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蛰伏期:投资人如何在收益与安全中找到平衡点?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在曲折艰辛中螺旋式上升,时而煊赫,时而沉寂,这大抵也是所有事物的进化历程。而当下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无疑就到了这么一个历史拐点: 一方面是行业蓬勃的发展势头。 互联网金融多次被政府写入工作报告,对投资人着实带来了较之银行存款利息更多的收益,对盘活银行存量资金有着重大的建设性意义。
而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领域也成了重灾区。 某宝,晋中系,快鹿集团频频出事,一个个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独角兽公司轰然倒下,在互金江湖泛起阵阵涟漪。行业中跑路成风,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资人也难免落入智子疑邻式思维范式。2016年更是国家的监管之年。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这种理财方式,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海里有鲨鱼而放弃游泳一样!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收益与安全之间找寻平衡点。找准互联网金融的不足,然后对症下药,合理避开,从而保证收益与安全的双丰收。
迷乱“三重门”:互联网金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分析如何理财之前,我们先梳理下互联网金融让投资人陷入迷茫的境地的缘由。
首先,互联网金融行业野蛮生长。 近两年,监管细则不断地出台,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了从野蛮到理性的过渡,但是过渡总是有问题产生的。因此,很多的假冒平台滋生,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生业态,各种边界并未明确。一些原本从事不合规线下业务的财富管理公司,开始打着创新的名义披上互联网金融的外衣,继续从事不合规的原有的操作模式。
其次,投资者对行业的辨识能力不高。 目前很多的投资者都不够理性,总是一味追求好的收益,从而忽略收益背后的高风险。跑路之像,对整个行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最后,监管的缺失,给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机。 德国、美国等国外的互联网金融也属于新生业态,但并未发生像中国目前这样的乱象,这跟监管策略很有关系。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上,国外的监管是跟市场同步,或者说监管政策领先于市场发展,而国内监管却存在很大的滞后性。
黎明前黑暗:投资人如何选择理财平台?
日前波澜诡谲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正进入洗牌期,严厉的监管环境下,即将迎来崭新繁荣的一面,见到黎明的太阳。这时对理财平台的选择仍需谨慎起来,不可大意。
一、选择有金融集团背景的平台。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对金融行业来说更不例外。风险控制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所有的成绩在风险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作为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持,单靠广告投入是非常可怕的。
另一方面,正规的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能够较为客观公平公正的分析筛选产品,最重要的是大型金融集团都具有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笔者投资的一家名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例,鲸鱼宝对接的债权是陆金所的“稳盈-安e”,由于稳盈-安e是由平安集团兜底担保的,也就是说在平安集团没倒的情况下,该债权发生逾期的可能性为0,坏账率为0,夸张地说这可能是中国安全级别最高的债权之一。有一个金融财团做支撑,理财风险将极大的降低。
二、商业模式稳健。
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依托于商业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该平台的收益稳健性。与市面上其他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同,鲸鱼宝采用的是目前最安全的P2F模式,资金完全对接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百分百的本息保障。鲸鱼宝的产品模式和余额宝相似,不同的是,现在的每日余额宝利率在2.5%左右波动,而鲸鱼宝的年化收益达到5.78%,并且收益只随央行变化,相对稳定。另外产品模式相对灵活,产品以活期为主,实现一元起投,随存随取,24小时极速到账。从风险、收益以及产品便捷度等多方面考虑,鲸鱼宝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理财的首要选择。
三、选择有风险保障机制的平台。
根据监管细则的内容可以看到,监管新政一旦实施,合规的平台自身均不得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且平台也不可有任何增信行为,平台只作为信息中介的角色,投资者需风险自担。如此一来,一个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对债权质量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小额债权标的来说,在当前的征信环境下,如果单纯靠线上审核很难有效识别风险,必须有实地考察的线下风控作为补充,才能全面把控风险,保证债权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四、相信群众的眼光。
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及的那样,部分不法互联网金融平台,正是利用投资人对理财产品的不了解,加之以高利润为诱饵进行欺诈,对于该问题,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相信群众的眼光,跟着大部队走,才能降低受骗概率。据悉2015年鲸鱼宝累计交易额16亿,用户90万,到2016年6月,鲸鱼宝累计总交易额破90亿,用户达到210多万,半年的时间里鲸鱼宝以一个月增长一个亿交易额、十几万用户的速度在快速增长。
写在最后
尽管离行业迎来“大洗牌”的时间越来越近,但业内普遍认为,只要是合法合规运营、根据用户需求而创新的平台就一定能在竞争中屹立不倒。随着金融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鼓励政策从未间断。
创新者野蛮生长,传统者积极拥抱,监管者审慎宽容。回顾2015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蔚为大观,融资额、平台数量激增,尽管风险事件频发,但是依然获得了用户、投资人以及资本市场的认可;监管当局的谨慎,则为市场提供了试错、调整的空间,行业预测,互联网金融正奔向“生如夏花”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