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懂,但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日常所说的“道理都懂”,这个门槛实在是太低了,低到我们轻而易举就“懂”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东西。在这种低劣的半成品般的认知状态下,我们其实并不能很有效地做事。于是, “我们误解了世界,反说他欺骗我们”。
“道理我都懂,但鸽子为什么这么大?”
有“拖延症”怎么办?那就“战拖”呗。可是“战拖”容易吗?不容易。 “万事不拖延”当然是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在某方面实质性地减少拖延”则相对现实。 不过,从绝大多数人的例子来看,即便是后者,能做到的也也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没有取得“战拖”的胜利。
为什么呢?经过归纳,我们发现,“战拖成功”的人各有各的成功,而“战拖有待成功”的人, 却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他们都是――拖着不去战拖。
这种绕口令一般的说法,多少会让人哭笑不得。我们把它缩写成一个概念,叫做“拖战”。什么是“拖战”呢?有很多种方法在那里,有很多条经验在那里,有很多心理咨询师等着给你治病驱魔,有很多精神科大夫准备给你开改善注意力的处方。
而你,只是漠然地看了他们一眼,说了一声: “哦,知道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是拖延依旧。“慢性拖延”依然如故,直到它下一次急性发作,也许是某门考试迫在眉睫,也许是老板终于受不了你威胁要炒你鱿鱼,也许是因为迟到错过了1分钟前起飞的航班。你才又一次发出嚎叫:“怎么办???我就是克服不了拖延!!!别跟我讲方法讲技巧讲经验讲道理了!!!道理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做不到!!!“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传奇大儒王阳明先生的宝贝,应该说是压箱底儿的宝贝。而这位阳明先生的事迹,很多人早有耳闻。他既是思想家,又是军事家。在写书的人里边他是最能打,在打仗的人里面他最有思想。如果你没有听说过他,可以去读《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三本。大半本书都在讲他的事迹,作者写得非常好,读来极其可口。
只是未知对“知行合一”最集中的解释,我觉得是《传习录》里《徐爱引言》当中的话:“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要进一步阐释,那就再加同一本书里《答顾东桥书》当中的话:“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换回“战拖”语境吧。前一句话的意思就是: 什么“道理都明白”啊?你其实没明白。明白的人早就去做了。在你说“明白”了对付拖延的方法时,你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但阳明先生却认为你“只是未知”,至少你没有“真知”。 而阳明先生定义的“真知真行”,有一条标准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如果你明白到――就像见到帅哥或美女一样想甩开节操猛扑过去,或者像闻到难闻的气味一样退避三舍――那才是真知。
战拖当中的“真知”举个例子来说。《拖延心理学》里曾推荐了阿兰·卡凯的“瑞士奶酪法”。在一个比较大的任务中使用“见缝插针”的方法,利用零碎时间,而不要消极等待整块时间的出现,即是“瑞士奶酪法”。你可以把要背的单词分成若干组,可以把要听的公开课提前下载好,可以在平板上安装电子书阅读应用。这样,在乘坐或等人时就可以阅读了,甚至在安全的地方走路或跑步时,也可以听音频了。
这是很有效率的利用碎片时间的办法,战拖会里很多有效率的达人也在使用。我认识的一位成员,两年来,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就读了上百本书。 不过,只“知道”以上这些,并不等于你已经“真知”。“真知”,应该能对细节问题的答案,做到心中有数:
哪些事情是真正值得在碎片时间里做的? 是看书、背诵、练口语、运动、听音频还是看视频?如果是看书,那么哪些书是值得看的?是用什么形式来看?纸质版还是电子版?纸质版是多大开本,是否方便携带?电子版阅读体验怎样?电池续航能否保证?是否方便做标记?阅读器应用会不会闪退或频出bug?书的内容适不适合在相应的环境里看?比如需要推演大量数学公式的书,就不一定适合干扰密集的环境。在车上看书会不会晕车?会不会容易坐过站?如果是听音频,能不能听清楚?会不会影响交通安全?......
