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 陈思诚是怎么把《唐人街探案3》玩脱的?
陈思诚是怎么把《唐人街探案3》玩脱的?
考虑到《唐人街探案3》的预售票房就已卖了10个亿,陈思诚团队又为春节档期,足足等了一年,一副势在必得,现在这个结果应该是超过所有人预期的。如果中国电影产业存在黑马,《你好,李焕英》无疑是黑马中的黑马。
这次事件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的电影票房一贯是渠道决定内容。只要排片占比高,电影院档期好,宣传跟得上,票房和很多东西有关,就是和口碑没有最直接的关联。
但这次《你好,李焕英》则上演了口碑逆转票房的奇迹,对于内容向的创作者而言,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信号。
不过,《唐人街探案3》到底是如何失败的?是王宝强的笑话太低俗,还是侦探悬疑部分的解密太幼稚,亦或者是广告植入太生硬?《你好,李焕英》又是如何逆袭的?是非常值得剖析的电影案例。陈思诚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说自己这次自己可能做电影的时候,想的太多,这个判断倒是离真相很近。
《你好,李焕英》口碑比《唐人街探案3》强,但对于电影商业回报问题而言,只有口碑好一定是不够的。2020年,中国国产电影口碑最好的作品是《气球》,但一定很少有人看过,电影上映一周票房才不到500万。
《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的区别,同时也是《唐人街探案3》高开低走的关键,就在于——陈思诚想的太多,他的团队在产品上费尽心思做加法;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则想的很少,在作品内核做减法。
让我们具体谈一谈何为加法,何为减法。
做一部电影有很多方法,但如果要想做一部能拿票房冠军,则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让这部电影尽可能打动足够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喜欢。所以藏文化小众题材的《气球》,口碑再好也是无法拿票房冠军的。
要让电影尽可能打动足够多的人,又有两种手段:一种叫「横向扩展」,第二种叫「纵向挖掘」。前者是加法,后者是减法。
陈思诚在《唐人街探案3》中就使用了横向扩展的加法原则。具体而言,加法就是在一部电影中,加进去尽可能多的亮点。每个亮点都带着一定的目的,旨在吸引特定的观影人群。「加法理论」的拥护者认为,当“加”的元素足够多,原则上就可以吸引全部的观众。
具体到《唐人街探案3》,它的加法是这样做的:王宝强的耍宝和低俗笑话,吸引的是看电影就为“图一乐”的人群A;密室杀人剧情,吸引的是看电影喜欢琢磨剧情的“硬核观众群”B;托尼·贾的泰拳,负责吸引“功夫片”爱好者C;妻夫木聪和刘昊然的大叔范和少年感,则负责一部分“外貌协会成员”D(男性为主),长泽雅美、文咏珊和客串的克拉拉,则撑起了另外一部分“外貌协会成员”E(女性为主),三浦友和与迈克尔·杰克逊的片尾曲则搞定了“怀旧人群”F。
陈思诚团队就像一个产品经理,精心的为这部电影叠加不同的亮点,计算每一个亮点能吸引的人群,以及能带来的票房。看起来一切都很完美:当所有的元素都加满,所有的观众就都进了兜。
但是,加法原则,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有一个致命漏洞。
那就是电影观众并不是巴浦洛夫实验中的小狗,只要有自己爱吃的食物,并不在乎主人有没有其他不良嗜好。观众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既有喜欢的东西,也会有讨厌的东西,兼具正面和负面两种情绪,会综合看待问题。
这些ABCDEF观众完全可能喜欢《唐人街探案3》中每一个为他们量身设定的元素,但是他们也完全可能极端讨厌这部电影中,每一个和他们喜好无关的其他元素。
比如王宝强那些低俗笑话,在取悦了“图一乐的观众”A的同时,也同时可能将喜欢琢磨剧情逻辑性的某些观众B,和缅怀迈克尔·杰克逊的某些观众F拒之门外。
由于人的负面情绪的能量要远远大于正面能量(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要素过多的《唐人街探案3》的每一个卖点在取悦了一些观众的同时,也让另外一些观众极度反感。
在这部电影中,引发负面情绪的元素,主要是取悦“图一乐人群”A,王宝强所扮演的相关戏份所贡献的。当讨厌这些戏份的观众,其负能量总和,远超过“图一乐人群”A所反馈的正面情绪时,电影的口碑就开始呈断崖式坍塌了。
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算尽了每一种观众喜好的《唐人街探案3》的豆瓣评分已经跌落到5.6分的烂片标准。
陈思诚用的是加法,贾玲用的是减法。
与《唐人街探案3》要素过多的亮点横向扩展不同,《你好,李焕英》的做法是「纵向挖掘」,减少要素,聚焦作品精神内核。
《你好,李焕英》并没有试图为每一种人群设计一个卖点。相反的,这部作品试图跨越不同人群表面上的不同喜好,寻找和聚焦社会全人群心理深层次的相同共鸣——它就是骨肉亲情。
拿《唐人街探案3》试图吸引的观众群来分析,陈思诚团队试图拉拢的观众中,无论是其中喜欢帅哥的美女的、还是喜欢粗俗笑话的、喜欢侦探悬疑的、喜欢温情叙事的、还是喜欢动作片的,他们原本是有不同喜好的千人千面,但是在《你好,李焕英》的“血脉相连”这一核心主题之下,却变成了都能产生共鸣的千人一面。
这种挖掘人性更深层次共性的做法,这种聚焦主题,减去无关要素的手法,也起到取悦所有人的目的。但它不会像使用加法原则的《唐人街探案3》一样,在取悦一些人的同时,得罪另一部分人。
而纵向挖掘大众共情的方法,显然比精于算计横向扩展观众群的创作手法,更高级。
电影是一种工业产品,横向扩展的玩法就像现在互联网平台常用的大数据挖掘,通过用户画像,设置特定鱼饵,钓到所有的用户。但电影同样也是一种艺术作品,深层次触及群体无意识的共鸣,才是一个大众艺术作品应该追求的更高境界。
其实这类纵向挖掘观众共情,通过用户口碑,最终在商业表现逆袭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电影刚上映的时候,由于缺乏明显外在的卖点(没有高颜值的演员,作为越狱题材也没有吸睛的动作场面)而票房不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多人感受到了影片“对自由的向往”这一主题的共鸣。电影最终赢得更多人认同,常年在IMDB电影口碑榜居前列,并通过DVD、在线播放等方式最终实现商业成功。
小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老师一定会要求总结中心思想。《你好,李焕英》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血脉亲情。在春节这样一个强调阖家团圆的档期,贾玲走对了心,也因此走的更远。
陈思诚正在创作华语电影史上可能规模最大的电影宇宙,但这部承前启后的第三部的负面评价,在这个宇宙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暴风雨。不过看电影“只图一乐”的受众依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观影群体,“唐人街”的宇宙还有继续演化的机会,只是一定会离主创最初的设想差的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