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圈子风波"后续:芝麻信用反思征信使用边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陶力 上海报道
导读
目前,芝麻信用对于生活场景的使用采取免费,而对于金融机构,则采取收费模式。不过,它的挑战在于,通过大数据提供的评分是否能够准确区分风险,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将直接触及到芝麻信用的商业模式。
日前,支付宝推出了新的社交产品“圈子”,意在扩大支付工具的社交关系链。不过,这个横空出世的产品却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在部分圈子设置的门槛中,只允许女性发帖,男性用户只能打赏和评论;而芝麻信用低于750的用户甚至不能评论,只能打赏。
这一规定让“芝麻信用”站到了风口浪尖。许多用户纷纷更新支付宝版本,并讨论如何提高芝麻信用的分数,甚至出现了一些“刷分”的攻略,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蚂蚁金服涉嫌滥用征信数据。
12月8日,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芝麻信用评分严格限制在经济信用相关场景使用。“芝麻信用的分数与经济性的评价有关,不会做任何道德层面的评分。我们也不应该据此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它只是商家作为风险控制的参考因素。我们也看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道德可以被量化评价。”
如今,支付宝已经关闭了一些打擦边球并引起批评的圈子。对于芝麻信用来说,征信使用的边界在哪里,依然需要反思。
使用边界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客观呈现个人的信用状况,已经在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酒店、租房、出行、婚恋、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等上百个场景为用户、商户提供信用服务。
不过,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它的使用也引起过争议。2015年9月,芝麻信用分曾经面向750分及以上的用户开展营销,这些用户可以享受首都机场国内快速安检通道(CIP安检通道)。活动展开不久,央行随之对这个营销活动进行窗口指导,这项服务不得不中止。
对此,前述芝麻信用人士解释称,芝麻信用在生活场景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一些先享后付的交易相关服务。“边界在哪里,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用户是否授权,二是经济信用的评分。如果对使用机构没有效果,他们就不会需要信用分。”
据她透露,以神州租车免押金租车为例,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的用户免押金,坏账率仅为千分之一左右。
“我们主要是负责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对外输出,坏账怎么处理芝麻信用不参与。有些机构是自己承担,因为有了免押金的服务后,使用人群也相应扩大。坏账造成的损失,基本从收益里可以覆盖掉。另外,他们会引入一家金融机构,把坏账损失变成贷款,去做一个专业的贷款管理。”该人士进一步解释称。
她表示,在征信领域,即使用户授权后,芝麻信用也只采集用户经济信用评价相关的合法、相关、必要的数据,不会采集用户聊天、短信、通话、 地理 位置等内容,也不会采集、追踪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以及各类法律禁止采集的内容。
培育期将持续
尽管个人征信从默默无闻走到公众的生活中,不过短短三年时间,发展已经十分迅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芝麻信用分在贷款、信用卡等场景的使用越来越多,网络上也出现了关于“刷分”的秘籍。甚至在一些论坛中,还出现了以“帮助提高芝麻信用分”的广告。
尽管不少诱骗性广告是第三方非法中介所作,但是芝麻信用的数据真实性和权威性也成为讨论的焦点。
前述芝麻信用人士澄清,所谓刷分秘籍都是假的,千万不要相信。芝麻信用评分,是个人信用的综合评分,单一维度,无论是疯狂购物,还是反复的转账汇款,对分数的提升作用都可以忽略。“如果投机的话,还会被我们的数据模型识别,给信用历史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信用评分没有快速提高评分的方法,也没有互相加好友刷分的可能。”
此外,恶意刷分的行为,不仅不能提高分数,反而有可能减分。
据悉,芝麻信用已经为缺少传统征信记录的人群补充了信用评价,超过2000万用户因此获得了金融机构的授信,其中消费金融授信总额超过1000亿元。
不过,等待了近两年时间,央行仍然还没有下发个人征信牌照。但是前海征信、腾讯征信、考拉征信均已经与机构之间展开了合作,正在发力各个行业的场景。相对于个人征信市场的相对空白,企业征信市场竞争则要激烈得多。央行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末,在人民银行备案法人信用评级机构112家、非法人信用评级机构80家。
前述芝麻信用人士坦言,征信市场并不是暴利的行业,有点像用商业的手法做公益的事情。“这个领域投入挺高的,在系统上要做非常严格的管控和投入,各种不同的产品开发、接口的对接成本非常高。我们只做信息对称的工作,既不参与放贷也获得不了利息,我们通过为别人实现价值来提供服务。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征信市场在近几年也将处于培育期。”
目前,芝麻信用对于生活场景的使用采取免费,而对于金融机构,则采取收费模式。不过,它的挑战在于,通过大数据提供的评分是否能够准确区分风险,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将直接触及到芝麻信用的商业模式。
此外,征信市场的成熟还需要打通信息的孤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认为,如果征信机构不共享数据,会造成同一个人或企业的信用状况表现出差异。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大机构之间的联合,开放、共享数据,共同提高征信数据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