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研究院: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

速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速途研究院2015年8月7日报告(分析师李国琦)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言论充分自由的时代,其虚拟性让每一个人都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但也成为了孕育谣言的温床。而且由于互联网的超高的传播效率,与曾经的口口相传相比,如今的谣言拥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可以影响像一大群人的行为,甚至引发社会恐慌。虽然国内对于谣言审查严格,但谣言制造者们辗转腾挪,使得谣言依然屡禁不止,甚至有商家不惜借助谣言的高效传播性而有意推动,借此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通过对2015年上半年国内网络谣言内容的整理以及对网民态度行为等的相关调查,分析讨论了国内网络谣言的现状。

  2010-2015年中国网民规模

速途研究院: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2010年中国网民规模为45730万人,到了2014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4875万人,四年时间实现了近2亿人的增长。预计2015年中国网民的规模将达到7亿人。单从网民规模来看,中国是网络第一大国毋庸置疑,而庞大的网民规模也为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复杂的网民成分无疑为互联网谣言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速途研究院制图)

谣言的产生得益于自由的网络环境,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其传播更加快捷。从调查结果来看,网络谣言的发生离不开社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步扩张,移动端以微信微博为代表成为了谣言的主要发生地,制造的谣言占到了45.9%,贴吧以16.6%的占比排在第二位,而一些平台网站也参与进来成为了网络谣言的帮凶。论坛作为已经“过季”的社交形式,依然有7.3%的谣言“贡献”出来。

网络社交的自由开放为网络谣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论坛发帖,到微博“140字”,再到微信朋友圈以及公众账号,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关系逐渐变强,内容转发分享行为也趋于频繁,而由于审核机制的不力或没有审核机制导致谣言往往在成规模并酿成一定后果之后方被重视澄清。而一些平台类网站的媒体人一味地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忽略客观事实的考证,将谣言第一时间发布出来,力度甚至高于简单的社交圈转发分享。

而就谣言本身来说,标题多采用一些怂恿人们转发分享的形式,如“你必须要知道的”、“快告诉你身边的朋友”等,更有甚者甚至利用道德绑架;如“如果你爱你的家人/朋友,就”、“是中国人就转”等;作为糟糕的莫过于诅咒了,“看完如果不转,就”,人们一边痛斥着发布者,一边点击转发键成为了他们的帮凶。

   速途研究院: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纵观网络谣言的种类,为了得到人们关注和传播,无不围绕着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展开,大体上可以分为上述六类。社会安全类,这类谣言主要是利用一些社会敏感话题,诸如恐怖势力、艾滋病针以及传染病致死等,严重的甚至引发社会恐慌;食品卫生类谣言数量更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也更受人们关注,在不少食品安全负面新闻爆出后,食品卫生类谣言如鱼得水,得到了广泛传播,水果类有虫的谣言甚至直接造成水果滞销,果农收入严重受损;生活常识类的谣言多会以一种专家的姿态来传播一些“常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生活,如仙人球可以防辐射、碘盐可以防辐射等等,而日本核电站泄漏甚至引发全国范围内的“抢盐事件”,碘盐脱销;公众人物类的谣言对于社会影响或许不如前三个,但对于被参与的公众人物而言无疑是重大打击;儿童保护类谣言近两年开始“兴起”,主要是儿童失踪、以及虐待儿童等事件,虽然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恶意夸大事件甚至杜撰事件降低了人们对于社会治安的信任,前一段时间出现的“贩卖儿童判死刑”的风波就是证明;国际关系类的谣言大多依靠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结,借助抹黑友邦、海外关系严重化等手段,激发民愤,同时面对我国采取的和平发展战略产生质疑,影响社会和谐。

   速途研究院: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对于网络谣言的态度,有将近一半的人选择“宁可信其有”,占比达到了48%;仅有21%的表示坚决抵制,还有6%的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看过或者分享过谣言。而网络谣言恰恰是利用了人们“宁可信其有”的心理,只要把内容编的看似有理有据,就很容易让这一部分人信服,再加一些怂恿传播的话语,谣言就这样流传开来。

   速途研究院: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对于是否看到过谣言的调查显示,有九成的用户看到过谣言,没有看到过谣言的用户仅占9.2%,且其中还包括6%的对于谣言没有明确概念的人群。由此足见网络谣言的巨大影响力和影响规模,然而其危害也是与之成正比的。

   速途研究院: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调查显示,有60.4%的人表示参与过谣言的转发分享,没有参与的仅占39.6%。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出现,尤其是微信出现以后,借助于人们之间的强连接关系,以及低审核门槛,为网络谣言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优质条件。

   速途研究院: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 速途研究院:2015年上半年网络谣言调查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尽管知道谣言的人群占比九成以上,尽管有21%的人表示坚决抵制网络谣言,真正举报过谣言的人却仅仅占到了7.4%,面对谣言除了参与转发的人外,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的人也不在少数,国内网络谣言的净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这一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网络内容的生产创作中来,这使得图谋不轨的一部分人有了可乘之机,互联网使得谣言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而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却有了质的飞跃,于是在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网络谣言非但屡禁不止,反而影响和危害与日俱增。虽然有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了网络谣言的危害,也不断有网络谣言澄清的机构出现,可悲的是,不少扣了专家帽子的人,但仅靠自己贫乏的知识积累和单思路推演,严重缺乏实验支撑,最后的结果是终结了一个谣言,却创造出了另一个更加让人深信不疑的谣言,潜在危害甚至高于前者。当然,网络谣言的出现多是由于平台审核不力,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转发,能够扼住这两个关键环节,将会极大提升净化网络环境的效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