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列出很多。一旦你去试验某种方法,这样的问题就会扑面而来。 如果你没有解决掉这些,往往根本不可能坚持“瑞士奶酪法”。 “书太无聊了”、“太费电池了”、“总是坐过站”……于是作罢,然后得出结论――“奶酪法没用!我试过”。甚至进一步的结论――“拖延症是绝症”。可是,有人逼着你选无聊的书吗?小块的移动电源很贵吗?你手机没有定时提醒功能吗?
细节问题,往往只能在行动中遇到,因为很少有人会把他们写到书里、帖子里。原因至少有两个吧。一个是:写得面面俱到,实在是太婆妈了,不够高大上。一句话让读者琢磨半天,那多有境界啊。另一个可能更主要:细节太多了,不同人面临不同细节,根本顾不过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可是,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怎样三省吾身?在什么时间自省?用什么工具来辅助记录,是记事本还是电子表格?就算老先生有心回答,他难道要穿越吗?
这才是“合一”的意思:要达到“真知”,就必须通过行动来总结;而总结得差不多以后,行动本身也完成了。 从时间上,知和行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差不多的。记得数学上的交集图吗?两个鸭蛋,一碰,一挤,中间有块重叠。对于知行合一来说,不是中间有交集,而是两个鸭蛋被挤成了一个。
如此一来,还会有能知不能行,光懂道理做不到的问题吗?那就是个伪问题。
对一种方法的理解运用,到了自动自发、停下就会不舒服的境地,才能算“真知”。如此一来,才能避开“拖战”,达到战拖的目标。也就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而把未知的状态错当成了知,就是悲剧所在。世界就是一座熊出没的森林,我们每个人都在里边冒险。最大的悲剧,不是你跑得比熊慢,不是你跑得比同伴慢,而是:你跑得既比熊慢,又比同伴慢,却还错当自己是短跑冠军。
是概念游戏,还是确有其用?“好的”,你说,“我理解了,不就是把‘知’的范围往后拉了拉,把‘行’的地盘往前拽了拽嘛。可是这有什么差别吗?换了个概念而已。中国把五星红旗插到南极,美国把星条旗也插到南极,难道南极就变成联合国了?”当然不是概念游戏。“知行合一”能发挥效力,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人类似乎天性厌恶“未完成”的状态。以往知与行分离,中间是一条人为划分的边界。根据方便,边界可能是你看完一本书,或者做完一遍笔记,或者通过一场考试,或者是跟人讨论完一篇帖子。 不要低估了边界的力量,边界的实质,在于给人一种完成感、成就感、回报感,一种“到此可以停下”的错觉。
没有到达边界时,人更容易不甘心。为什么?我猜测是:因为沉没成本。已经在这件事上花费了时间、金钱、精力,没有人愿意有始无终,除非有其他目标的强烈干扰。当知与行分离时,因为一条虚拟的边界,我们更容易在阅读、考试、讨论等过程的终点上,长松一口气。 事实上,如果你学一门课的最终目的只是考试,那你的确可以松一口气。如果你读一本书的最终目的只是在豆瓣上标记为已读,增加“读过”的数量,那你也可以松一口气。可惜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切,终点往往不是考试,不是标记,而是运用,是行动。 而“知行合一”会提醒我们的是:那条边界是不存在的。它是假的。原先认为的“明白”不是真明白,原先认为的“知”不是真知,而是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才是最大的浪费(就成本来说),而且可能有害。盲目自信、眼高手低者有之,抱怨现实不符合书本者有之,懂得越多信心越少者有之。――最后一种,不是说懂的越多越谦虚, 而是说在一知半解之前至少还有希望,而一知半解之后却只收获了“挫折感”,因为“拖延依旧”。
想要对得起你学习时死掉的脑细胞?那就把知行之间的沟壑填平。不然,你就亏大了。
第二个原因知行分离后就不再是知行。再打个比方吧,我喜欢称作“骨肉相连”的比喻。你觉得什么是肉,什么是骨头呢?
