了融资等其他目的。 据新华社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李禹潼 赵凯迪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搜狐科技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骚扰诈骗电话电话被骚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