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和蚂蚁金服力挺易果 生鲜电商竞争提速
生鲜电商成BAT角逐的又一领域,这无疑加剧了生鲜电商行业的洗牌,获得资本后的生鲜电商如何发力,早日实现盈利,显得格外重要。
每经记者蒋佩芳
生鲜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几年仍将高速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60亿元,2015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60亿,预计2018年将达到1283亿。而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场景”,阿里巴巴等巨头最近几年来都在通过投资等介入。而易果生鲜今天首次发布了联营战略,阿里巴巴的两个主要“武士”天猫和蚂蚁金服一起力挺。
“T+1”极速回款
根据易果生鲜CEO张晔的说法,易果将由原来的生鲜垂直电商正式转型为新一代全链条生鲜运营平台。他称,“易果生鲜平台的基础设施搭建完毕,在物流端有安鲜达,在渠道端进行了多元化布局,除了易果生鲜官网、APP,以及独家运营的天猫超市生鲜区,还有优配良品,海尔互联网冰箱,下厨房等多渠道合作。未来,易果将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将用户需求与供应链紧密结合,帮助联营伙伴更高效、更精准地推广品牌和产品。”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江畔则指出,“由易果独家运营的天猫超市生鲜区将从纯购销转型到购销+联营模式。对商家来说这是对电商更深层次的感受和运作,将大大促进商家对互联网、对数据和对最终用户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付、金融服务上,易果生鲜还和蚂蚁金服展开深度合作。蚂蚁金服副总裁雷鸣介绍称,自2016年5月25日开始,满足易果生鲜资质审核的优质供应商将能享受“T+1”极速回款,回款时间从以往常规的2至3个月缩短至最快1天,资金成本远低于市场借贷成本,让供应商的现金流更加充裕,资金回转周期大大缩短。
不过,食品安全是生鲜行业的重中之重。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食物的使用农药的情况、细菌的监测情况,以及新鲜程度等信息。据了解,易果生鲜率先建立了质量检测实验室,同时还与山东果品研究院及多个国家专业认证第三方机构紧密合作,对每一个进入易果平台的生鲜食材进行质量检测。易果生鲜发起的首个“生鲜品质联盟”也预示着,生鲜电商行业将迈入标准化品控的时代。
生鲜电商突围的四个方向
据了解,2016年3月易果生鲜在资本寒冬下获得生鲜电商行业最大融资金额(阿里巴巴联手KKR注资2.4亿-2.8亿美元)。本来生活也于5月24日对外正式宣布,已于今年5月初完成了C、C+轮融资,本次融资1.17亿美元,由中城投资及上海南都、信中利资本、九阳股份共同投资,鼎晖资本、富厚资本跟投。生鲜电商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易观智库曾分析称,虽然生鲜电商市场前景乐观,但是生鲜电商如何盈利,已成国内99%以上生鲜电商企业面临的最直接现实问题。由于生鲜电商被看作电商领域最后一片蓝海,吸引众多创业者进入市场,但随着资本回归理性,不少生鲜电商纷纷倒台,曾获亚马逊2000万美元投资的美味七七也终因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对外宣告破产。
与此同时,不少巨头纷纷布局生鲜电商,阿里投资易果生鲜、百度投资中粮我买网、腾讯投资每日优鲜。根据易观智库的分析,生鲜电商成BAT角逐的又一领域,这无疑加剧了生鲜电商行业的洗牌,获得资本后的生鲜电商如何发力,早日实现盈利,显得格外重要。
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看来,生鲜电商突围主要在四个方向:一是供应链(生鲜电商建立之根本);二是标准化管理(生鲜电商的支撑);三是冷链(生鲜电商的必争之地);四是价格与特色(驱动生鲜电商发展)。
莫岱青认为,生鲜产品最主要的特质在于其一个鲜字,从当前主流的生鲜电商物流配送时间来看,生鲜产品配送到当地区域最短的时间需要半天,而到附近的省市则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甚至更长,因此其“鲜”度的降低也导致了根本竞争力的减弱。而在供货渠道方面决定了生鲜产品的品质。生鲜产品的品种较多,因此相应的标准不统一,难以统一定价,难以规模化经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生鲜产品在线上运营需要专业的团队去策划,线上销售对于生鲜这种保质期较短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确保从产品出货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
在莫岱青看来,我国大部分鲜活产品物流目前主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没有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非冷藏状态下的散装鲜活产品物流,在运输、分销和零售的多次装卸搬运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降低了产品的新鲜度,降低了产品质量。而在这尚不完善的生鲜物流配送体系中,冷链自然就成了生鲜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京东、中粮我买网、菜鸟网络等不断加码冷链物流。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东生鲜冷链仓数量超过10个,全国超过3300个配送站,覆盖北京、上海、天津等120多个城市,布局速度加快。为了尽可能地抢占这一市场,生鲜电商们也都各自发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
根据莫岱青的说法,产品价格与特色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例如,京东、天猫、1号店、中粮我买网、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沱沱工社等生鲜电商都尝试通过促销活动,提供具有特色的生鲜产品来吸引用户。因此,合适的价格和与差异化的产品成为如今生鲜电商获取用户的“杀手锏”。同时,电商们之间不同的侧重也能形成“错位竞争”,由此避免“价格战”,从而带领整体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吴悦
蒋佩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上海:021-61283003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