你可以着眼于解剖,除去毛发皮肤以后,再把动物躯体按照软硬分开。软组织称为肉,硬结构称为骨头。这是一种定义。你也可以着眼于功能,把起到支撑作用的硬结构称为骨头,把连接硬结构,通过牵拉收缩产生运动的软组织称为肉。这两种定义可不一样。在屠夫的砧板上,只有前一种定义里才有骨和肉。要是按照后一种定义,不再起支撑作用的骨头还是骨头吗?不再有生命机能的肉还是肉吗?
知行分离的定义,是解剖的定义。知行合一的定义,是功能的定义。解剖的定义适合屠夫,也适合周围那一圈流着口水的吃货。而功能的定义,才适合动物自身。
你呢,你希望生活在哪里?是屠夫的砧板上,是吃货流着口水的目光里,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大夫深深的脑海里, 还是你自己的生命和梦想里?你还觉得知行合一只是个概念游戏吗?概念是我们精神殿堂的砖瓦。
让“知行合一”与行动合一如果你是从本文开头一路看过来的,那现在你已经看了四五千字了。可是很遗憾,这一切都是白看。你明白什么意思吗?单纯读完这几千字,仍然不能算“真知”,仍然是“一知半解”。 重要的是,得做点什么,让“知行合一”的认知跟行动一致起来。 我想通了“知行合一”,是在两个月前。现在我来说说它给我造成的几条影响。
因为干货,所以踏实,所以自信这一条其实可以称为“后果”。按照“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的标准,我立刻意识到, 其实在很多领域,我原以为自己知道的,其实根本不是真知。那么“知”的数量迅速缩水了。 一开始觉得这是可怕的事实,但后来想通:谁又不是如此?在信息时代,每个人接触到的信息,肯定远远多于自己所能行动的量。至于缩水,缩水之后便是干货,踏实的干货,自信的干货。
你也许早就听说过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的故事。苏格拉底清楚自己的无知,但特尔斐神庙的神谕却说,苏格拉底是全雅典城最有智慧的。在最初的惶惑之后,他考察发现, 苏格拉底是唯一一个承认自己没有智慧的人,而这就是他的智慧之处。
你看,就连苏格拉底都这么痛快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了。你还为自己“真知”的缩水烦恼什么?而今我觉得,踏实的感觉最好。
知不足然后学 “学然后知不足”是成立的,“知不足然后学”更常见 。意识到“瑞士奶酪法”不能停留在一知半解,我反复总结,挑出了11个适合自己的app,分成“乘坐/等候”和“梳洗/行走”两类,在手机第一屏分设文件夹装进去。从此碎片时间里,可以阅读,可以听,可以运动,可以看视频。
缩水的感觉过后,猛烈的好奇心重新回到心中。很多熟视无睹的东西,现在突然重新想探个究竟。之前为了避免信息过载,经常关闭信息来源。 而现在,信息减肥当然还要做,另一方面也在注意知识面的平衡。现在我有意识让自己读综合性杂志,读之前读不下去的财经和商业杂志。
在手机和平板上安装了维基百科的app,可以一键查询了。碰到尚未深究过的东西,无论是柿子里的涩味元凶“单宁”,还是“认知学徒制”,随手查一下维基。
在朋友的影响下,看TED演讲视频和哈佛幸福课,听《冬吴相对论》,研读《骑士制度》学术论文集,筹划新型系列课程“战拖骑士团”。回首过去几年,我觉得有挺长时间,自己都生活在生活之外。而今,能听到回归的脚步。
“此地长眠者,知行惟合一。”
高地清风总是别人加薪你加班?整天活在“死线”的阴影里,为什么“拖延症”就不放过你?网易有道云笔记时间管理专家,中国“拖延症”一词的定义者,“战拖”领域第一人高地清风,帮你诊断拖延种类,对症下“药”, 6月16日晚19点30分,这一次,你准备好告别“拖延症”了吗?
长按二维码扫描,去上课!
文章内容来自职场行家高地清风,由MOOC学院整理编辑,除微信内部的原创转载之外, 谢绝其他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academy@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