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创领域技术引擎 appMagics宣布进入美国
12 月6日,由HTC今年启动的VR(虚拟现实)加速器项目HTC Vive X在旧金山举行了第一场Demo Day(产品演示会)。
在Demo Day上,从全球1200个项目中筛选出来的20家企业展示了在游戏、远程会议、社交和网页浏览等不同领域的VR应用产品。其中,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中国北京的公司,全球文化创意领域技术引擎appMagics的混合现实技术获得了观众,媒体及投资人的高度关注。
在Demo Day上,appMagics的CEO伏英娜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FaceMagic Avatar,这个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联动虚拟和现实的技术,很可能在未来撬动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AR和VR领域高速发展。
“appMagics在VR社交领域的应用非常有潜力,”HTC Vive的VP Raymond Pao说道,“这个技术可以帮你把真人映射到虚拟世界,那么在游戏、动漫影视制作和内容等不同领域都有开发的潜力。”
今年,appMagics已经与国内众多垂直领域平台达成合作,其中包括国内最大移动直播平台映客。在这次Demo Day上,appMagics宣布将正式进入美国市场。
移动端的逼真虚拟现实体验
在HTC Vive X Demo Day上获得大量关注的FaceMagic Avatar,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据美国主流科技媒体TechCrunch关于Demo Day的报道,在未来的虚拟现实世界中,appMagics的技术能够将市场上极受欢迎的Snapchat实时滤镜功能3D化,从而让用户通过移动端设备,与虚拟现实环境联通互动。
当CEO伏英娜向到场的观众展示appMagics的技术成果时,首先递上的不是HTC的VR头戴设备,而是手机。手机上出现了一个有中国元素的熊猫三维计算机图形虚拟形象,被伏英娜称为Avatar。
“只要面部对准手机屏幕,手机上的Avatar就能实时精准呈现你的面部表情,眼神和动作。”伏英娜用英语对着观众们讲道。
(在移动端,伏英娜的任何面部表情,都实时映射在熊猫Avatar上。)
随后,体验者对着手机做出各种各样的复杂表情,以测试手机里的Avatar是否能做到实时同步。但无论是咧嘴、皱眉头、翻白眼,甚至左右摇摆,Avatar都能捕捉并呈现。
这让人联想到在《大话西游 � 大圣娶亲》中至尊宝拿着照妖镜时看到自己是孙悟空的情形:屏幕里的你完全是个动态的虚拟形象,并且根据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进行实时反应。
演讲结束后,观众们在展台前有了进一步体验:一个用户套上了HTC的VR头戴设备,进入了一个充满中国元素的虚拟场景中。他在这个虚拟场景里,竟然看到了手机上出现的熊猫Avatar,并且注意到熊猫在不停地和他们招手、挤眉弄眼、四处走动或跳舞等。原来是有另一位用户在用手机操控这个Avatar,并且在虚拟世界里和戴上VR设备的人实现了实时虚拟互动。
(在appMagics展台前,伏英娜为前来的体验者们介绍FaceMagic Avatar在移动端和虚拟世界里的应用)
这种新颖的VR表现形式,让用户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在虚拟世界里不同设备之间的联通和互动。
“这个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让现有的移动设备接通未来的各种VR设备。如果只是在VR里,用户群会受限制。但如果只是手机,沉浸感的互动就会降低,两者的结合非常有价值。”HTC Vive中国区的CEO汪丛青在评价appMagics时说道。
重要优势:混合现实及CG技术消费化
在展示完产品后,CEO伏英娜在演讲中提到了appMagics的两个重要优势:MR(混合现实)技术的积累和运用以及CG(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的消费化。
appMagics 从2014年成立以来就在进行相关领域技术积累。FaceMagic Avatar是在众多图形图像算法之上的产品呈现,能够完成MR技术在移动端和虚拟现实环境里的应用场景,并且有着极高的技术壁垒。
