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智能手环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速途网3月5日消息(报道 祖腾飞)MWC2015已经结束,在过去四、五天的时间里我们饱览了国内外众多智能手机生产厂商、运营商等推出的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而最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就是几大厂商先后发布智能可穿戴设备,诸如HTC Grip智能手环、华为TalkBand B2智能手环等,各大厂商纷纷在这一领域展开争夺,但其在国内的市场前景究竟如何呢?
腾讯《2014智能可穿戴白皮书》
国内用户认知率极高 但实际使用率低
根据腾讯发布的《2014智能可穿戴白皮书》显示,国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知率可以达到54.6%,这其中主要集中在手表、手环、眼镜这三类,但是实际使用率仅在2.9%,转化率极低。
速途网对国内大部分已公开售卖的手环进行横评,发现功能基本相同,也趋于同质化,外观和售价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两大因素,智能手环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均有覆盖,往往让有购买欲望的消费者一头雾水。通过采访多位智能手环用户我们发现,手环的“新鲜感”只能维持月余是普遍现象,而坚持佩戴的习惯也需要慢慢培养。
巨头纷纷加入 目前为止销量堪忧
根据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发布的《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1月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上参与竞争的品牌数量仅有20家,而到了6月,急剧增加至36家,8月便超过了40家。12月年底时则达到了47家,越来越多的厂商在加入智能手表的行列。
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智能手环产品数量突破50款,是去年1月份的5倍;智能手表产品数量逼近80款。加之苹果、谷歌、三星、LG等巨头产品的涌入,国内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在光鲜的背后是令人堪忧的出货量,小米手环是目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智能手环产品,在去年11年小米官方微博宣布小米手环累积出货量突破100万枚,这其中低至79元的售价是促成其销量一大因素,而其他动辄百元的手环出货量更令人担忧。
速途研究院《2014-2015年智能硬件市场分析报告》
智能手环真正的春天还没到
速途研究院今日发布了《2014-2015年智能硬件市场分析报告》,报告中预测2016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比今年上涨68.1%达到228亿元。而在笔者看来,仅以中国2亿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及2亿需要健康监测的老年人单支手环售价200元左右计算,保守估算未来市场价值800亿以上,如此大的盘子似乎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的确,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的大环境下,能提供运动数据分析和监测的运动手环很有市场;在饱受慢性病侵袭的老年人中,相比于繁重的医疗设备轻巧的健康监测手环很有市场;对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又缺乏危险意识的小朋友,一款颜色鲜艳的定位手环很有市场;面对商场超市排长龙的结账队伍,快速高效的支付手环很有市场,但是这一切需要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来支撑。数据记录的真实准确、食物摄入的精准分析、睡眠质量的监测提示,GPS定位的正确与否,快捷支付的账户安全等问题将成为制约智能手环产品未来的难题。
纵观目前智能手环市场的,作为一个较新兴的产品,智能手环在可穿戴领域的关注度非常高,并且销量也在逐步上涨,但由于该类产品还处于起步时期且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其不可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不过随着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智能手环终将会出现革命性产品来改变整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