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uber合并了,然而我却高兴不起来!
持续一周的滴滴和Uber合并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双方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不烧钱就合并,说好的补贴恐成泡影?
有人说,U滴合并了,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对于用户而言,我只关心你是否物美价廉。当竞争陷入僵局、烧钱似无止境的时候,两家打车软件巨头突然决定握手言和温柔相待,这让一旁的“吃瓜群众”着实懵逼。
从此以后两家软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消息一出,网上哗然一片,有网友扬言:“一家独大,反垄断不坐了!”,而另一方的专车司机们也放出豪言:“不补贴,不干了!”。
事实上,当年滴滴和快的合并之时,双方的目的就是节省补贴开销,然而Uber的发力却“搅黄”了这个美好的愿景,那么,今天滴滴和uber中国故技重演之后,现实又会怎样呢?其实无非也就是三种情况:
第一, 又 出现一个新角色,继续跟滴滴展开新的补贴大战,继续搅黄滴滴的好事,但是目前看来,市场上的易到,嘀嗒,神州都难有这样的实力。
第二,滴滴继续补贴,打死所有的竞争对手, 滴滴好不容易熬到了好日子,不会在这个时候再把自己往火坑里带,所以继续补贴这个可能 恐怕也是难以实现。
第三,滴滴停止补贴,大幅度提高打车成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市场上的易到、嘀嗒拼车和神州则会活的更好。
互联网平台的竞争规律是老大老二打架死老三,是因为老三往往被老大和老二强大的资本能力与补贴耗死了,但老大老二合并后,这个压力反而可能会降低,因为老大和老二的合体终有一天会成为“ 传统势力的代表”、 “被革命的对象”,而此时第三者的曙光和机会也就来临。随着出行新政的出台,也许这个曙光和变数就在互助出行领域。
合并之后,专车体验与出租车日益趋同怎么办?
一年前不说激动,但至少每点击一次叫车按钮都令人有所期待。除了平台补贴之后的价格刺激,用户更会期待行程中能否出现一辆超出心理预期的高级车,以及车主是否会是一个志趣相投的交谈对象。价格、乘车体验和社交场景的搭建,三者相加,其实才是专车业务能够迅速颠覆出租车行业的全部秘诀。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乘车体验大大降低。十万出头的紧凑型轿车越来越多,它们中有许多像出租车一样全天候运转,无论是车辆状况还是乘车环境都大不如前。
至于社交场景,职业化的司机往往是忙碌的在几个手机之间切换,他们忙于接单,偶尔聊两句,也是守在司机和乘客的距离中,那种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的机会彻底没有了。
全职专车司机的增加,是导致这种状况的最大动因,专车成为了一大批人的谋生工具,分享经济的舒适与从容都全然不见踪影,而还能够体验到一年前那种惊喜感受的 、遇到的车主都是很有素质的职业白领高级轿车的 恐怕就只 能发生在互助出行领域的 嘀嗒拼车 上 了。
出行行业各有各玩法,不止于大
U滴合并,此前行业曾把本次合并之后的矛头指向了易到,但易到官方表示并不存在威胁,而且将在更高的维度上去玩 出行玩补贴 ,并积极进入新一轮的融资阶段;而对于嘀嗒拼车来说,因其一直深耕共享互助出行领域,又以共享互助的良好体验赢得 过 无数好评,因此根基很稳,新政之后,拼车更是得到了国务院的明确支持,因此共享互助出行前景一片广阔。
这样 看起来,出行软件行业并未 会 就此一家独大,而是各 家 有各 家 的玩法,不论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让有不同需求的受众 获其所需,享其应享。 只要是能够忠于用户,服务至上,用户体验好,就一定可以拥有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