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喧嚣过后,“分答”为什么要在医疗领域发力?

当喧嚣过后,“分答”为什么要在医疗领域发力?

  在互联网消弭信息不对称的发展历程中,颇为敏感的“医疗信息”是一道特殊关卡。如你所知,若将信息搜索按垂直度排列,“与健康相关的一切”注定高票当选―― 医学问题是百度搜索中最大门类之一,甚至遍及整个互联网世界。

于是泥沙俱下在所难免。面对人体如此复杂之物,普通人该如何直达权威医疗信息源渠道,一直备受困扰。如今,夹杂在其他“筛选平台”中,2016年内容付费浪潮舵手之一,喧嚣过后的“分答”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分答快问医生:身体小毛病,快速问医生。

在这个专属页面,用户可以发布健康类的悬赏问题,会由分答严选的部分认证答主开始抢答;目前悬赏价格定在10元;还可以选择匿名发布悬赏,以保护自己隐私;你可以选中满意的回答,其答主将获得奖金;若48小时内无人抢答,则全额退款。

  其实不难看到,早在数月之前,“分答”上就已集聚了大量――甚至垂直度最高的医学专家,当然除了张羽,李清晨这种“大V”,更多聚积于此的是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医生,不少医生已颇受粉丝追捧,凸显出个人品牌效应。而用户一边,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过去几年“在线问诊 / 咨询”(个人觉得咨询更贴切)养成的用户习惯,让“分答”在医疗方向的垂直突围显得并不仓促。

嗯,谁都知道“在线医疗”的巨大价值,前瞻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典型商业模式与构建设计策略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移动医疗常规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73.4亿元,而基本常规服务,诊断服务,治疗服务将会一直占据中国移动医疗的绝大部分。

相比于搜索行为,筛选与甄别才是获取知识最艰难的部分,尤其涉及健康的医学问题,谁都知道普通用户在互联网上甄别医学信息的成本――键入某个疾病,瞬间弹出的反馈信息鱼龙混杂,甚至经常出现相悖的解决路径。这一方面是医生资质问题,另一方面,医学因人而异,往往兼备“公共性知识”与“个性化知识”,而在这股知识服务浪潮中人们愈加明白一个道理:信息本身是免费的,但针对个人的“精装”信息是收费的。尤其医学,过往经验告诉我们,完全免费似乎难以获得用户信任。这也构成“分答”机制与医学嫁接的土壤。

当然,不是所有疾病都适合在线问诊(“在线问诊”需要非常谨慎),但你知道,关于健康的诸多疑惑体现在医院之外,许多时候几句“权威提示”即可解决,而医生就可利用零散时间去提供这些提示,就像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王兴所言:“分答更像一个医生朋友给你提建议的过程。一个好的医疗问题回答,肯定是一个有态度的回答,需要让人知道目前医学上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在整合了这么多资源之后,专业人士是怎么看的。”

所以给我的感觉,不同于不少平台的“门诊”属性,分答的“快速问医生”更像一个医生用专业技能和职业情怀提供建议的地方。而在医生这端,无需赘言他们每天的忙碌,“分答”将专业建议锁定在60秒内,降低了回答门槛,诚如我很喜欢的医学科普作家京虎子所言:“分答为我提供了一个分享自己知识的机会,这种机会在现在并不缺少,我可以在微博上发帖发文章,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必须轻重缓急,许多人提的问题迟迟无法写成文字,自己想写的内容更是写不过来。此外回答私信是一对一的,分答的偷偷听的功能将知识普及和个人经验从一对一变成一对N,对我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写不过来的难题。”

当然,所谓“分答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何其复杂的人体让医学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将一个大问题在60秒之内拆解成通俗回复,需要深厚的专业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尤其后者,对多数医生来说都是个挑战,需要训练。

  最后颇值一提的是,在不少医生看来,尽管只是微小之力,但“分答”也许可以在局部“缓和”医患关系。你知道,职业所致,帮助他人是医生的一种职业本能,但工作重压( 根据 2015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近四成三级医院医生每周工作超 60 小时,每工作日超 12 小时 )和医患关系的紧张(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我国每千人医生和护士数量均为1.9人,低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这种意愿。

而“分答”则为陌生医患之间的交往构建了一个平台。就像知名医生孙浩林所说,“分答可以让原本互不认识的医患双方通过一分钟的问答时间建立起不一样的医患关系。这一分钟的回答可能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但有时候一个专业性的建议可以让患者少走很多弯路,节省时间成本……分答的付费咨询在某种程度上是医患双方的相互尊重和相互认可,是一种新型的良性的医患关系。”用王兴的话说,“用适当的市场来进行激励,让更多小大夫利用碎片时间来提供专业知识服务,以患者满意和认可为目的,这样才是双赢……当医生摆脱门诊的菜市场,摆脱医患之间危机四伏的紧张关系,开始能够在家里沙发上,舒舒服服地和你好好说话,一切好像就都好了。”

嗯,现在看起来,让“一切”变好,可谓前路漫漫,根植于社会转型的宏大背景下,医疗供需关系和剧烈的用户痛点很难短时间内被互联网“颠覆”,但你得承认,广义范围的移动医疗,确实为被抑遏已久的医疗市场提供了一个出口。

   李北辰 / 文(知名科技自媒体,致力于用文字优雅的文章,为您提供谈资与见识;微信公号:李北辰)

随意打赏

医疗领域投资分级医疗精准发力喧嚣过后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