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财经丨共享市场竞争激烈,共享充电宝的持久战能打多久?
7月18日,小电科技宣布与富士康、比亚迪在共享充电宝方面展开合作,为下半年城市扩张做铺垫。据了解,此次合作的核心是落地小电二代全场景产品的配套工程,官方称小电科技的共享充电宝预计产能将翻倍。
小电科技是一家做共享充电宝的企业,并在2017年3月31日获得由金沙江创投和王刚领投的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随后4月10日,小电获得由腾讯、元璟资本领投的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小电与其他两家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来电共同迈入“亿级俱乐部”,共享经济成为标签的时代,不难看出,共享充电宝早已成为资本角逐的市场。
共享充电宝使用率、认可率有限
早前,街电就已经引入了富士康、比亚迪等厂商合作,可见共享充电宝热潮不断。一直以来充满争议的共享充电宝到底能走多远?
目前共享充电宝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来电为代表的机柜大场景,主要存在于大型商场之中;二是以街电为主的机柜小场景,主要存在于餐厅、酒吧、咖啡厅等地方;三是以小电为代表的桌面小场景,也主要存在餐厅、酒吧、咖啡厅等地方。前两种的优势是用户可以带出租用场所,并在同品牌机柜处归还,相比较最后一种的桌面型充电宝,劣势就是只能在店内使用,不能拿出特定场所。
三种类型各有特点也就各有利弊,总的来说,机场、火车站、景点、医院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是充电需求大的地方。
据了解,小电的充电宝主要布局在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生活节奏慢,人们有更多娱乐休闲时间,在餐饮、休闲娱乐场所,KTV和足浴等场所中,人们逗留时间较为长,对于充电的需求旺盛,也为共享充电宝产生更多使用机会。
前几天,小电科技创始人兼CEO唐永波在公开的分享会上说道:王者荣耀出来了,共享充电宝能不火吗?目前看来,共享充电宝解决的还是小众需求,而且不是刚需,这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形成稳定的使用习惯,发展规模受限。
而在用户体验上,共享充电宝也存在问题。有网友因不满共享充电设备收费而在微博上发帖吐槽,引发了聚美优品CEO陈欧与小电创始人唐永波两人隔空互怼。
该微博网友表示,“共享充电宝做成我也吃翔,明明插座免费我还得连一个收费的插线板?陈欧的投资打水漂了吧”,并@陈欧与王思聪。而图中的共享充电设备正是曾获朱啸虎投资的小电。
随后,陈欧在微博上回应:“我投资的共享充电宝叫街电,这个共享插线板真不是我投的。”
一句“共享插线板”显然刺痛了小电,小电创始人唐永波立即在朋友圈反击,直指“某友商投资人”连插线板什么样都没概念。
受限于人群、需求,共享充电宝在使用率和用户体验上都并不尽人意,贴着“共享”的标签,还能有多少用户买单?
盈利模式未定、共享充电宝只能打持久战?
现在处于共享充电宝的初入时期,没有形成生态链系统,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布局还没到一定规模,供需不平衡,很容易存在有需求时找不到共享充电宝,而在没有需求时看到它,因此盈利模式比较模糊。
公开资料显示,机柜大场景相对盈利,机柜小场景和桌面小场景还在亏损中。来电科技CEO袁炳松曾透露,每台充电宝成本为90元,大约46天即可收回充电宝的成本费用。机柜小场景内共享充电宝的使用率很低,再加上机柜本身费用,以及入住商场向B端分成等的费用,短期内并不能收回成本。
以小电为代表的桌面小场景不需要机柜,只有单个充电宝的成本,但考虑到其产品在商户中的运营状况,以及入局较晚,收回成本也仍需较多时日。此外,相对于机柜可随时存取,桌面小场景的发展空间相对局限,以后的盈利模式也有待深入探索。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与手机类似的电子设备还有平板电脑、游戏设备、VR设备、无线影音设备等,这些小功率智能设备都可以成为共享充电领域的内容。如此看来,共享充电宝受到资本的青睐也不足为奇。
共享充电宝厂商都在忙于融资,加紧线下布局,由于切入场景不同,成本不同,谁将引领共享充电宝结果很难预测。但可以预见,获得充足“弹药”共享充电宝厂商们,必然会有激烈的竞争。
不论是哪种模式,如果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未来都将走向融合。目前看来共享充电宝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就怕难以撑起资本的厚望,让所谓的“风口”成为“泡沫”。
从交通、房屋、到睡眠,可共享的东西越来越多,当所有的厂商挤进共享这一领域时,留给他们的又有多少空间?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市场占有率,不被大浪淘汰出局,是所有进军以及准备进军共享领域的厂商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