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说,面对同一个 emoji,我们也可能出现沟通障碍
[微笑]
对于“每个人对 emoji 理解不一样”这件事,估计你已经有过体会了。例如当你的长辈给你发 [微笑] 和 [再见] 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真实意思可能真的是微笑和再见。
而最近,一项来自明尼苏达州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即使人们是处在同一个手机系统中自带的表情包中聊天,人们对于每个 emoji 的理解都不同,而这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
以 [露齿笑] 这表情为例,研究员们通过网络,在线调查人们是如何看待该表情所反映的情绪。他们将这次调查分为 10 个维度,从-5 ― 5 的数字分别代表该表情所包含的从弱到强的情绪,人们依据自己的理解给 emoji 代表的情绪打分。结果显示,有 70% 的人将这个表情放在了消极情绪的区域之中,大部分的人给这个表情评分为 -3。当然,也有 27% 的人认为该表情代表一种积极的情绪。
所以说,发个笑脸对方也有 70% 的可能觉得你在苦笑、强颜欢笑,或者在表示讽刺。
研究员们认为因为这些 emoji 表情在设计时的细微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于理解的偏差,例如脸颊的绯红或是眉毛的倾斜这些细节。
而跨设备,例如 iPhone 和 Andorid 手机之间 emoji 表达则更容易引起混乱。在这幅图中可以看到,三星、微软、LG 以及谷歌手机上人们对 emoji 表情的理解与在苹果设备上用户对 emoji 表情的理解完全是相反的。所以 iOS 系统的用户可能尝试着通过 emoji 传递消极的情绪,但最后却很有可能被人理解为正在传递积极的情绪。
本来,我们有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Unicode 标准,可以让全世界不论语言和程序的不同,每一个字符提供一个独立的数字进行编码,每个 emoji 也有一个编码,所以无论在 iPhone 还是 Android 手机,我们都能找到 [露齿笑]。不过……每个手机系统、输入法尽管都是打同一个编码,形象化的 emoji 设计却差别太大了。
目前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方式。
研究员们表示尽量规范不同操作平台上 emoji 表情的形象设计或许能够对此有所帮助。
除了在表情设计上下功夫,研究员们认为还可以让人们在手机上多体验不同 emoji 的使用,比如提示他们正处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中聊天,所以当你和你的朋友想表达同一种情绪时,或许这些 emoji 的呈现方式会有所不同。
题图来自 the verge
中国人如何拓展职场人脉?我们采访了 20 个专业人士
安全不一定是随身带一堆防身工具,这 14 个应用能给你一些帮助丨Hack Your Life
ASOS 退出中国,为什么时尚电商在中国总是行路艰难?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