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江:自媒体,不是草根能玩得起的
【自媒访 第6期】编者按:在浮躁之气盛行的现代社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了很多年轻人的通病。这是一种病,是病就得治!《荀子·劝学》有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如人人都是自媒体,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好自媒体。很大程度上,“锲而舍之”还是“锲而不舍”,决定你是否能做好自媒体。
本期采访对象杨秀江,是80后创业者、资深网络人、独立评论员,还是速途网等多家网站专栏作家。对于自媒体,或许很多人以为,人人都能玩。但是他要告诉你:自媒体,真的不是一个草根都能玩得起的。
由传统从业者到资深网络人
对于企业而言,转型或许是阵痛;对于个人而言,转型可以发生在一念之间。互联网行业很少专业出身的人,多半是半路出家慢慢修炼成家,杨秀江亦是如此。
“和速途网相知3年有余。2011年,我还在传统行业做技术,进入互联网行业后,经历了淘宝——推广——运营——电商等网络项目的学习。2013年开始做自己的小项目,沉淀了1年后选择进入互联网公司进行历练。”由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行业,杨秀江看重的是互联网行业的“历练”。
随着微信功能越来越强大,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在微信的冲击下微博已死。腾讯微博事业部的撤销,网易微博的正式关闭,微博真的日薄西山了吗?对此,杨秀江说道:“微博的去留问题很多人都在讨论,我们曾做过分析,除了新浪微博外,其他微博的死去都是市场规律下的正常现象。”
那么新浪微博存在的意义在哪?杨秀江分析发现,微博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的放大器。相较于微信,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传播和沟通。而传播对于互联网化的信息产品不可或缺,在媒体和信息占领了一个平台后,其他的微博平台死去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其实,微博与微信并不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主要看用户的喜好。
谈到越来越重的微信,杨秀江说,一款应用于场景化的产品,不同于细分功能的小产品。大产品走的是全员化或数据化的满足思维,小产品走的是创新和突破。不管再多人去批判大产品的重与轻,但是在每次功能更新的背后,其实都是无数小产品的技术在推动。因为当小产品的优点一旦被大产品运用,被颠覆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他认为,这就是市场体制下的环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无论微博还是微信,现在都是一枝独秀。仔细想想,正如杨秀江所说的,大产品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很大程度在于汲取小产品的技术精华,大产品本身也在不断地创新,供小产品效仿。大产品与小产品其实一直是优势互补关系,而并不是互相挤兑。如果大产品一味汲取小产品精华,而不注重自身创新,那必然不会成其为大;小产品一味只会效仿大产品,那么注定只能在一个小领域“自娱自乐”,原地踏步。
自媒体,不是一个草根能玩得起的
这些年玩微博、微信的经历,杨秀江深感资源和人脉推动的重要性。“还记得当时推一个3000粉的微博,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优秀的队员还有超过1万的粉丝,资源不同玩法也不同。”杨秀江说道。
对于微信,杨秀江坦言玩得相对较晚。但是亲历微信变革,杨秀江深知运营微信和公众号前期需在内容和渠道下硬功夫。“比如大家不曾关注的群组和论坛,都是比较优质的免费推广资源,而这种资源的玩法是相对比较苦和长,白富美和高富帅团队都不会玩这个,但是这样也就衍生出了小团队的生存所在。很多人在问如何运营,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想一想如何与用户互动,找到用户喜欢的东西,这样就好了。”杨秀江分享道。
虽然我们常说,人人都是自媒体,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玩好自媒体。杨秀江认为,在经历过蛮荒时代到现在更多以媒体圈子为主流阵地的自媒体里,要想真的出格,玩出名堂,需要的资源很多。当然要看个人自媒体或者是企业自媒体平台,当然最终的结果是越快的资源越高效的投入你能起来和发声的机会也就更多。通过这些年玩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杨秀江深刻认识到资源对于玩自媒体的重要性,深感自媒体并不是一个草根能玩得起。
速途人印象
谈到现在的状态,杨秀江用“高效工作”一词予以概括,现在的他处于一个单枪匹马的阶段。“我觉得人有一种状态很难做到,就是你知道你任何时候都在给自己办事。如果你的心态调整到这个样子,那么我相信你自己想做的事就能够水到渠成。”虽然整天忙碌,但杨秀江并不麻木,他时刻想着自己是在给自己办事,而不是给别人打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杨秀江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办事原则,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思想。“每个人都有一个频率,当然这个频率不会只是财富和享乐,还有你自己喜欢的那个味道和节奏。”
笔者跟杨秀江的交流常局限于线上。之所以会关注到他,是因为他经常活跃速途网专栏作家群,无论多忙每天都会抽时间参与速途论道的讨论。区别于极其敷衍的吐槽评论,杨秀江每次评论都能以其独到的长篇见解引发大家思考,基本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不少人直叹“全才”!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表示,杨秀江虽然是89年出生的年轻人,但文笔和思想都非常老道。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这个89年的小伙子比同龄人拥有更多的人生阅历和境遇,假以时日未尝不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科技自媒体人。