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 GO为何老家日本迟迟不开服,原来是麦当劳
前两周小探在做《Pokemon GO》游戏外景直播时,有不少小伙伴吐槽:这游戏中国不上线也就算了,为什么任天堂作为联合开发商,在自己的大本营日本也不上线?这个问题小探也无法回答,当时以为可能服务器承载不起日本大规模的玩家数量吧?今天国外媒体爆料:原来这是麦当劳的锅。
为什么《Pokemon GO》在日本延迟上线和麦当劳有关呢?大家先设想一下:如果你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附近所有星巴克都是小精灵PK的道场(GYM),所有麦当劳都是补给站(Pokestop),你会不会愿意在麦当劳点个薯条和一杯可乐,坐下来慢慢刷补给品呢?
任天堂和麦当劳应该认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据媒体报道,《Pokemon GO》正是因为和麦当劳搞合作,要让全日本3000家麦当劳店都成为小精灵道场才迟迟不上线的!
这是《Pokemon GO》下一个大动作呀!鉴于今天夏天所有《Pokemon GO》上线的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都刮起了抓小精灵的风潮,让这款游戏成为一个轰动的文化现象,那么游戏未来要考量到商业合作是再合理不过,并且这款游戏因为和真实世界地图以及AR技术的结合,是非常容易搞商业推广的。麦当劳精明地嗅到这里面蕴含的商机,赶在《Pokemon GO》在大本营日本推出前和任天堂洽谈合作事宜,这是“该游戏最早也只能在本周四登陆日本的重要原因之一”(游戏原本定于7月20日星期三开服)。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游戏开发者担心一旦开服,服务器在新玩家涌入的巨大压力下会崩溃(不得不吐槽美国服务器几乎每天都要崩溃个两三次,就是无法登录游戏)。之前游戏开发商Niantic公司偷偷开放中国地区一小时,澳洲服务器立马宕机,随后Niantic赶紧宣布他们是“不小心搞出了个bug”,其实应该是在做测试。
整天崩溃的服务器
现在,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机游戏要和全世界最流行的快餐品牌合作了,这会擦出什么样爆炸性火花?
麦当劳心里肯定美滋滋:当所有麦当劳门店都成为小精灵道场或者补给站,那么更多人玩游戏时就会走进麦当劳。相比于在某个公园大树下的道场,坐在麦当劳里喝杯饮料再开始长时间的小精灵战斗显然舒服得多。另外《Pokemon GO》玩家主要是年轻人,这对于麦当劳塑造年轻化品牌也很有好处。(上一次麦当劳面临品牌老化问题时,通过把广告标语改为I’m Lovin’ it!这个年轻人流行口语而重塑形象。)
而对任天堂或者Niantic来说,这样的合作也非毫无先兆的。此前Niantic做过一款和《Pokemon GO》很像的游戏,或者称为《Pokemon GO》前身更合适一些,叫做《Ingress》。它的游戏设计思路和《Pokemon GO》同出一辙:通过手机的GPS和摄像头,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事物相结合;并且也有所谓的比赛场和补给站的概念。
在《Ingress》中,Niantic就和美国著名果汁店品牌Jamba Juice合作,把它家门店设为游戏中的互动点,以促使玩家到这里玩游戏时顺便进店消费――事实证明这一招颇有效果,即使《Ingress》本身只能算小众游戏。
有人提出这样做会让玩家感到不舒服,有一种被迫进入快餐店的感觉。但事实上你不是非得进到店里才能在游戏中进入道场或者拿到补给,站在外面或者再远一些都可以。再说,谁不想道场和补给站分布的越多越好呢?所以这种合作对玩家群体也有好处。
现在,唯一的问题只剩下:中国区到底什么时候能开服?!
更多文章,可到微信公众号:硅谷密探 寻求报道 / 请加微信 guigumitan02 ,微博 & 官网 @ 硅谷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