MR 的全称是Mixed Reality,意思是混合现实。区别于AR和VR,MR能使物理实体和数字对象实现共存并且相互作用。以FaceMagic Avatar为例,通过现实世界人为的表情和动作操作虚拟世界里的Avatar,从而完成内容制作、输出或交互,就是一种典型的MR技术。
“用户在VR和AR之上的需求是分时的弹性的,大部分与现实相关的场景需要在现实之上叠加和增强,娱乐相关的场景则更多需要隔绝和超越现实的沉浸感,所以混合现实才是VR和AR的超集,才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间的弹性需求。”伏英娜说。
(伏英娜展示FaceMagic Avatar在移动端实现MR混合现实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appMagics 的MR技术,能够达到“零延迟”,实现人和Avatar的实时同步,并且在图像、视频和直播等不同媒介中保证实时渲染。
为了做到这一点,appMagics研发了实时追踪技术、各种三维模型的标准化、映射和驱动算法、虚拟形象/场景实时渲染技术等,实现了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自然人机交互。这背后涵盖了几十种算法、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专利。
其次,appMagics的FaceMagic Avatar技术推动了CG技术的消费化转变。
过去,好莱坞电影、影视剧和高质量的3D游戏让CG技术进入普通用户的视野,但其背后巨额的成本和专业的外接设备阻碍了CG以更大范围或频次被普罗大众接触。而appMagics的解决方案,则是CG技术消费化的一次创新尝试。
“我们将CG领域降一个维度,用技术驱动做到普通人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和CG虚拟形象联动,然后在所有以CG技术为主导的场景和环境中做到实时的交互。”伏英娜说。
好莱坞有着大量与影视公司合作的CG动画厂商,以Pixar皮克斯为代表,他们CG动画内容的制作都依赖于外接(或内置)的传感器设备,这也是CG技术发展多年的一个行业共识。
然而有了appMagics的产品之后,普通人随身携带的“移动计算中心”――手机――就能够帮助人们联通现实和虚拟世界,将CG技术轻松带入到平常的生活与娱乐中。
文化创意领域的核心技术引擎
通过将技术壁垒极高的MR 和CG技术的消费化,appMagics将作为核心技术引擎驱动文化创意领域的发展,从与各内容流量平台整合和IP内容合作这两个角度扩展其商业模式。在未来,appMagics有像Google一样裂变成为多个子公司(或细分领域合资公司)的基因和可能。
首先, FaceMagic Avatar可以在社交、游戏、直播和内容生产等平台实现各类应用场景。
以直播平台为例,在今年10月末,appMagics和映客直播平台及Big笑工坊合作,完成了全球首例二次元直播。原来的卡通视频主播“唐唐” 被改造成了三维的虚拟形象,与观众进行更加生动实时的互动。直播仅半个小时内,就有20多万的粉丝同时在线与三维的“活”的唐唐进行互动。
此外,appMagics已经和众多相关领域的平台进行合作,包括跨次元社交、虚拟偶像、早教等。未来数年内,appMagics很可能是推动国内文化创意领域在多元平台上虚拟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 伏英娜现场讲解FaceMagic Avatar在不同平台上实现应用场景)
其次,appMagics以技术为驱动力,推动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IP变现。
为了激活存量市场的IP,appMagics将用Avatar的形式激活并挖掘新的IP互动模式。像二次元IP和直播的结合,就能够帮助IP合作伙伴构建与粉丝的实时互动,从而衍生出多种变现的可能。
同时,针对新兴IP在增量市场中所遇到的生产速度慢和养成成本高的问题,appMagics将通过新技术构建的实时互动方式降低新IP早期生产和抵达用户的成本。
“IP与粉丝的实时互动模式下可以形成‘养成式变现’,在消费类品牌和二次元IP结合的营销和传播领域里有很大的潜力。”伏英娜说。通过和IP合作伙伴授权+分成的合作模式,appMagics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年收入。appMagics已经和众多知名IP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在这次美国旧金山的 Demo Day上,appMagics宣布将进军美国市场,把这项混合现实技术带到这个重要市场。他们开设的第一个办公室在微软总部所在地西雅图,同时延伸业务至硅谷和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