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了手机业务之后,黑莓能否东山再起?
12 月 20 日,黑莓宣布将在加拿大投入 7500 万美金,设立全新的自动驾驶研发中心――目的很简单,寻求手机以外的新增长点。
商务手机,曾经是黑莓发家致富的支柱,如今却是黑莓发展的拖油瓶。今天极客君就和大家聊聊,究竟是谁,逼死了黑莓?未来,黑莓又该何去何从?
▲黑莓 QNX 车载系统
从 RIM 到黑莓
1984 年 3 月,再过两个月,23 岁的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就大学毕业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却决定辍学,和道格拉斯·福莱金(Douglas Fregin)共同创办了 RIM(Research In Motion)公司,初期主要开发寻呼机类产品。RIM 早年的产品虽然亮点不多,却为其后来的成功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 RIM早期的传呼机产品
1998 年,已经成立 6 年的 RIM 意识到,自己的产品由于缺乏足够的品牌识别度,在市场上一直不温不火。为了改善现状,RIM 请来 Lexicon 广告公司为其制作市场营销方案。
Lexicon 公司的顾问发现,RIM 推出的手机 RIM 957 最大的亮点在于:拥有类似草莓一般的小键盘,加上黑色沉稳的外观,Lexicon 公司建议,RIM 为手机定一个简单易记的名字――黑莓(BlackBerry)。
2000 年 4 月,黑莓 957 手机面世,这是当时第一台所谓的「智能手机」。
▲黑莓 957 手机
在当时,电子邮件只能通过电脑进行收发,对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来说极其不便。而黑莓 957 率先支持在移动端处理邮件,全键盘和侧面滚轮的设计也让打字效率大大提升,因此,黑莓 957 在当时受到了不少商务人士的青睐。
为了巩固以商务人士为主的客户群体,RIM 不断为黑莓手机加入全新的互联网服务――BIS(BlackBerry Internet Service,黑莓网络服务) & BES(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ice,黑莓企业服务),这两大服务都是为商务人士量身定制,目的是为他们提供高效且安全的网络功能。
通过优质的软硬件结合,让黑莓获得了大量的企业和政府订单。
▲ RIM 创始人迈克·拉扎里迪斯
美国手机的半壁江山
2001 年 9月 11 日,恐怖分子挟持多架客机向纽约世贸大厦发起自杀式袭击。
双子大楼轰然倒塌,成千上万的民众陷入慌乱当中,周边硝烟弥漫,到处都是尖叫声、哭泣声。恐慌的民众不断地给自己的亲朋打电话,基站超负荷关闭,纽约城的通讯因此几乎全部瘫痪。
▲ 911 恐怖袭击
此时,只有开通了 BIS & BES 的黑莓手机可以与外界取得联系,甚至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也正是通过黑莓手机才得知了「911 事件」的信息。
至此之后,黑莓手机的形象深入人心,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粉丝。「黑莓潮」席卷了全世界,球星贝克汉姆、说唱歌手 Usher、小甜甜布兰妮都是黑莓的拥趸。
2007 年,黑莓手机在美国手机市场独占半壁江山,拥有 1000 万以上的用户,RIM 一举成为加拿大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与移动互联网失之交臂
就在黑莓如日中天的时候,苹果公司在旧金山悄悄地发布了第一代 iPhone;谷歌组建了「开放手机联盟」,希望推出一个适用于智能手机的开源系统――Android。
在当时,这两个新产品对黑莓都构不成威胁,黑莓要对付的,其实是诺基亚、多普达、Palm 等商务手机厂商。当时,有记者咨询迈克·拉扎里迪斯对 iPhone 和 Android 的看法,他是这样回答的:
你知道它们在市场占多少份额吗?非常小。
▲初代 iPhone 发布
无论是手机的信号、安全性、设计等,黑莓手机都无可挑剔,早期的 iOS 和 Android 根本无法与之匹敌。不过黑莓也并不是无所作为,2008 年,黑莓推出了首款触屏手机黑莓 Storm,不过依旧沿袭了在全键盘手机上的操作逻辑,用户体验极差。
多年以来自带的商务气质、大量的企业政府客户,让黑莓无法大刀阔斧地改革,黑莓的高管们甚至认为,只要手机做得便携小巧,同时又足够容得下键盘和屏幕就够了。
就这样,黑莓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
-
2011 年,黑莓股票缩水了 75%
-
2013 年,黑莓 Z10 发布,糟糕的使用体验造成了大量的用户流失,公司创始人迈克·拉扎里迪斯离职
-
2014 年,曾经拥有 7900 万用户的黑莓,用户数仅剩 900 万
-
2016 年,黑莓宣布退出手机硬件制造
-
……
▲黑莓最糟糕的产品――Z10
Geek君有话说
自 2013 年以来,黑莓手机营收一直下滑。黑莓 201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仅为 6.58 亿美元,同比下滑 68%,亏损 2800 万美元;其软件业务营收达到了 1.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0%――显然,硬件已经成了黑莓业务增长的绊脚石。
为了卸掉硬件这个「包袱」,黑莓把手机品牌授权给了 TCL,自身专注于软件服务,与其痛苦地支撑亏损的手机业务,还不如快速掉头搭上自动驾驶的快车。
或许,砍掉了手机业务之后,我们将看到一个崭新的黑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