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业的海底捞:Pokemon Go你学不会
《精灵宝可梦Go》(Pokemon Go)在最近两周风靡全球,它在美国上架后13个小时就登顶App Store畅销榜,4天登顶Google Play畅销榜,2100万的日活跃用户超过推特,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Facebook。更重要的是,《精灵宝可梦Go》的影响力不局限于游戏,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国度、跨领域的全民文化现象。
谷歌旗下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称《精灵宝可梦Go》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独特视频游戏现象”。在所有游戏类视频中,《精灵宝可梦Go》在YouTube的日均视频播放量仅次于沙盒游戏《我的世界》和《侠盗猎车5》,而从游戏推出后头两周的数据来看,其视频播放量达到《守望先锋》同期的两倍,《全境封锁》同期的三倍。
Niantic Labs、任天堂和口袋妖怪公司参与了《精灵宝可梦Go》的制作和发行,但这款AR游戏的创意之源,或许可以追溯到两年前的一个愚人节玩笑。
2014年愚人节前夕,谷歌公司推出了一个叫做《口袋妖怪挑战》(Pokemon Challenge),带有恶搞性质的“游戏”,让用户在谷歌地图上寻找口袋妖怪。口袋妖怪们在经典的地图屏幕上以跟酒店或餐馆一样的图标形式显示,用户与角色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只需要点击就可以捕捉它们。但有意思的是,谷歌同时还推出了一段制作精良的视频,视频展示了人们攀山越岭,骑着骆驼穿越沙漠或乘船出海,目的是找到口袋妖怪,成为谷歌公司的“口袋妖怪大师”。
在当时,绝大多数人将《口袋妖怪挑战》视为一个玩笑,但Niantic Labs的CEO约翰·汉克(John Hanke)不这样认为。Niantic在2013年底已经推出增强现实游戏《Ingress》,而根据彭博社的报道,汉克询问了公司亚太区总监Masashi Kawashima,能否让谷歌的“假”游戏转变成为现实。
有先见之明的不止汉克一个人。在2014年3月31日,另一位“预言帝”WickedToby741在科技媒体The Verge的留言区写下这么几句话(截图如下):“我真的希望任天堂能够跟Niantic合作,创作一款Ingress风格的口袋妖怪游戏。玩家们可以到处走走,捕捉口袋妖怪,或是与现实世界的其他玩家对战。”而据《福布斯》杂志披露,《精灵宝可梦Go》的核心工程师之一Tatsuo Nomura在2014年愚人节时正是在谷歌地图部门工作。
所以你看,虽然很多人将《精灵宝可梦Go》称作移动游戏行业的爆款,但它的成功并非“一夜爆红”那么简单。它需要约翰·汉克的灵机一动和作为商人的敏锐,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业务资源,更需要争取任天堂和口袋妖怪公司信任,拿到Pokemon这个极适合增强现实玩法的黄金IP。
畅销书作家、企业家罗杰·詹姆斯·汉密尔顿(Roger James Hamilton)在社交媒体Facebook上写道,在《精灵宝可梦Go》推出前,汉克已经进入行业20年。1996年,汉克和朋友联合创始人PC端MMO《Meridian 59》;他随后创办了数字地图测绘公司Keyhole,谷歌在2004年收购Keyhole并于次年推出以它作为基础的谷歌地图,而汉克则被任命为谷歌Geo部门主管,负责管理谷歌地图、谷歌地球和街景。
2010年,Niantic作为谷歌的一个内部孵化公司成立,陆续推出了《Field Trip》《Ingress》两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游戏。2015年9月Niantic从谷歌独立,在随后不久宣布获得来自任天堂、口袋妖怪公司和谷歌的2000万美元投资,并开始与任天堂和口袋妖怪公司合作开发《精灵宝可梦Go》。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精灵宝可梦Go》今天的成功,Niantic研运《Ingress》的数据和技术积累、任天堂对Niantic的信任和投资,以及Pokemon这个IP的巨大影响力缺一不可。事实上早在2009年,一家叫做Booyah(现已倒闭)的公司就推出过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游戏《MyTown》;2011年,Red Robot Labs推出基于地理位置的MMO《Life Is Crime》。这两款游戏都曾拥有最多数百万玩家,但远未达到《精灵宝可梦Go》的高度。
Red Robot Labs创始人皮特·霍利(Pete Hawley)就谈到,开发《精灵宝可梦Go》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非常高。“这不是苹果公司服务的一部分,也不是Unity能够提供的功能。要想以合理的成本搜集这些数据非常困难,所以我认为规模较小的创业团队不太可能复制Niantic的成功。”
霍利认为对想要复制《精灵宝可梦Go》的开发商来说,另一个挑战是很难让游戏吸引到数量足够庞大的玩家群体。他说道:“世界太大了。对于一款需要玩家彼此互动的游戏来说,玩家人数必须特别多才有意思。《精灵宝可梦Go》的日活跃用户人数达到2000万,你在游戏时肯定会遇到其他人,但如果游戏的玩家没那么多,如果某个城市只有一个人在玩你的游戏,你怎样让他们忙碌起来呢?”
移动和社交游戏巨头Kabam全球工作室总裁艾伦·勒布(Aaron Loeb)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Pokemon是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备受人们喜爱的品牌。其他人几乎不可能复制这款游戏的成功。简而言之,我不认为我们将会看到很多直接的山寨品进入市场,就算有,它们的表现也不可能像《精灵宝可梦Go》这样好。”
在移动游戏行业,快速失(shan)败(zhai)被很多从业者视为通往成功的捷径。游戏茶馆此前也曾报道,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已经出现了很多《精灵宝可梦Go》的仿制品。但考虑到《精灵宝可梦Go》在技术、IP和玩家数量方面的先天优势,这些蹭热点的山寨品的成功恐怕只能是昙花一现。
《精灵宝可梦Go》的成功也许始于谷歌的一个愚人节玩笑,但这个玩笑不是谁都能开。它就像海底捞火锅,每个人都知道它牛逼之处在哪里,但就是没有人学得会。■
(关注微信“游戏茶馆”,了解全球手游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