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私有化完成,变身中国企业后有两大亮点和看点
在8月22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周鸿�对360私有化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周鸿�谈到,360已经基本完成了退市工作。360私有化过程中,退市价超过了发行价的5倍,总成本差不多100亿美元。在向买方团融了一部分资后,他又向以招行为首的银行财团借了30多亿美元。老周最后调侃自己,“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负翁”。
事实上,在媒体沟通会种,周鸿�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 ―― 360 私有化并非美国市场股价低迷,更非寻求套利空间,而是有着其他重要的业务、战略层面的企图。360虽然是中概股私有化浪潮中体量最大的企业,但360的私有化显然和其他企业不同,它并非资本层面低迷所造成的结果,而是有着不一样的亮点和看点。
第一个亮点和看点是逐渐深入国家安全和政企乃至军工业务
老周谈到,360私有化回国并非是资本方面的原因。作为一家百亿美元的公司,360在私有化过程中有相当大的风险,而这一年多来的回国主要是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有关部门也曾找周鸿�聊了两次,希望360考虑率先回归。
作为一家中国企业,360在赴美上市之后角色略显尴尬。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360其实已经是全球几家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360事实上已经进入了大量国内基础设施、一些国家单位,包括军队、公安等单位,360在其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过360面临着双重身份的辩证问题。作为一家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360虽然是中国人控制的公司,但是从正式的法律角度来讲,实际上是一家外企。一方面在某些军民融合、国内大型涉密安全业务上会面临一定的资质问题,另一方面在国外也和华为、中兴等企业一样备受歧视和质疑。360收购Opera失败,其实就有这方面的因素。
也正是如此,国家相关部门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希望360能够退市回归中国。而360也因为国内庞大的政企、军工安全业务,希望能够退市回国。360因此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所以,目前来看,中概股回归浪潮之中,唯独360的风险最大,却能够较快、较为顺利的完成私有化的过程。
从媒体沟通会上老周的口风中几乎可以猜测,在未来一段时间,360将大量参与国家安全和政企、军工业务之中。这部分ToB的业务将成为360未来重要的增长点,也会构筑起360盈利的重要来源。这也将会是360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之中保持自身特色的重要一点。
第二个亮点是业务分拆展开二次创业,既保持创新又保持速度
目前,360正进行成熟业务和创新业务重组和分拆。360正在打造合伙人制度,通过控股或者参股的方式,分拆旗下业务,并引入外部资本,把360公司大船变为舰队。除了360企业安全集团的成立,360还可能在互联网金融、手机、影视、互联网健康等业务领域逐步引入合伙人制度。
360 的安全业务将变成T0B和TOC两家公司,企业安全集团由齐向东负责。智能硬件业务也将保持独立运行。未来不确定性的业务,需要二次创业的业务,都在要拆的范围。拆分之后,360集团下面的子公司将有独立的财务核算、人员配置和融资计划。希望通过拆分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虽然在媒体沟通会上,老周明确表示,业务分拆和私有化没有任何的关系。事实上,360做业务的拆分与重组,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私有化的确对于业务分拆和创新业务的开拓有着一定的好处。
过去360作为中概股企业,需要对国外投资人负责,需要在维持一定的营收和利润,这不可不避免的会造成相应的动作变形,在相关创新业务的开拓上会有所顾忌、畏首畏尾。用老周的话来说那就是 ―― 公司大了,又想保持创新、又想保持速度,公司业务多了之后,这两个是矛盾的。
但退市回国国内之后,360能够有更多的注意放在自身业务之上。在未来,360集团,下面每个业务都会变成里面的独立子公司或者独立自集团。每一个独立子公司、独立子集团的负责人都能够成为 “ 独立舰长 ” ,只对360集团这个大航母负责。而在股权问题上,也能够有更大的空间让利给员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
周鸿�谈到,360虽然比BAT小,但是业务复杂度不比人家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成为 “ 独立舰长 ” 后,每个人都会自我激励、自我驱动、自我设定目标,比原来管理很多部门的经理要轻松一些。过去老周需要以管理者、监督者的身份去对待旗下业务和部门。但这种管理会摊薄企业家自身的精力,也很难做到每项业务面面俱到。
360 变成舰队之后,股权、管理权等利益分配机制会得到相应的重构和优化,每个舰队的舰长可以承担自己的必要责任,通过自我驱动的方式去做好业务,有利于继续保持企业的灵活性和创造力。老周本人更多起到的作用将是投资人和建议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