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新生意:越来越多国人海外就医,今后不是土豪也能去
21岁的魏则西死于滑膜肉瘤。如果魏则西的父母足够有钱,带他去美国的肿瘤治疗中心就医,他是否会有生机?
业内人士称,癌症患者赴美就医的平均花费为15万美元。尽管代价不菲,到欧美发达国家旅行就医早就是很多高净值人群的选择:到韩国做整形、到泰国做试管婴儿、到日本做高端体检等非患病服务。
如今,移动医疗平台借助自身互联网优势,让海外就医跨入新时代。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近一年来,除了传统的中介服务机构外,一些移动医疗平台成为海外医疗领域新晋角逐者,春雨国际、就医160、好大夫在线等移动医疗平台相继进军国际医疗市场。
2016年移动医疗的关键词是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移动医疗是否可以通过国际医疗找到盈利模式?各家移动医疗玩法到底如何?未来海外就医市场是否可能由此从高端消费走向平民化?
跨境医疗需求高增长
今年3月1日,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就医160正式推出国际医疗平台,上线伊始推出韩国整形美容、日本精密体检、美国重症治疗三类服务,对接了全球60多家知名医院,近期又推出泰国试管婴儿项目。
另一家移动医疗公司春雨医生进军国际医疗则更早。2015年7月22日,春雨国际医疗正式上线,项目也涵盖出境就医、生育辅助、海外体检等方面。
“基数小,增速快是跨境就医的特征。”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汤衡对本报记者分析,由于国内医疗资源有限、设备和技术水平差距和药品安全等问题,跨境就医越来越得到富裕人群的青睐。2011年,富裕人群中仅有3%意识到去海外就医,2015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40%。2015年四季度中国患者赴海外就医数量比2015年年初增加了三倍。
国内移动医疗平台也正是看中了跨境医疗的需求和增长性。就医160CEO罗宁政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分析,通过就医160的平台可以看到患者的转诊诉求,一些患者会在深圳医院间流动,甚至到北京、上海就医。同时,国际医疗资源对国内是很好的补充――欧美在肿瘤治疗、心内科、高端体检等方面有优势,国内需求也很强烈,比如去美国进行肿瘤治疗的中国患者近年来以几倍的速度增长。
海外医疗作为高端医疗,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易观智库的报告总结,2000年-2010年是海外医疗的原始探索阶段,极少数患者以治疗为唯一需求,自发去海外就医;2011年到2014年,会所式海外医疗机构兴起,比如盛诺一家、厚朴方舟等公司,吸引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用户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海外医疗旅游服务;2014年至今海外医疗进入了平台发展阶段,移动医疗机构通过平台化策略沟通国内外医疗机构。
基石资本高级投资经理李佳宁对记者表示,国内从事跨境医疗服务的公司估计超过上千家,大多数以中介机构形式存在,同时质量也参差不齐。
无疑,移动医疗平台的介入,有其独特的优势。易观智库医疗健康行业中心研究总监姜昕蔚对第一财经表示,移动医疗平台改造了原有的产品价格结构和信息传播渠道,通过互联网方法,降低了获客和渠道成本,把跨境医疗推向了更多中高收入的年轻人,并试图代替原有的纯高端“75前”的用户结构。因此,移动医疗有三个优势:市场(获客)成本相对低;依托原有品牌,市场渠道成本有优势;互联网方法使运营成本和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汤衡也认为,移动医疗平台的优势明显,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传输、国外专家远程会诊,以及远程治疗方案。移动医疗能够把患者、医疗机构进行资源的对接和整合,使得匹配更精确、价格更加透明、服务更可靠,相比传统方式也更具备价格优势。
优势与风险并存
移动医疗进军海外医疗有哪些玩法?作为对移动医疗持续关注的投资人,汤衡向记者分析了当前一般移动医疗跨境就医的商业模式。第一种是构建平台,让国外医疗机构入驻,平台相当于一级批发商;第二种则是整合国外医疗资源,对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从中获取相应的盈利。与针对国内就医的移动医疗不同的是,由于客户人群为中高端,海外医疗更注重服务质量,相对价格不敏感,因此盈利潜力颇为可观。
罗宁政表示,就医160采用医院“直连”+海外服务供应商模式,直接与国外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拿到正规医院授权。外语流利、具备海外独立生活能力的用户,可以在就医160官网选择直接与海外的医疗机构预约。对于需要得到进一步落地与个性化服务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选择海外落地的供应商在本地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就医160的呼叫中心,可以全程跟踪用户状态,对供应商的服务进行持续评价。
