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进入牌照时代,阿里云、网宿获首批经营许可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放内容分发网络(CDN)业务经营许可证,阿里云、网宿科技成为首批获得CDN牌照企业。
2015年12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出台,代替13年前的2003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并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目录》中,对CDN、云计算等热点业务均有明确定义和描述,CDN业务纳入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本次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当中,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获得了“内容分发网络业务”许可,此外,阿里云还获得了“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许可。
而在新版《目录》发布之前,并没有专门针对CDN的业务许可证,市场上既有持IDC许可证的CDN服务商,也有持ISP或ICP许可证的CDN服务商。在管理上,大部分地方通信管理局将CDN业务比照IDC来管理。但CDN的技术实现方式与服务形式较之传统IDC有较大区别,CDN对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
也就是说,本次颁发牌照意味着更规范化的管理。
据IDC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CDN服务市场整体规模达到9.77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单拎CDN来看,跑在前面的已经有比较传统的上市公司,例如网宿、蓝汛、帝联等,他们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有数据显示,网宿有3000个客户,年收入19亿多,ARPU为60多万。
同时,也有新兴的创业公司想要分一杯羹,如七牛、白山云、云熵CDN等。
此外,像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做CDN业务,起初他们建立节点主要用于支撑自有业务,后期也逐渐开放出来给其他企业使用。阿里云就是其中的典型,不过,阿里通常是跟自身的云计算、大数据业务一起打包出售方案。据悉,阿里云CDN有600多个节点,海外覆盖6大洲,超过20T带宽储备,单节点40-300G,营收同比增长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