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并非“天生丽质”,中国“工匠精神”路在何方?2016浦江创新论坛文化论坛嘉宾观点摘录丨三思派在现场
2016浦江创新论坛文化论坛25日下午在上海东郊宾馆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研究员Rainer Frietsch,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金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部门高级经理、党支部书记徐小平,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首席执行官Andrew Thompson等嘉宾分别作主题演讲。《三思派》采用现场发言摘录的方式向大家呈现会议内容(按演讲先后排序)。
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
? 创新的理性之美
创新的价值观――善、自由和伦理
创新价值观的核心是善。善即为人,即基于人的需求,对技术和创意进行运用。真正有意义的创新应当如2012年获imagine cup一等奖的智能手语手套那样,关注弱势群体在生活中的需求,而不是纯粹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价值观不能忘记自由。我们一定要对技术发展中可能的权威、权力保持警惕,避免创新成为违背人性的工具。创新价值观还应当重视技术伦理,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可能带来的冲击已经引起了霍金、马斯克等科学名人的高度关注,可以预料,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将面对着更多的人文拷问。
中国需要更加开放的创新视野
现在我国更多强调创新面向国家现实的重大需求,其实很多伟大创新是与居前的,想象的,虚拟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想象的需求往往能够引领现实需求,个人电脑的发展就是一例。在美国加州的“太空小镇”有一群科学迷,十年如一日坚持探索太空产业,不管与现实的差距多大,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目前我国由于发展阶段所限,从官方到民间,对未来需求的想象和关注都较为有限,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要鼓励创新者百无禁忌的想,踏踏实实的干。要使有组织的创新与自由的创新相互结合,两方面不能偏废。
磨炼匠心要发挥“静”的力量
匠心的“至善”意味着对生存质量的细微关注。日本企业DNK的董事长说过一句名言:技巧与匠心在最先进的技术中生息。我们国家现在创新轰轰烈烈很热闹,但是我希望政府也好、个人也好,要理解静的力量。在太多功利的东西驱使下我们的创新者很难静下来,不能真正的静下来我们很难有伟大的创新。如果我们把创新看作是天宇之下我们被允许的最好的生存方式,而不是为了名利,那么我们就能够静下心来。是这个静,使我们能够探测自己创新的高度、创新的深度。
Rainer Frietsch,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研究员
? 德国制造是怎样树立世界形象的
德国制造的前世今生
当今德国制造的高质量是世界闻名的,但并不是从来如此,德国人也并非天生就是精益求精的工程师。德国的工业产品在历史上曾经声名狼藉过,1887年英国为了区分德国制造的“低质廉价钢铁“还专门推出产品标识法案。德国也曾经”山寨“过他国产品,20世纪20年代德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就模仿了法国雪铁龙的外观,还被告上法庭。直到一战结束后,德国有了非常多的科技创新,有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研发能力,才逐步形成了德国产品质优价廉的优势。德国工业界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学习和调整的能力很强,比如20世纪80、90年代,德国就从日本学习了汽车行业质量控制和库存管理等方面的大量先进经验。
生产工程师的“标准流水线”
德国的专业技师培训和认证系统是支撑德国制造的重要支柱。在德国,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边做边学是非常重要的。德国大学和应用科研机构联合起来开展工业人员培训,大学提供学术教育,而应用科研机构提供专业技能和实操经验,建立了“双轨制“人员培训和认证系统。这个系统是高度标准化的,在所有的大学里,教育质量体系都是一样的,经过这种培训的人员可以胜任特定领域里的任何工作。有利必有弊,这种教育模式的缺点就是培训出来的人员专业适应面比较窄。
德国创新的三次范式
德国商务部把德国的创新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范式。二战前的范式是作为一个有创新意义的颠覆者,二战后德国进入创新的经济范式,由研发驱动,市场引导进行创新,产品不断实现商业化,在这个过程中德国走上了质量取胜的道路。现在德国已进入创新的战略范式,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现在德国已经无法回退到低成本、低创新的过往模式 ,因为创新战略是高收入、高财富积累时代的必由之路。以前以物美价廉取胜的中国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战略转变挑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从长期看,相信中国一定会实现成功的转型。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
? 以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实制造文明
传统工匠精神与现代工匠精神
在人类发展史上,高增长速度只是发生在最近几百年的事。发展的两个核心原因是积累和创新。积累资本和知识技能对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但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忽视积累。我们说工业化路径和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三点:资源、技术和文化。工匠精神就是工业文化的核心体现,也有其自身的传承累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专注性,重复性和精巧性;现代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专业性,坚守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现代工业精神是前工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化合物,可称为科学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化的前途。