在此过程中,选择和什么样的医院签约就很关键。罗宁政对记者说,他们会挑选中国人喜欢去的目的地,同时,选医院时注重资质甄别:有没有医疗事故、在当地医院的排行,以及在不同区域的相关调查。
目前,移动医疗推出的国际医疗服务领域大体相似,集中在中国人需求较大的领域,多涉及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以及生育辅助(试管婴儿)、医美抗衰、海外体检等。此外,春雨国际也提供通过远程会诊等技术为支撑的海外名医问诊。
人生地不熟,何况前往海外就医。市场确实存在许多混乱和不规范现象。比如到韩国整形,下了飞机入住酒店,就会有很多人请求加微信,或者小中介蜂拥而至,中介从医院拿回扣的现象非常常见。
移动医疗的优势就在于,用互联网的方式使得中介服务透明化。罗宁政说,患者和国际医疗机构独立结算,服务中介费也很透明。不同国家的落地服务有不同的定价标准,翻译、车辆对接、是否需要住宿……每个产品都有明确的价格。
机遇和风险并存。专业人士认为,移动医疗平台涉足跨境医疗领域,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汤衡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政策监管层面,各个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各不相同。我国关于国际医疗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平台需要谨防各国政府政策变动对于行业的风险。其次,在跨国医患纠纷方面,由于海外医疗针对的大多是重症、难症,医疗本身所具有的个体差异性和风险性,如果发生跨国医患纠纷,将大大增加取证成本与难度。同时,跨境就医准入门槛低,任何有出境游资质的旅行社都可以开展医疗旅游。传统中介途径转型移动医疗海外医疗将会导致行业混乱和过度竞争。
李佳宁表示,在质量管理风险方面,一般患者对于海外医疗机构缺乏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语言障碍,移动医疗平台参与其中后,如果不能对医疗服务进行整体把控,提供标准化、安全化的流程,患者海外就医的服务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在法律风险方面,一些重病患者到海外就医需求迫切,看中的是国内没有的药品和治疗手段,比如美国新药上市比中国早,印度因专利强制许可拥有很多廉价仿制抗癌药。但如果由跨境医疗平台进行类似药品的代购和销售,非自用目的又难以合法的报关,存在法律隐患。
如何规避医疗纠纷带来的风险?就医 160 副总裁兼国际医疗负责人刘其超表示,平台作为服务方的提供者,不提供具体医疗行为,如果患者在就诊时出现问题,帮助他更好地解决问题。
而据报道春雨医生正筹备线下诊所,未来这将会是春雨国际医疗的线下和视频问诊的落点,也是外国医生引入中国的落脚点。
对此,姜昕蔚分析,海外医疗的安全问题是所有机构都必须考虑的,目前大部分的机构都是在做安全成本比较小的转诊等业务,建立自己的线下医疗机构安全风险会相对较大。
海外医疗成为赢利点?
毫无疑问,移动医疗进军海外医疗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刘其超在向记者描述就医160要实现的国际医疗愿景时说,“中国人可以通过Booking订酒店,但是订医院是很困难的,让中国人在网上随时订医院,这是就医160推出国际医疗的愿景。”
刘其超团队希望,三年内实现现有发达国家医院可预约,同时也要服务于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使就医160成为国际化的医疗平台,并实现国际医疗的盈利。
春雨国际则对外宣称,未来将独立上市。春雨国际估值已接近1亿元人民币,已获得春风创投的1500万元A轮投资,春风创投是春雨医生旗下的投资公司,报道称目前春雨医生正在寻求B轮融资。
那么,开拓海外医疗市场会成为移动医疗的盈利模式之一吗?专业人士持不同态度。
李佳宁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移动医疗平台出海会是盈利探索的方式之一,未来还有很多新的开拓点,如跨国就医的反向流动,可以将美国患者输送到国内就医从而减少医疗费用开支。
姜昕蔚则认为,跨境医疗属于小众市场,不会成为移动医疗的主要盈利渠道。移动医疗主要目标还是在国内市场,主动参与改造现有就医流程,通过努力来做公立医院的有效工具或未来的重要参与者,以及社会医疗的有效补充。
汤衡的看法是,目前由于海外医疗市场相对小众,还处在市场布局阶段,大部分企业尚未盈利,但随着市场的逐步壮大、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核心竞争力(竞争壁垒)的提升,有望实现盈利。
汤衡同时对本报透露,高特佳目前也在具有独特创新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的移动医疗项目上做战略性投资布局。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则期待移动医疗的介入可以适当降低海外就医的门槛和价格,使更多人可以消费。李佳宁说,癌症患者赴美就医平均花费为15万美元。从高端消费向普通市场过渡,一方面需要扩大疾病种类,比如拓展至慢性病领域。另外需加强跟国际保险公司的合作,提升与海外医院的议价能力。还有一点,移动医疗平台的加入,有助于跨境医疗的体系化、透明化,降低中介成本,对跨境就医向大众领域的发展也有帮助。
“如果医保和商业保险能够有效覆盖,将为普通市场提供机会。当前时点唯一可能存在进入普通市场机会的是,跨境医疗初期阶段的远程会诊。”汤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