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锂电革命到更轻巧的M1 小牛电动变了吗?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诺瓦

在本周一系列的新品中,牛电科技新推出的小牛电动M1显然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款。

4月21日的发布会,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也在现场――5色4款、更动感和紧凑的设计、智能化加持等一系列的升级令人印象深刻。而在纵观全场的精彩之后,我们也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原本主打锂电革命的小牛电动,在M1上为何强调轻巧、聪明和好看?

  

   牛B的参数不提了?

没提时速没提各种参数,对于善于罗列数字的互联网公司发布会来说,这次的牛电科技没走“寻常路”。

对于全新的小牛电动M1来说,除了最小重量降低1/3至6.5千克、最高续航里程提升至120公里以外,其并未在发布会上“炫耀”更多的数据。

  

如果我们回顾国内科技圈发布会的“崛起”,也许越来越高的跑分数字是这一PR方式的开端。紧随而来的,是XXX道工艺程序、XXX次抗摔测试、XXX个精密部件――但这些,真的是普通消费者们所关心的吗?也许,由这一系列数据罗列所带来的用户体验本身,才是应该去聚焦的关键。

   那么,刻意弱化了参数性能跑分这类硬参数之后,小牛电动M1所展现的是什么呢?

  

1. 设计师:在新车亮相前,牛电科技便首先宣布了国际知名华人设计师刘传凯的正式加盟,而M1也正是出自这位牛人之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刘传凯毕业于美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学府ArtCenter,曾先后任职于摩托罗拉英特尔、迪士尼和宝马,并数次赢得日本G-Mark,美国IDSA以及I.D. Magazine等设计大奖。

  

2. 设计本身:从“大道至简”的一体化车身设计到“优雅传承再出发”的标志性圆形大灯,小牛电动M1似乎更注重颜值上的卖点了。

  

3. 智能化:“更聪明”是这次小牛电动M1的关键词,在没有过多参数的“背书”下,M1在仪表盘、中控系统、GPS+AGPS双重实时定位、APP等环节上下了更多的功夫。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个好事情。在大多数人看来,枯燥的参数和配置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反而颜值高低好不好看、是否实用操作便捷、能不能更轻松的解决实际出行问题才是关键。

   牛B的供应链也不晒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小牛电动M1弱化了上游供应链品牌露出,这似乎并不太符合当前发布会的“主流”PR方式。

实际上,这里的因缘来自于去年小牛电动N1的乌龙事件。当初,牛电科技曾在发布会上突出强调了N1所采用的与特斯拉一致的松下18650电芯,但由于此后国内外电动汽车厂商大批量订单的产生,造成了这一电芯的供不应求,而小牛电动N1也被迫由从松下一家订购改为了从松下、LG三星三家同时采购。而此事的发生也引发了“牛油社群”的讨论,并造成了不小的风波。

事实上,对于消费电子类产品来说,供应链的变化或者说优化是家常便饭,厂商大多都会保证各个供应商提供产品的品质同一性。此前,闹得满城风雨的iPhone 6s芯片门事件让这一规则进入了普通消费者的视野,还一度引发了换机潮。但随着苹果的澄清和后续检测报告的出炉,也证明了搭载台积电和三星芯片的iPhone 6s之间并未有太大的性能差异。而当我们回到小牛电动时,归结到底也是这样一个问题:除了极少数电池控,谁会因为电池芯的细微差别来决定买不买一个电动车?

尽管如此,小牛电动M1仍然放弃了上游供应链品牌的强势宣传策略,但这并非是一个减分项。反而,这其实也侧面反映了牛电科技在产品宣传层面的成熟,也降低了未来产生争议的风险。

   小牛电动所要服务的究竟是谁?

在第一代小牛电动刚刚发布时,牛电科技曾明确自己将主打的是那些曾经使用过电动车的用户和发烧人群,由此“锂电革命”等技术层面的点成为了主题。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种判断――实际上,笔者的不少朋友都在调侃这就是一辆为中关村-上地-西二旗三点一线的技术宅们所打造的电动车。

  

根据牛电科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4月20日,小牛电动N1的总销量为52721辆,这样的成绩也符合了牛电科技最初的预期。但如今,该是改变的时候了。

在小牛电动M1的发布会上,官方放出了6部预热病毒短片,均为基于城市出行场景的创意。显然,牛电科技已然扩展了自己的目标用户群,瞄准了更为广泛的都市居民中短途出行的全场景需求。

的确,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多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面对不同生活和工作需求而采用不一样的工具。由锚定的人群到具体的一类出行场景,这样的转变让牛电科技得以激活一个更大的潜在市场,而这也是未来出行方式的核心理念。

由此,我们也能更好的理解牛电科技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目前,其已经实现了在国内238个城市、1264个区县的配送,拥有超过3000家线下服务网点,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合作体验体系、维修服务体系和上门服务体系。

   变与不变

从发布会风格到产品推广方式,从市场策略到目标人群,小牛电动M1变了。但从“做城市青年的第一辆车“到成为”便捷、环保的城市中短途出行驱动者”,其实文字上的变化并未改变它的初衷。

  

牛电科技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最电动车的?玩互联网的?做智能硬件的?搞互联网+传统制造的?这是牛电科技COO李彦在发布会开场时抛给自己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因为其本身即是上述四种定义的合体。

  

而当我们回到更具时尚感的小牛电动M1,看到4款5色不同格调不同价格的产品定位,便更能理解牛电科技服务于更广泛人群的目标。当然,受益者也有牛电科技本身,这一切也给了投资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