工业创新需要文化力量
世界各国工业化初期大同小异,后期各具特色,这主要是由于各国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工业文化,在工业化的资源、技术、文化三要素中,文化有最长期的影响力,是不能模仿、不能转移、不能交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使地域文化独特性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支撑因素,中国文化与现代工业对接,有自身的独特优点也有局限性。我们务实勤劳,但是重心领神会缺理性思维,重实惠好用缺精致品味。所以我们就要培育中国的工匠精神,专注主业,精致制造,累积技术,求异思维,适度规模。
应重视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冲突”
不同的产业在同一个地区,在资源依赖、空间需求、成长周期、集聚密度、竞争烈度、风险强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也产生了不同的产业文化特质。比如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文化特质就很不同。中国是个大国,各地的文化特征不一样,我们在配置产业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产业文化的融合互利而不是冲突,注重形成“产业文化圈”,促进产业的相容性分工,从而体现产业发展多元文化特性的综合竞争力。
徐小平,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部门高级经理、党支部书记
? 工匠精神,匠心筑梦
工匠精神就是精工制作的意识和动力
我来自汽车行业第一线,工匠精神体现在产品制造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现在我们的发动机制造采用rfid标志,保证汽车出厂十年里每个零件的故障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哪一天生产,哪一个班次出来。我们车间有一个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让我们的生产管理变成数据化,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都意味着工匠精神在生产中的体现。我们在国际工业交流中有深刻的体会,德国把设备发挥到极致,而日本把人发挥到极致。
中国制造亟需提升的“4+1”
中国制造目前在智能制造上有4+1短板,一是精细加工,我们曾经修理一台机器人。国内供应商做不出所需的高精密度零件,还是到德国才找到。二是精细装配,就是最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的地方,瑞士手表好就好在技师的制造工艺。三是精细检测。是保障产品品质的关键。四是精细化材料热处理,最依赖经验,无法逆向模仿。+1指的是高精度传感器研发,这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器件,也是我们的短板。
优秀工匠不可或缺的“x+1”
X指工匠的综合素质,他的知识面,阅历经验等。1指与众不同的技能特长,这个对我们来讲特别重要。在我的工作室里设置了机器人、电主轴等十几个专业,经过几年打磨,培育了一批高水平工匠人才,现在这些人的收入可能有的比一些企业领导都高。我们经过三年时间制成了淬火感应头,一切都是自己研究工艺,制造工具,手工摸索出来的,为企业提高了50%效率。所以工匠的培养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把德国人擅长的数据与中国师傅的经验感觉结合,我们可以培育出最好的技工。
让工匠真正走向市场
现在很多工匠面临工资低、资源少的问题。我在三年前做了一个尝试,企业给我们搭了一个平台让我们走向市场。本来我们都是依靠政府的补贴,现在我每年可以上缴企业上千万的利润,我们工匠手里面有活还怕没有钱吗?所以要给他政策,不要给他钱。我们要让工匠真正走向市场,为制造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Andrew Thompson,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首席执行官
? 创意与创新如何交融
文化和创新社区的重要性
现今的一个显著趋势是,以智能手机、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数码技术正在改变着文化的产生、消费和接受,使多元化的文化在城市角落交汇、群聚。文化越多元化,也就会有越多的创造力。一旦形成了一种创意文化,就会向周边发挥它的溢出效应,在经济领域产生影响。比如英国引以为豪的宾利轿车,就是创意文化与工匠精神充分体现的卓越成果。
促进人文创意与科技创新相融合
当前创新在英国经济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以至于英国每11个工作里面就有一个是创新方面的。英国已经从产品经济转向生产创意和体验,这其中人文学科和科技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如何更好理解创意经济的驱动力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我们需要研究创意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其中政府的角色、版权保护的作用,以及创意经济的融合效应。 如果在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的融合做好,会对经济带来15%的额外收益。在英国,人文科技融合领域的发展速度是其他经济部门的十倍。目前我们正在支持600亿规模的创意经济旗舰项目,其目标是促进大学与研究所之间的联合。同时我们也在跟中国共同研究电影、音乐、3d打印等领域的数字版权保护问题。
全球化、创新与包容发展
全球化带来益处也带来挑战,它会推动不同国家市场和经济的融合,也面对着反作用力。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国家发展要注重创新与分享的结合,包容性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中国城市目前吸引了大量人才,正在拥抱经济繁荣,但社会和经济整体的平衡也很重要,不能让欠发达地区被创新经济的浪潮遗弃。我们做文化研究也要意识到,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文化扮演着支柱和稳定的作用。要充分意识到文化的作用,发挥创新深厚的文化背景,经济才会有更好的前景。
本文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王雪莹博士根据与会专家演讲实录整理。文章为演讲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